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复: 0

深度观察:一个家庭,配置多少香港保险合适?

[复制链接]

472

主题

472

帖子

14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26
发表于 2025-3-14 0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 7 月 1 日起,香港保险收益率限高 6.5% 的传闻正式落地。



可以预见,香港保险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投保热潮。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保险从业者,我深知在这股热潮背后,既有从中受益的幸运者,也有做出让自己追悔莫及决定的人。今天,我将抛开那些花哨的言辞和虚假的宣传,以最真实、客观的态度,与大家深入探讨香港保险的方方面面。

一、港险,能否成为内地险的替代选项?

回顾 2022 年,内地增额寿险凭借其确定的 3.499% 复利收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相比之下,香港保险仅 0.5% 的超低保底利率以及长达 20 年的保证回本周期,显得吸引力不足。许多人更倾向于选择内地保险那种 “所见即所得” 的收益模式。



然而,随着内地保险预定利率在短短一年内经历两轮大幅下调,香港储蓄险的优势逐渐显现。如今,以牺牲内地险 1.99% 的固定收益为代价,换取香港市场 5% 以上的超额收益空间,已成为不少投资者眼中更具吸引力的配置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保险经纪的态度转变也十分明显。曾经,他们极力推荐内地某些小公司的 3.5% 产品,并强调国家对大小公司人寿保单一视同仁的兜底机制。而如今,他们却突然 “变脸”,大力宣传 7% 预期收益的港险,甚至宣扬大公司正义论,贬低小公司的安全性。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主要源于两地保险销售佣金的差异,而非产品本身的优劣。



内地保险自 “报行合一” 改革以来,佣金收入大幅减少,许多保险经纪公司难以维持生计。在这种情况下,佣金丰厚的香港保险成为了他们转型的首选。但需要明确的是,香港保险并不一定比内地保险更好,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香港保险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保本的 “基金”,或者说是一款多元货币资产包。



其保证现金价值仅占 0.3%-0.6% 复利,却通过非保证分红实现 6%-7% 的预期收益。这种特殊的产品形态决定了它是一种在保障本金 “长期安全” 的前提下,促进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投资品。

以某头部香港保司 2025 年推出的新产品为例,其资产配置中,美股科技股占 28%,旨在捕捉 AI 革命的红利;东南亚基建债券占 19%,承接新兴市场产业转移的红利;欧洲绿色能源基金占 15%,押注碳中和转型。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该产品私募信贷占比达 37%,波动率超同业 2.3 倍,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正是其超额收益的来源。

与内地增额寿险 “所见即所得” 的模式不同,香港保险将 70% 的资产投向全球股票、私募信贷等高收益、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而内地增额寿险则受监管要求限制,固收类配置超 80%,如约兑付的保障性更高。这种差异使得像宏利・宏挚传承、安盛・盛利这样的香港保险产品,能在 10 年内实现 4.0% 以上的预期收益,而内地险产品即使持有到 100 岁,也难以达到这一水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香港保险长期无法正常履约,投资者只能获得 0.5% 的复利,甚至跑不赢通胀。而内地保险则有 2%-3% 的白纸黑字的复利收益,长期来看,本金可以实现 2-3 倍的增长。

因此,香港保险从来不是内地产品的 “替代品”,而是完全不同的投资品类。它就像一艘配备精密导航系统的远洋巨轮,投资者需要深入理解其复杂的全球资产配置动力系统,掌握保单缓释机制等航行规则,并接受可能遭遇的分红波动等风险。那些仅仅因为 7% 的诱人数字就盲目投保的投资者,往往在遇到市场波动时惊慌失措。例如,过去几年保诚的 “分红回撤事件”,许多投保人在未等到保证回本时间就匆忙退保,最终亏损了 20% 以上的本金。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许多客户,有些客户仅仅冲着收益而来,却在关键时刻反悔。有的在我为他们订好酒店、买好机票准备赴港投保时,突然改变主意;有的则在购买后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后悔不已。而那些充分了解香港保险底层逻辑、意向强烈的客户,在做决策时则 “稳准狠”。一些早年投保的客户,如今也切实体会到了用香港保险进行多元配置、对冲汇率波动的好处。

二、香港保险对你的家庭有啥用?

作为一名内地居民,未来也计划在内地养老生活,我个人资产的大头,无论是保险还是外币定存,都在内地。然而,经过多年对内地各种金融工具的研究,我发现有三个核心命题是内地金融工具难以解决的:跨境资产布局、多币种风险对冲以及制度套利。而解决这三大命题的关键思路,便是离岸金融。



香港保险并非生活的 “必需品”,而是满足特定需求的 “放大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资产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收到了越来越多关于资产隔离和传承的咨询。例如,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结婚后,亲家条件与自己差距较大,想为孩子偷偷留一笔婚前资产,确保离婚时不被分割,负债时也不受影响;有的女性瞒着老公做投资赚了钱,怀疑老公有外遇,想确保这笔财富在离婚时不被老公分走;还有的企业主,想在现任老婆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与前妻所生的女儿留一笔钱;或者准备创业的人,想将自己和老婆的养老钱隔离出来,以防公司经营不善时,这笔钱被用于抵债。

针对这些隐秘而真实的财富需求,香港保险提供了更理想的解决方案。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拥有资金自由流动的优势,没有外汇管制,保险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这使得香港保险产品能够配置多元化的全球资产,如美股、新兴市场债券等,帮助用户分散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

同时,香港完善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普通法体系,以及灵活的保单结构设计,如离岸信托架构,为资产隔离和传承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创业者为例,在创业前购买一份香港保险,再进行借债,如果债权人不知道其在香港拥有保单,那么这笔资产很难被发现和执行。

此外,香港保险还具有多币种风险对冲的功能。通常,香港保险提供多币种保单,客户可以选择美元、港币、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甚至可以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转换。这样,客户可以根据汇率波动及时调整持仓,有效对冲单一货币贬值的风险。例如,当人民币贬值时,持有美元保单可以实现资产保值。而且,香港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自然形成了货币分散,进一步减少了汇率波动对资产的影响。

在制度套利方面,香港相对灵活的监管环境,允许保险公司投资更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如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而内地保险资金则受到严格监管,主要投向低风险债券,虽然确定性更高,但套利空间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香港保险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好处。例如,香港不征收资本利得税,使得保单收益较新加坡同类产品高出 1-2%;通过信托持有保单,理赔金不计入美国遗产税应税资产,与直接持有美国房产相比,可节省一大笔遗产税;保单贷款利息支出可抵扣美国个税,而内地保单贷款利息则不可抵税。

三、如何判断你家适不适合配置香港保险?

基于香港保险以上三个无法替代的优势,我认为,如果你的家庭符合以下四种情况,那么就有必要考虑配置一份或几份香港保险:

1. 跨境家庭:

如果你的家庭满足以下任意条件,如子女持有海外护照或正在申请留学签证;家庭成员计划在 5 年内移民或获取境外永居;年跨境资金流动超过 50 万美元,那么香港保险的 “离岸资产” 属性将发挥独特的价值。

例如,张先生(内地籍)与妻子(加拿大籍)为子女配置香港储蓄险,通过保单的受益人指定功能,成功规避了跨境赠与税,身故理赔金可直达境外信托账户,无需经过遗产认证,同时现金价值增长豁免 CRS 信息交换,非现金提取不触发申报。这种 “司法管辖区切换” 的能力,是内地保险无法实现的。

2. 有海外留学需求的家庭:

如果你的家庭计划在未来 10 年送子女前往美、英、澳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留学,并且担忧人民币汇率波动,那么香港保险的美元计价和长周期复利特性,可以有效破解 “教育金通胀” 的难题。

以给 0 岁男宝规划 18 岁赴美读藤校的教育金方案为例,选择某产品,年缴 2 万美元,连续缴纳 5 年,第 18 年账户价值约为 48.7 万美元,足以覆盖美国藤校本科四年的学费。相比之下,内地美元存款 18 年累计收益约为 29 万美元,且无汇率损失缓冲能力;QDII 基金定投 18 年累计收益约为 36 万美元,需被动承受汇率波动。而香港储蓄险不仅收益更高,还能天然对冲汇率波动,因为当美元贬值时,保单底层配置的权益类资产增值往往会加速。

3. 企业主家庭:

在特定法域下,香港保险的资产隔离效力更具优势。在内地,保单现金价值可能会被强制执行;而在香港,除非能够证明投保时存在恶意避债意图,否则债权人无权申请保单冻结。

例如,某企业主事先将 300 万美元资产置换为香港保单和离岸信托,并通过专业人士设立好保单架构。那么,当 2 年后企业破产清算时,这部分资产有很大概率得以保全。就像张兰的信托被击穿时,她为汪小菲购买的价值 2 亿的香港宏利人寿保单,却得以 100% 保全。



4. 需要对冲货币贬值风险的中产家庭:

香港保险独特的「多元货币保单」产品,可以作为 “货币中性策略” 的载体。即使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也能帮助家庭赚取无风险收益,就像日本 “失去的 30 年” 中,为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 “渡边太太” 一样。配置香港保险,相当于为家庭安装了 “全天候货币雷达”,能够有效避免因单一货币资产贬值而导致家庭整体资产缩水。

然而,并非所有家庭都适合配置香港保险。以下两类家庭需要谨慎考虑:

1. 流动性敏感型家庭:未来 5 年有大额支出计划的家庭,应谨慎选择香港保险。因为某些香港保险产品在前 5 年退保时,现金价值可能连保费的零头都不到,内地也有一些产品存在类似情况,锁定期长达 5 年或更长。对于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这类产品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

2. 风险厌恶型家庭:无法承受分红波动的家庭也不适合配置香港保险。需要牢记的是,香港保险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品,保证回本期一般较长。除非选择非常稳健的保险公司,否则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分红减少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即使咨询专业人士,也只能了解保险公司的亏损原因,而无法保证分红的增加。

四、一个家庭配置多少港险合适?

1. 中产家庭(可投资资产 100 万 - 3000 万人民币)

1. 基础配置:

建议年缴保费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 10%-20% 之间,不宜过高。例如,年缴 5 万美元(约 36 万人民币),连续投入 5 年,充分利用每年的外汇额度,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2. 产品组合:

1. 50% 稳健型:如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这款产品在香港保险市场中,分红结构的确定性较高,前期领取效果也名列前茅。对于那些对资金使用有较高要求的中产家庭来说,能够有效解决各种纠结。

2. 30% 进取型:如宏利宏挚传承,是短中长预期收益的佼佼者。但该产品的红利结构相对单一,只有终期分红,前期提取过多会影响其快速增值翻倍。因此,建议前期领取由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承担,过 20-30 年后再使用宏利宏挚传承,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10% 固收型:选择保险公司 3-8 年的 100% 保证储蓄险,相当于大额存单的高配版。按照一定的设计进行滚存,既能实现确定的高息收益,又能保证资金的灵活取用。

4. 10% 保障型:配置重疾险和医疗险等保障型险种,香港的保障型险种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3. 避坑要点:

保证收益占比需大于 25%,同时在前 10 年预留足够的应急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缺口。

2. 跨境家庭(含留学 / 移民需求)

1. 教育金专项:

如果子女计划 18 岁留学,需配置 50-80 万美元的教育金(按照美国藤校本科的最高费用计算,英国费用也大致相当,新加坡相对较低)。建议采用「567 提领密码」,前 10 年可多提取几万美元,周大福的匠心传承 2 在这种提领方式下表现较为突出。

2. 移民专项(以移民加拿大为例):

配置高端医疗险,可有效解决高昂的跨境医疗费用问题,并享受当地的税务豁免政策。同时,配置 100 万美元的储蓄险,从第 15 年起每年提取 8 万美元,能够完美覆盖加拿大私立护理院的费用(2025 年均价 6.3 万加元 / 年),实现养老无忧。

3. 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3000 万人民币)

1. 资产隔离配置:企业主应将总资产的 30% 用于配置香港保险,以实现债务隔离,为家庭保障和日后养老提供坚实的后盾。这部分资产很难被追溯,是家庭财务风险的 “安全网”。

2. 传承配置:建议采用「保单拆分 + 离岸信托」架构,有效规避遗产税。配置身故杠杆可达 10-50 倍的 IUL 万用指数寿险,为后代锁定巨额传世财富。同时,利用香港保险的 “小信托” 功能,以最简形式拥有与顶豪同款的家族办公室配置。近年来,友邦、富卫等公司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 “保险老兵”,我见证了太多家庭在保险配置上的得与失。曾经,一位老客户为了给儿子准备留学费用,一口气配置了 50 万美元的香港储蓄险。然而,第三年生意周转困难,想退保时才发现现金价值远远低于本金,保单贷款也无法获批,最终只能卖房解决燃眉之急。这件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也让我更加重视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

从那以后,我总是反复提醒客户,香港保险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建议配置比例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的 20%。在推荐产品时,我始终遵循 “需求金字塔” 原则:首先,要打牢内地保障型保险的基础;其次,考虑配置一些稳健型固收产品;最后,再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配置香港保险。

我见过太多人仅仅因为 7% 的预期收益就盲目跟风,却忽视了产品 10-20 年的回本周期,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我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个家庭连香港保险的保证收益和分红收益都分不清,那么最好不要轻易尝试配置香港保险。

那些真正从香港保险中获益的客户,往往是那些能够理解产品底层逻辑,并愿意长期持有的理性投资者。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我最大的心愿不是推销多少保单,获取多少佣金,而是帮助每一位客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

在香港保险这件事情上,专业的规划和清晰的认知永远比盲目跟风更加重要。希望大家在做出决策之前,能够充分了解香港保险的特点和风险,谨慎选择,确保自己的资产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保障。

买香港保险,从香港友诚保险开始!

香港友诚保险· 做您港险最好的朋友

欢迎咨询交流
我们耕耘的不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份浓情的责任与关怀让您知己知彼,理智资产配置!— The end—
香港友诚保险扫描下面二维码丨添加小助理咨询


点击关注【香港友诚保险】

了解香港保险,从现在开始!

联系我们

???? 小编:molibao121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20 08:20 , Processed in 0.0382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