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0

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我的钱会打水漂?

[复制链接]

488

主题

488

帖子

14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74
发表于 2025-3-24 18: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朋友小李跟我聊天。她正琢磨着转行做香港保险,但也很疑惑:“香港保险公司靠谱不?要是突然破产倒闭,客户的钱不就悬了?这事儿太重要了,我自己都搞不明白,咋敢给别人推荐。”

其实,小李的担忧再正常不过了。不管是初次接触香港保险的潜在客户,还是像小李这样准备踏入行业的新人小白,大家最关心的,肯定就是香港保险安不安全。毕竟,谁都不想自己辛苦攒下的钱,或者给客户推荐的产品,存在血本无归的风险。今天,咱们就借着小李的这个疑问,深入探讨下香港保险到底靠不靠谱。

香港保险业:历史悠久,监管坚实

保险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就像最后一道坚固防线,守护着人们的财产安全。香港保险业更是香港金融的“顶梁柱”,有着长达 180 多年的连贯经营历史。近一个世纪来,全球众多知名保险巨头纷纷被吸引到香港这片土地开展业务。2023 年,香港保险毛保费总额高达 5421 亿港元,排名全球保险市场第 16 位,保险渗透率全球第一、保险密度排名全球第二,全球十大保险公司中,已有六家在香港获授权经营保险业务。对于一个人口仅 740 万的地方来说,这成绩相当了不起。





这么多保险公司在香港运作,那由谁来管理和监督呢?答案就是香港保监局。香港保监局在 2015 年 12 月 7 日正式成立并生效,2017 年 6 月 26 日开始正式接手监管保险公司的工作,到了 2019 年 9 月 23 日,又取代了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香港保险顾问联会和香港专业保险经济协会等自律规管机构,作为一个独立于政府的监管机构,全方位监管香港的保险业。

这就好比一个热闹的大型商场,里面店铺众多,香港保监局就像商场的管理团队,制定各种规则,确保每一家店铺(也就是保险公司)都能合法合规经营,保障顾客(投保人)的权益。

香港保险公司的破产与重组:有规可循,权益保障

那么,香港的保险公司到底会不会破产倒闭呢?根据香港保险业条例第 46 条规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需继续经营有关保险人的长期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一家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也会在监管机构的安排下,被其他机构接管,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影响。



和咱们内地保险法第 92 条的思路差不多,也就是说,不会出现那种让投保人血本无归的彻底破产倒闭情况,更多的是进行分立重组。在香港保险业这 18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都没有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真正破产过。

不过泰禾人寿,在 2024 年成了香港第一家被接管的人寿保险公司。香港保监局依据《保险业条例》(第 41 章)第 35(2)(b)条,全面接管了泰禾人寿的所有事务及资产。



泰禾人寿被接管后,它手里大概 9 万张现有保单依然有效,不受影响。而且泰禾人寿也会继续履行对投保人的承诺,目前公司资产足够偿还 180 亿元的保险负债,还能继续维持运营,还没走到清盘那一步。对于投保人来说,最好的办法不是清盘,而是寻找有效的修复方案,比如引入新的投资者接手公司。这就好比一艘船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眼看要 “沉船”(破产)了,这时候会有其他船只(有实力的保险人)赶来,把船上的乘客(投保人)和货物(保险业务)安全转移,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香港保险六大监管规定:全方位守护,筑牢安全防线

授权规定:严格准入,实力先行

《保险公司条例》第 6 条规定得很清楚,除了获得授权的保险公司、劳合社或者得到保险业监督认可的承保人组织,其他个人或组织都不能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

想要在香港从事保险经营,公司不仅要符合授权规定,还得满足很高的资本要求。比如,在香港经营一般及长期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最低实缴股本要求是 2000 万港元,而且这只是最低标准,实际数额得维持在比这个数字更高的安全水平,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确保保险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为后续稳定运营打下基础。





RBC风险为本资本制度:监管保司偿付能力

2024 年 7 月 1 日起,香港保险业实行风险为本资本制度(Risk - based Capital regime,简称 RBC),这是一项与全球保险业接轨的新制度,其核心在于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在保险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监管部门会密切关注其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保险公司始终拥有足够的可立即变现资产,以支付未来需向投保人支付的赔偿。该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 100%。倘若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100%,监管部门会立即叫停其新业务,直至公司通过补充资本,使偿付能力充足率回升至 100% 以上,才会允许其继续开展新业务。上文提及的泰禾人寿,便是因为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新业务才被暂停。

对比偿一代以规模为导向,即监管部门认为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越大,风险越高,所需持有的 “风险储备” 也就越多;而偿二代则以风险为导向,更为科学。监管部门会深入剖析保险公司的经营实质,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更为科学地设定公司所需持有的 “风险储备”。

RBC 制度恰似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系统,将评估内容划分为 “三个支柱”:第一支柱 “定量要求”,主要用于检查保险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以及针对市场利率变化、股市波动、死亡率变化、重疾发生率变化、客户大规模退保等各类风险所准备的资金;第二支柱 “定性要求”,旨在考察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并要求保险公司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风险及偿付能力自我评估报告(ORSA 报告),如同定期给自己做全面体检并汇报;第三支柱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要求”,规定保险公司要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和透明度,既要向公众公开重要信息,也要向监管部门报送详细报告。这三个支柱相互配合,从多个维度审视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确保其能够健康、稳定地运营。

以一个家庭为例,定量要求就如同查看家里有多少存款(资产)、欠了多少外债(负债),以及应对各类生活风险准备了多少钱;定性要求就像是审视这个家庭是否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和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信息披露与透明度要求则是要让家庭成员都清楚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做到公开透明。

再保险安排要求:分散风险,稳固经营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公司,这样就不会因为某一个大的风险事件,让自己承受太大压力。《保险公司条例》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做好充足的再保险安排,来分散自己承担的风险。
举个例子,像当年911事件,整个赔付高达400多亿美元,如果没有再保险机制,那没有任何的保险公司可以单独承受。
管理人员及股东的适当人选:优化团队,强化核心

《保险公司条例》明确规定,能担任保险公司董事或者控权人的人,必须是合适的人选。监管机构会仔细审查这些人的品格、工作经历和经验,只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才有资格担任这些重要职位。而且还制定了详细的准则指引,让整个审查过程更透明。

这就好比组建一支足球队,教练必须得有能力、有经验而且品德好,这样才能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

对保险公司的干预:及时介入,维护稳定

《保险公司条例》给了保险业监督一项重要权力,当保险公司出现异常情况时,监管机构可以采取行动。比如说,如果发现一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不正常,或者资产保管有问题,监管机构可以限制它的保费收入,规定它的资产该怎么保管。

这些干预措施就像给高速行驶的保险公司这辆汽车装上了刹车,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让它调整速度和方向,保障整个保险市场的稳定运行,维护投保人的权益。

保险投诉局的作用:高效维权,捍卫权益

为了更好地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香港专门设立了保险投诉局。当投保人在和保险公司签订的私人保单方面出现争议时,保险投诉局给投保人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解决途径,会公正地进行仲裁,切实维护投保人的利益。比如说,投保人要是觉得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不合理,就可以向保险投诉局投诉,保险投诉局会认真调查,给出公平的处理结果,而且保险投诉局可以处理赔偿或争议金额高达 150 万元的投诉案件。




通过上面这些方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香港保险业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虽然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有破产的可能性,但在实际运营中,消费者的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不管是像小李这样准备踏入香港保险行业的新人小白,还是刚接触港险的潜在客户,都完全可以放下顾虑。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4 23:40 , Processed in 0.0387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