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0篇原创文章咨询请加V:18260059186目录
一、年金险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年金保险
2. 年金险的分类
二、年金险的特征和功能
1. 安全确定
2. 长期性
3. 强制储蓄
4. 保值增值
5. 权益分离
6. 养老规划
7. 教育规划
8. 财富传承
三、年金险的法商功能
1. 夫妻离婚,自己买的年金险保单会被分割吗?
2. 夫妻离婚,孩子的年金保单会被分割吗?
3. 身故保险金是子女夫妻共同财产吗?
4. 用保单规划再婚资产
5. 年金险真的可以避债吗?
6. 年金险可以避“税”吗?
7. 投保人身故,保单怎么办?
前言
2025年,市场涌现了大量的快返年金产品,再加上原来的养老年金,年金险产品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但这给买保险的朋友增加了难度,年金险到到底要怎么选呢?10000字+长文,我们一起探讨!
一、年金险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年金保险
所谓年金保险,就是投保人一次性或者分期交纳保险费给保险公司,到了约定的时间,被保人生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每年/每月向被保人返还一笔钱的保险,直到被保人死亡或者保险合同结束。
以养老年金为例,假设我们购买了一份养老年金,一次性或者分期向保险公司交纳一笔钱,从55岁或者60岁开始,只要我们活着,保险公司每年或者每月返还一笔养老金给我们,直到我们去世或者合同到期结束。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我买了年金险,什么时候开始拿钱呢?可以拿多久呢?万一中途被保人身故,交的保费怎么办呢?
要想知道这些知识,我们先了解一下年金险的分类,类型不同,结果也不同!
2.年金险的分类
① 按照功能划分
从功能角度来说,年金险分为养老年金、教育年金、快返年金。
养老年金是指等我们老了以后,保险公司每年/每月给我们返还一笔钱,这笔钱专门用来养老。
教育年金是指等孩子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保险公司每年向孩子返还一笔钱,这笔钱专门用于孩子的教育。
快返年金是指保险公司在非常快的时间后,每年/每月向我们返还一笔钱,这笔钱我们可以自由支配。最快一般是保单生效第5年。
类别不同,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要按需购买,如果这笔钱想要养老,选择养老年金;如果这笔钱想要很快就能有返还,选择快返年金;如果这笔钱希望孩子上学时候定期发还,选择教育年金。
② 按照保障期限划分
根据保障期限的长短,有的保障终身,有的保障一定期限,年金险又分为终身年金和定期年金。
终身年金是指年金险的保障期限是终身的,被保人生存,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每年/每月返还一笔钱,这笔钱和被保人的生命等长,可以返还终身。
定期年金是指年金险的保障期限是一段时间,比如是10年或者20年,在这一段时间内,被保人生存,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每年/每月返还一笔钱,合同到期后就终止了。
无论是定期年金还是终身年金,投保人都可以提前和保险公司解除合同,办理退保。
定期年金和终身年金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但是根据目前市场的产品来看,选择终身年金更好,如果想提前结束合同可以主动结束,如果不想结束合同,可以终身持有。
③ 按照收益类型划分
根据年金险的收益是否确定,分为固定收益型年金险和分红型年金险。
固收型年金,顾名思义,收益是确定的,不会因为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为保险公司经营情况好坏而受到影响。
固收型年金险,在投保的时候就在合同中确定了将来保险公司什么时候返还年金,每次返还多少,总计返还多少次,以及被保人身故后赔多少身故保险金。
与之想对应的分红型年金,总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分红型年金的收益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保证收益,这部分收益是在合同中约定好的,不会因为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化,保证部分收益低于同期市场固定收益型年金险。
另一部分是分红收益,这部分收益是不确定的,和保险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息息相关,分红收益可能为0,也可能会更多。
那分红型年金好呢?还是固定收益型年金险好呢?这个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如果你追求绝对的确定,就选择固定型年金险,如果你希望收益具有更高可期待,就选择分红型年金,当然,分红型年金的分红部分分红可能有0分红的可能。
④ 按照是否“保本吃息”划分
“保本”这个词其实不合规,只是一种便于理解的通俗叫法,所谓保本吃息是指,保单的现金价值大于等于我们交纳的总保费,且,在保单任何时间段,如果投保人选择退保可以退回这部分现金价值,如果被保人身故,受益人可以拿到大于等于现金价值的身故理赔金。如果被保人生存,保司每年返还的年金相当于是“利息”。
与之相对应的“非保本吃息”年金险, 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每年领取的年金是本金和利息,如果被保人身故的话,理赔金会小于交纳的总保费。在文章发布这个时间点,养老年金多以“非保本吃息”为主,快返年金多以“保本吃息”为主。
那选择哪一种比较好呢?
这就是要结合个人需求来选择了。
如果你希望每年领取的年金更高一些,不在乎被保人将来身故还能拿回交纳对的总保费,就选择“非保本型”;如果你想要“本金”一直留在账户,将来留给孩子,就选择“保本型”年金险。
二、年金险的特征和功能
虽然知道了年金险的分类,但是具体如何挑选,为什么要选年金险,我们还要了解年金险的特征和功能。
1.安全确定
年金险是保险,和国债、银行50万以内定存并列的三大打理钱财的安全方式之一,至于为什么是安全确定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了解过保险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险有国家的统一监管,有保险法的约定和保护。
2.长期性
银行存款一般最长只能锁定3-5年的利率,3-5年到期后,这笔钱需要拿出来重新打理,如果利率降低,意味着这笔钱再次投资的时候,收益就会减少。
年金险最长的保障期限是终身,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可以锁定利率到终身。
比如2019年的时候,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是4.025%,假设那个时候购买了一份终身年金,就意味着锁定了终身4.025%利率,即使现在年金保险的预定利率已经变成了2.5%,之前购买的保单也不受到影响。
3.强制储蓄
其实,只要是长期的保险,都可以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
最主要原因是,买了年金险以后,以后每年都要交这笔保费,如果不及时续保,之前交的保费就亏损掉了,这样一来就可以约束我们把钱真的存下来。
反之,我们的钱存银行,今年存了,明年如不不存,根本不会来带损失,很难让我们做到强制储蓄。
年金险能强制储蓄还有一个原因——缺乏灵活性,特别是保单前面几年,如果我们想把交的保费拿出来,需要等到现金价值超过总保费以后才合适,这样一来,至少5年我们无法动用这笔钱。
还有一个小原因也说明年金险可以强制储蓄。那就是,起投门槛很低,最低每年1万元,每个月1000元不到就可以购买。钱少,无痛,慢慢就存下来了。
4.保值增值
年金险除了能够强制把钱存下来,还可以做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我们以市场一款年金险为例,一次性交100万,从第5年开始到终身,账户的现金价值始终高于100万,现金价值是通过合同约定好的,不会因为市场利率降低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因为保险经营情况好坏而受到影响,如果我们想一次性取用这100万,可以通过退保,随时把100万拿出来,做到资产保值。
而相对于有些资产来说,比如房产,花了100万买了一套房,如果市场不好,这100万可能会贬值到60万,现在的房产市场,大家对我这句话应该有共鸣。
除了保值以外,年金保险还具有增值的效果。
同样以刚才的一款年金险为例,从第5年开始,只要被保人活着,保险公司每年会返还26000元给到被保人,直到被保人死亡或者合同到期。
同样的道理,每年返还的这笔钱是通过合同约定好的,不会受到市场利率和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每年返还的这笔钱就相当于是资产增值收益。
5.权益分离
对比银行存款和国债来说,年金险还具有特殊的法律功能,一笔保费归属不同的人。
这是因为保险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合同,保险合同中除了有当事人——投保人和保险人以外,还有关系人——被保人和受益人。这种特殊的合同架构,将年金保险的权益做了分离,而且这种分离是法律认可的,并在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
投保人对保单现金价值享有所有权,即在保单有效期内,投保人可以任意处置保单的现金价值。
被保人对生存金享有受益权,即生存金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属于被保人所有。
身故受益人对身故理赔金享有受益权,即当被保人死亡后,保险公司理赔的理赔金属于身故受益人所有。
年金保险权益分离的属性,让保单具有风险隔离、资产规划、财富传承等功能。功能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后续法商部分详细讲解。
6.养老规划
年金保险之所以可以用来规划养老,是因为年金险的特点和养老金的特征一一对应。
一、养老的钱一定要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年金保险具有安全性,完全可以满足这一点。
二、养老的钱是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要用的钱。年金险具有长期性,最长保障期限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三、养老的钱要能够保值增值,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贬值。年金保险可以做到保值,在保值基础上还可以增值。也符合养老的需要。
除此以外,养老年金和社保养老金的模式几乎相同,年轻时候分期交纳一笔钱,等到退休的时候开始领取,持续终身。
所以,年金保险是养老规划的不二选择。
7.教育规划
孩子的教育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这笔钱安全且确定。
比如孩子18岁的时候,每年准备50万给孩子出国留学,等到了18岁的时候,这笔钱要准备好。假设我们将这笔钱用来购买股票或者基金,等孩子到了18岁的时候,每年是否一定有50万呢? 如果每年没有50万,孩子的留学计划可以延期吗?
其次,支取灵活
假设我们投资房产给孩子准备教育金,房产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现在,别说二线城市了,甚至北上广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亏本和打折。
不仅仅亏本,房产的变现速度也比较慢,在孩子需要花钱的时候没办法及时变现。
而年金险不一样,我们在购买教育年金的时候,已经提前约定了什么时候返还年金,每年返还多少钱,返还几年等。可以确保孩子的教育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所以相对比而言,教育年金在规划孩子教育方面具有其他理财没有的优势。
8.财富传承
除了以上功能以外,你可能想不到,年金险还可以做财富传承,而且用年金险做传承,还有两大优势。
① 定向传承
财产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一般是法定继承,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在各继承人之间分割,无法做到定向传承。
相对比法律工具外,保单设置指定受益人,被保人百年后身故,身故理赔金赔付给指定受益人,可以做到财富定向传承。
② 私密传承
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在继承遗产时,需要提供继承权公证书,继承权公证书需要各继承人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意见不合,甚至需要诉至法院。不仅仅无法做到私密传承,还可能严重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而年金保险通过设置受益人或者更改投保人的操作,就可以将财富私密的传给指定的人,而无需其他继承人知道和同意。
③ 隔代传承
我们知道,孙子女/外孙子女不是法定的继承人,无法通过继承的方式将财产留给他们,如果想要隔代传承资产,只能通过生前的赠予来实现,但生前赠予具有一定的风险——我们会失去财产的控制权。
年金保险隔代投保不仅仅可以实现隔代传承,还可以在生前对这笔财产具有控制权。
举个例子,老王给孙子小小王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老王是投保人,小小王是被保人。
从第5年开始,保险公司每年返还一笔钱给被保人,当然小小王小的时候,老王可以先用这笔钱来养老,小小王只要活着,保险公司就会一直返还年金。
等到老王百年以后,保单投保人修改为小小王,这份保单归小小王所有,同时,小小王每年还可以获得一笔年金。
通过一份年金险保单,不仅仅可以将财产隔代传承给了孙子,同时,生前还可以利用这份保单养老,还对这份保单拥有控制权。
三、年金险的法商功能
在前文说到过,因为年金险架构的特殊性,所以年金险不仅仅具有储蓄的功能,还具有其他理财产品没有的法律功能,随着接下来从8个角度来详细分享年金险在法商中的具体运用。
1.夫妻离婚,自己买的年金险保单会被分割吗?
有朋友咨询,我有一份年金险保单,如果将来离婚,这份保单会分割吗?
先给结论——保单分或者不分,看保费来源。保费来源是自己的,就不分;保费来源是夫妻共有的,就会分。那是按照什么分呢?具体分为4种场景:
① 婚前给自己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且在婚前已经完成了交费
这份保单的保费来源于婚前个人财产,所以属于个人财产,离婚不分。
② 婚前给自己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婚后用夫妻共有财产交纳保费
离婚的时候,用夫妻共同财产交费的部分属于夫妻共有,要分割;用婚前个人财产交费的部分,属于个人财产,不分割。
③ 在婚内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但是用个人财产交纳的保费
这份保单虽然是在婚内购买的,但是是个人财产交费的,所以保单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保单不分割。
④ 在婚内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用夫妻共同财产交纳的保费
这份保单因为是夫妻共同财产交纳的保费,属于夫妻共有,离婚的时候是需要分割的。
当然,年金保险每年领取的生存年金,无论保单保费来源于个人还是夫妻共有,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生存年金属于夫妻共有。
以上结论源于《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第二部分第5条规划以及《民法典》1062和1063条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规定。
既然我们知道了年金险和法律结合以后有这样的功能,那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① 父母做投保人,孩子做被保人,父母作为身故金受益人,在子女婚前购买年金保险,在婚前完成交费。
这种保单架构的设计,有4大好处:
第一好处:保单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即使子女将来发生婚变,保单也不会被分割。
第二好处:避免子女挥霍。
保单的投保人是父母,父母对这份保单具有控制权,避免子女挥霍。
第三好处:补贴子女生活。
生存金受益人是子女,可以给孩子在婚后提供现金流,甚至是终身现金流。
第四好处:避免财产外流。
身故受益人是父母,即使被保人发生极端的身故风险,身故保险金属于父母所有,并非子女的所有继承人分割,避免财产外流。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讨论,如果将来保单投保人改成子女,保单属于子女个人所有还是夫妻共有?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② 婚姻期间,自己作为投保人和被保人,给自己购买养老年金
根据《民法典》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这也是说,在夫妻离婚的时候,如果协商不成,在男方无过错的情况下,一般财产是均分。
假设离婚的时候有100万存款,按照民法典1087条规定,夫妻双方每人分得50万。
假设一位女士在婚姻期间,利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了一份养老年金保险,累计交纳的总保费是100万,离婚的时候,账户的现金价值是70万,请问,是按照100万还是70万分割呢?
根据过往案例,此时一般按照现金价值70万分割。
也就是说,如果这位女士退保,退还的保险金70万平均分割;如果这位女士不退保,这位女士按照70万折价35万给到对方。
说到这里,与其离婚的时候找律师费尽心思想多拿一些,不如提前合法合规规划,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面。
当然这里面需要提醒一下,保单一定要在风险没有发生的时候提前规划,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再规划,可能就有转移财产的嫌疑了。
以上结论源于《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第二部分第4条规划以及《民法典》1087条的规定。
2.夫妻离婚,孩子的年金保单会被分割吗?
有一位妈妈咨询我,自己给孩子买了储蓄保险,假如未来离婚的话,这份保单会被分割吗?
其实,夫妻离婚时候财产如何分配,优先是双方自行协商,当双方对协商结果不满意的时候才会找到法院。
保单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情况
① 退保,分割保单现金价值
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共同给孩子买的保险,这里不仅仅是年金险,在离婚的时候如果把这份保单退了,保险公司退还现金价值,此时夫妻双方直接分割现金价值对应的金钱就可以。
② 不退保
夫妻一方不同意退保,另一方要求将现价价值折价一半给到自己,另一方则不同意折价。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处理呢?
依据《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第二部分关于夫妻共同财产认定问题第4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共同财产投保,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同为夫妻一方,离婚时处于保险期内,投保人不愿意继续投保的,保险人退还的保险单现金价值部分应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离婚时投保人选择继续投保的,投保人应当支付保险单现金价值的一半给另一方”。
由此可以推断,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给子女购买的保单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保单不分割。
另外,浙江高级人民法院2016发布《关于审理婚姻家庭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通知十五条明确给到答复:“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为自己购买的保险视为对子女的赠与,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当然,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在司法实践中,保单到底要不要分割,法院还会综合考虑投保人的投保意图,例如投保时间、保费金额等
如果夫妻一方在即将离婚的时候给子女购买,或者购买金额不符合家庭经济收入,这种行为可能有转移财产的嫌疑,反而会加大对保单分割的风险。
3.身故保险金是子女夫妻共同财产吗?
收到很多父母的咨询,自己购买的年金保险,身故受益人是子女,如果自己身故了,理赔金是子女的个人财产呢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呢?
先说结论——身故理赔金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并非夫妻共同财产。
那有没有什么法律支撑呢?
同样看的是《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第二部分第5条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受益人依据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合同获得的保险金,宜认定为个人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就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当然,笔者在这里还要做个提醒,理赔金在法律上属于个人,但是如果个人将这笔钱混同了,就变成共有了。针对金额比较高的,可以对接信托或者做相应的规划,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既然知道了这个法律规定,对我们买保险的来说就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保单架构设计的时候,通过设定受益人,可以将财产定向传承给我们想传承的那个人,而且还不会有继承纠纷。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保单设计,欢迎评论区留言!
4.用保单规划再婚资产
王女士今年38岁,是一位公司高管,两年前和前夫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她所有,同时还分得了一笔现金。
今年王女士考虑再婚,但是对于未来的婚姻,内心不免还是有所担心。
离婚分得的这笔钱,如果不提前规划的话,很容易会变成夫妻共有;如果和未来老公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又担心对方心生嫌隙。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既可以确保这笔钱是婚前个人所有,用在孩子身上,又可以不通过财产协议这种方式影响未来婚姻的感情。
最终,王女士选择给女儿投保200万的年金保险,自己是投保人,女儿是被保人,自己是身故受益人,同时附加了一份万能账户。
通过这份保单的设计,王女士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还有额外的收获:
① 给女儿成长和教育提供一笔确定的保障
在保单第6年开始,每年返还52000元,18岁的时候,总计返还了19.6万元,孩子研究生毕业,总计返还50.8万元。这笔钱可用做孩子的教育和日常生活。
如果这笔钱没有用完,还可以放在万能账户复利增值。
不仅仅每年可以拿到一笔年金,200万本金依然还在账户。
② 财产属于个人婚前所有
这份保单是在婚前投保并且婚前交完保费,所以这份保单属于王女士婚前个人所有。保单的现金价值属于王女士个人所有,同时,年金转入万能账户,返还的年金也属于个人财产,并非夫妻共有财产。
一份年金险保单,将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做了隔离,并且很难出现混同,既保住了钱,也维系了感情。
③ 补充养老
这份保单的被保人是女儿,只要女儿生存,保险公司每年就会固定的返还一笔钱给女儿。
当王女士退休以后,还可以将生存金受益人变更为自己,自己领取这笔钱作为自己的养老补充。
自己百年后,女儿每年继续领取这笔钱,继续用来养老。
一份保单,不仅仅保女儿的成长教育、自己的养老,还保障了女儿的养老补充。
④ 保单传承
等女儿成年或者王女士百年后,将保单投保人变更为女儿,将这份保单定向传承给女儿。女儿拥有这份保单的所有权。
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变更为保单的身故受益人,女儿百年后,身故理赔金200万定向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一份保单,给两代人提供了终身现金流,最终还定向传承给了第三代。这份保单的设计,是不是超过了你的预期呢?
5.年金险真的可以避债吗?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些人说,保险可以避债,也经常有客户和粉丝朋友问提问,保险真的可以避债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年金险的权益属于谁。
在前面和大家说过,年金险保单的权益是分开的。
保单现金价值属于投保人所有,生存金属于被保人所有,身故受益金属于身故受益人所有,所以年金险是否能够避债,要看是谁欠债。分三种情况(讨论的案例中,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不是同一人)
场景一:投保人欠债
保单的现金价值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所以,如果投保人欠债,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是需要用来偿还债务的,也就是说保单会被法院冻结,由此可见,投保人欠债,保单无法做到隔离债务的效果。
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投保人本人欠债,如果夫妻一方是投保人,夫妻另一方欠债,债务是夫妻所有,这份保单同样也会被冻结。
比如,王女士是投保人,孩子是被保人购买了年金险保单,王女士的爱人欠债了,并且是夫妻共同债务。这种情况下,保单也是会被冻结的。
读到这里,企业主们在投保的时候要注意了,合理规划投保人,很重要!
场景二:被保人欠债
生存金属于被保人的财产,所以,如果被保人欠债的话,生存金需要用来偿还被保人的债务。
那这份保单会受到影响吗?
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冻结这份保单,避免这份保单的生存金向被保人支付,所以,如果被保人欠债,保单也会被冻结的。至于如何解冻,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留个问题给大家讨论,如果被保人身故了,请问保单的理赔金是被保人的遗产吗?需要偿还被保人的债务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场景三:受益人欠债
受益人是获得身故理赔金的人,是以被保人死亡为前提条件的。
所以如果这份保单正常有效,受益人并拿不到理赔金,受益人欠债,也不会影响这份保单。
当然,如果受益人已经拿到了身故理赔金,此时身故理赔金属于受益人个人所有,是需要偿还他的债务的。
综合以上,要想让保单隔离债务,我们在投保人的时候要进行保单的架构设计,特别是对于企业主来说,一定要通过保单架构将企业债务和家庭风险隔离出来,需要规划的朋友,评论区留言!
6.年金险可以避“税”吗?
你是不是听过,保单可以避税?首先,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避税是违法的。我们能做的是在了解税务规则的前提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保险合理的规划税务问题,这里说的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因为目前我国并没有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领取年金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在税务筹划方面,对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抵扣个税。
抵扣个人所得税
我们都知道,每年1-3月,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对上一年的纳税情况进行二次清算缴纳,多退少补。
那如果做到退税呢?
比如纳税人有房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就可以抵扣纳税额度,从而达到退税的效果。
除了以上项目以外,在“其他扣除”项里面,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个税专属)、延税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抵扣。
比如,按照我国的政策,商业健康保险每年可以抵扣的最高额度为2400元,如果一个人的纳税税率是20%,那么就可以退税480元。
再比如,个人养老金每年可以抵扣的最高额度为12000元,如果一个人的纳税税率是20%,可以退税2400元。
具体退税金额和个人纳税税率有关,最高为45%纳税税率,假设一个人既购买了可以抵税的商业健康保险,又购买了个人养老金,每年2400元的健康险加上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最多可以退税6480元。
目前正是退税申报阶段,想要多退税或者少补税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薅羊毛的好机会,还没有买的朋友,赶快找安排我!
7.投保人身故,保单怎么办?
父母给子女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父母是投保人,子女是被保人,如果投保人提前身故了,请问,这份保单会怎么样?是继续保留?还是成为遗产被分割?
很多朋友并不知道,也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年金险来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分成两大场景
场景一:投保人和被保人是同一人
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用案例来体会一下
老王给自己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投保人是老王,被保人也是老王。
如果老王身故,保单会怎么样?
在这份保单中,因为投保人和被保人是同一人,所以投保人死亡也就意味着被保人死亡,合同终止,保险公司理赔身故保险金。身故保险金给谁呢?这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受益人不同,身故理赔金的处理结果不同,我们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受益人为指定
这种保单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保险公司理赔身故保险金给指定受益人,身故理赔金属于受益人的个人财产。
这个也是我最推荐的方法。如果你的保单受益人不是指定,赶紧去变更!
第二:没有设置受益人,或者受益人先于被保人死亡,没有设置新的受益人
此时,保单的身故理赔金会成为被保人的遗产,被保人的法定继承人按照继承法来分割这份身故理赔金。
按照继承法分割身故理赔金,会涉及复杂的继承流程,继承的材料和手续对比第一种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如果你的保单没有受益人,请及时指定受益人。
第三:受益人为法定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受益人”的,以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
关于这个法条,有具体的解释,在这里我就不写出来了,写出来你也不想看,那我就给个结论:受益人为法定,表示有受益人,身故理赔金不是遗产,属于受益人的个人财产,只是这个受益人的范围是我们说的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
场景二:投保人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人
如果投保人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人,投保人身故,只要有人继续交费,或者保单已经完成了交费,保单继续有效,也就是说,投保人身故,并不会影响保单的效力。
那此时,这份保单会面临怎么样的处置呢?
先说结论,保单会成为投保人的遗产。
既然是遗产,就要按照继承法来处理这份保单。根据民法典继承篇的规定,有遗嘱的优先按照遗嘱继承遗产,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
在这种情况下,保单会面临两种结局,一是保单退保,继承人之间分割现金价值对应的钱。
第二种结局,保单继续保留,变更投保人,继承人之间分割保单利益。这里的分割一般是分割保单的现金价值。
无论是退保还是不退保,看似都很简单,就是继承人之间分割保单利益,实则,这种情况会带来投保人意想不到的弊端。
① 继承流程复杂
无论按照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都绕不开复杂的继承流程,都需要所有的法定继承人一起做做继承权公证,如果有继承人提出异议,或者相关材料无法提供,或者遗嘱被判定无效,最后还要面临诉至法院的可能。
② 财产损失风险
为什么说投保人身故还可能会带来财产的损失呢?举个例子,老A 作为投保人,儿子小A作为被保人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在交费期内老A去世了,此时如果小A想要保留这份保单,需要将保单现金价值对应的部分折价给到其他继承人,并且后续还要继续交纳保费,但是如果小A拿不出对应的现金价值以及后续保费,只能被迫退保,退保的现金价值一般低于交纳的总保费,这时候就会带来财产损失。
③ 引起家庭纠纷
在一些关系复杂的家庭中,假设父母只给其中一个孩子投保了年金保险,这份保单原本是具有很强的私密性的,但是如果投保人身故,这份保单会被当做遗产处理,在遗产继承过程中,这份保单就需要暴露出来,此时可能会引起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违背投保人的初衷。
面对投保人身故带来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规避呢?
① 提前变更投保人
保单属于投保人的遗产,那如果提前将保单的投保人变更为被保人或者第三人,这份保单在第一投保人身故以后就不会面临继承带来的问题。
我们如果给孩子购买了年金保险,可以在子女长大成人,心性成熟的情况下,提前将投保人变更为子女本人,就避免了以上的麻烦。
② 设定第二投保人
当然,提前变更投保人会失去对这份保单的控制,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在生前把控这份保单,还能在死后么有纠纷的将保单传承给指定的人?这就是第二投保人的功能。
所谓的第二投保人是指,当原投保人提前设置一个人为第二投保人,当原投保人去世以后,
第二投保人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变更为新的投保人。
第二投保人的设置有3大优点:
第一,简化投保人变更程序。如果没有设置第二投保人,变更投保人需要经过其他法定继承人的同意。
第二,避免遗产纠纷。绕开继承权公正,避免保单作为遗产,从而减少继承纠纷和债务纠纷的可能。
第三,实现保单定向传承。指定第二投保人无需其他人的同意和知晓,具有很高的私密性,同时还可以按照投保人的意愿将保单给到想给的那个人,做到资产的定向传承。
如果你给子女购买了年金保险,或者你的年金保险投保人是父母,如果保单可以设置第二投保人,可以去做个变更。
当然如果你正在考虑给子女购买年金保险,有这方面的考虑,也可以提前挑选有第二投保人功能的产品。
今天先分享到这,后续再详细分享目前市场在售的快返年金和养老年金,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
我是文仪,一个从业5年的保险人通过自学,一次性通过国家法律资格考试尤其擅长年金/寿险规划想买/卖保险,都可以找我聊聊,微信/手机:18260059186
下图是文章出险的部分产品,你知道是哪一类型吗?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