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优化资产配置:购买香港保险的底层逻辑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489

帖子

14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7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人民币进入低利率时代,香港保险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其原因在于:对于普通中产而言,“香港保险”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可以触达的有效理财渠道;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它是实现守富和传富功能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

2023年5月,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过去两年的香港保险业持续火爆。

据香港保监会2025年1月的最新数据:2024年前三季临时业务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4808亿港元。当中,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6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7.6%。这些保单大部分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终身寿险、重疾险、医疗保险以及储蓄险分别占这些保单数目的59%、28%、5.2%和3.6%



  (图:香港保险的种类包括:终身寿险、医疗险、重疾险和储蓄险等。数据来源香港保监局)

2024年2月,香港再现20亿人寿保单,并打破世界吉尼斯记录:



  (图:人寿保单是超高净值人群进行财富传承和资产隔离的有效工具。图片来自互利网)

2025年3月,香港保险圣地——海港城出现一张佛门大师来购买香港保险的照片:



    (图:海港城位于九龙尖沙咀,是香港保险的集散地‌,也是香港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目前是主流香港保险公司的投保服务中心聚集地,因靠近“西九龙高铁站”,是很多赴港购买保险内地客人的第一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这会让人不禁感慨:修行人都懂得未雨绸缪,吾辈凡夫俗子该如何在滚滚红尘中安身立命?

随着中国房地产从2023年初开始全面下滑,房价就像“漏水的船,每天都在下沉",伴随房价下降的是人民币存款进入“1时代”和人民币储蓄保险进入“2时代”(详见《低利率时代,我们该如何守住财富?》)。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24年1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这意味着人民币资产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如何保值问题”。

    正是在此背景下,香港保险作为与“人民币资产”有效的投资组合,日益被中产阶层和高净客群广泛关注。那么香港保险究竟有哪些优势?以及这些形成这些优势的底层逻辑在哪里。本文希望给大家一个清晰简明的说明。

第一,香港保险作为“一国”之下的“境外理财产品”,可以有效实现“多元资产配置”。

1990年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科维茨对“资产配置多元化”做了系统深入研究:海外资产配置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全球变局,‌通过分散投资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这种策略超越了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投资的局限性,利用不同经济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减少单一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换句话说,对于中国大陆居民而言,如果仅仅持有中国境内人民币资产,在经济面临通缩的背景下,本身就是有不小风险的。“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法则。



  (图: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1927.8 -2023.6),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经济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主要从事金融经济学方面研究,开创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香港保险和中国内地人民币保险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香港保险资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产,不同种类的资产类别可以对冲全球市场的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某单一市场导致的“系统性损失”,从容确保稳健的收益。

而中国内地人民币保险资产则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险和非银机构检查局”的严格监管,无论是资金的投资流向,还是2025年初提出的“保险资金耐心资本入市”都接受中国内地政策的指令。

‌香港保险通过多元资产配置组合,可‌有效对抗市场波动性,‌对于长期持有资产、‌提升投资体验非常有利。通过海外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质可投资源,‌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和保值。‌

以中国内地富裕中产在香港购买最多的“美元储蓄保险”为例,这是一种非常简便实用的海外资产配置途径:



  (图:这是香港保险销售人员经常喜欢用的一张图,笔者认为有一些夸张的因素:第一,大部分人储蓄险保单不大可能持有时间超过20年,笔者认为15-20年比较合理;第二,内地人民币储蓄险最新利率已降至2.5%,而香港保险正常分红后的实际收益率在5-6%是有充分保障的。按照年化5%“复利率”计算,100万人民币保险16-18年翻倍是可以做到的——建议把100万人民币换成等值美元,因为美元比人民币保值性强)

第二,随着中国医保出现“广覆盖,低水平”的窘境,购买香港医疗险可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025年1月,有医学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质量风险。这一传言之后已被国家医保局做了更正并认为这是“药品疗效个体感受”,但也反映了目前公费医疗面临的窘境: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保医药费用支出上涨过快之间的矛盾;而且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重,这种矛盾会进一步凸显。

而香港作为全球与日本齐名的长寿地区,其医疗体系也享有盛誉,医疗技术与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香港的医疗保险公司与全球知名医疗机构,也包括中国内地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投保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保障。购买香港医疗险可以有效弥补中国内地医保的不足和局限,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保险方案。香港医疗保险市场产品丰富多样,既有针对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险,也有针对重大疾病、高端医疗等特定需求的保险产品。

其实,大陆的医生群体赴港投保也非常普遍,毕竟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作为高压职业群体,他们同样需要一份切实的保障:



    (图:拥有480万粉丝的明星妇产科医生、协和医学博士龚晓明在微博上高调宣布赴港投保,并晒出合影。图片来自互联网)

第三,香港重疾险不仅保障全面且保费性价比高,而且在不患重疾情况下现金价值远高于中国内地同类产品。

与中国内地的重疾险相比,香港重疾险的优点也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

‌①保费性价比高‌:与内地相比,香港重疾险的保费通常更低。同等保额下,香港的保费可能是内地保单的60%~70%。这主要得益于香港健全的医疗制度、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较高的平均寿命,使得基本保障费用相对便宜‌。

②‌保障范围广‌:香港的重疾险产品普遍覆盖超过100种疾病,提供全面的保障。这些保险不仅包含常见的癌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类型,还涵盖了更多罕见病症。

③‌保额会增长‌:香港的重疾险通常包含分红功能,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有助于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一特性使得保险产品在长期内更具保障价值。此外,‌许多香港重疾险产品在保单生效后的首10至15年期间,会额外提供相当于原保额一定比例的保障,如50%‌。

此外,在不患重疾的情况下,保单本身的现金价值远高于内地同类重疾产品。

第四,香港保险是非常好的美元资产,可以全球自由流通。

从长期看,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其保值性要明显强于人民币。对于有子女留学、家庭移民诉求的高净值客户而言,这也是香港保险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由于香港保险多以美元计价,购买此类保险相当于持有外币资产,对于期待分散货币风险、期望利用汇率波动获取额外收益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汇率波动也可能带来损失。若人民币升值,以美元结算的保险费用及未来理赔款的实际价值将相应缩水,这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

如何甄辨:汇率波动?

在汇率问题上,通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况,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时间和数据说话:



  (图:过去40年,人民币贬值70倍,平均速度是每年11%)



  (图:过去100年,美元对黄金贬值0.99,平均贬值速度是0.99%)



当然,对于极度厌恶汇率波动的人士,也可以选择直接用人民币投保,这样虽然赚不到美元增值带来的收益,但可以避免因汇率短期波动带来的情绪波动。 “多币种自由兑换”本身就是香港保险的天然优势之一。

保险真正的价值是“复利”

许多人抱怨保险“等的时间太长”,这是因为保险本身有“反人性”的一面,它要求投保人用经济理性法则去严谨地规划生活强制储蓄,延迟满足,放弃暴利;不折腾,长期持有,追求价值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保险真正的价值是“复利”,而“复利”才是财富增长的秘诀:

图:三类理财工具的特点比较



安全性

流动性

收益性

银行存款







股票投资







保险储蓄







(图:根据“金融工具不可能三角理论”,每位理财者只能“三选二”,在低利率时代,安全性必须要放在首位,但又希望有高收益,只能牺牲流动性,用长时间的坚守换取“价值投资”的红利回报)

而大多数人无法穿越“财富峡谷”,终身至步于中产阶级,原因在于:无法克服人性中“及时行乐”的弱点,缺乏专业投资能力和长期耐性,过于迷信自己的“非专业投资感觉”,常常高估眼前的判断能力(单利暴利),却严重低估了时间积累的长期价值(复利积累)。



(图:复利(Compound Interest),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对应于银行的“单利”,是指一笔资金无论存期多长,只有本金计取利息,而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个利息周期内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香港资产的无风险收益通常在4.25%具体来说,港币的无风险利率起步为4.25%‌,而香港保险市场的无风险收益也相对较高。香港保险的分红险产品通常提供5-6%,甚至7%的复利收益率,这相当于单利至少10%以上。这种高收益主要是由于香港保险可以面向全球进行分散化投资,通过广泛的投资组合来争取最高回报‌

不可小觑香港保险15年以上高达“5-6%”的年化复利率。即使按最保守的4%复利率计算,香港保险资产也可以在18年后翻一倍——请问,在人民币资产中,储蓄、保险、内地房产等常规投资项目中,哪一种投资渠道可“确保”18年后翻一倍?至于中国A股,就另当别论了。

香港保险业以其客户服务著称,从申请到理赔,流程通常更为高效、透明。部分产品还提供灵活的保单设计,如可调整保障范围、增加或减少保额等,满足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便利往往要求投保人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且在遇到问题时,沟通成本可能会相对较高,特别是涉及跨境服务时。这就需要选择一个优秀的香港保险团队来提供专业服务。

如果您想就海外资产配置、香港保险产品、香港保险团队等深入探讨,可以扫码加本人微信做进一步深入切磋。



  【万邦港险公社】本公众号致力于从国内富裕中产和高净值家庭实际需求出发,本着“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法则,充分利用香港“一国两制”和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用学术的精神,研究香港保险,为需要做海外资产配置的客户做香港保险的独立第三方学术顾问。



《作者简介》

王彬老师(John Wang),医学硕士、哲学硕士,清华大学2011级工商管理硕士(MBA),,北京大学2025级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2023年9月移民香港,现担任香港某头部“家族办公室”驻中国内地首席商务代表,为富裕中产和高净值客户提供海外资产配置(含香港保险、基金、美股等)、国际身份规划及子女教育等专业化咨询服务。



专注海外资产配置

国际身份规划

家族办公室

【特别申明】

本公众号文章是本着“客观,中立,严谨”的精神做 “海外资产配置之港险”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知识分享。文章所述内容属一般金融资讯,仅供兴趣人士参考,不可视为某种具体香港保险产品与服务的销售、招揽、要约等。

如对本文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向香港独立持牌专业人士寻求一对一专业咨询意见。任何因未经本公众号授权而转载而带来的问题或纠纷均由转载方负责。本文部分图片分享自互联网,如涉侵权请微信告知处理。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4 23:38 , Processed in 0.0382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