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认为香港保险的收益或者理赔金不能回流至内地的说法,完全是出于对跨境金融政策以及具体操作路径的误解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469

帖子

14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1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市场在近年来持续升温,尤其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总保费规模高达466亿港币。进入2025年后,香港储蓄险的热度更是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过半,内地访客前往香港购买储蓄险的保费总额已飙升至96.13亿港币,这一数据令人惊叹不已。

身边选择购买香港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理赔金和分红收益该如何转回内地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结合2025年的最新政策以及市场实践来更新一下认知。

一、政策框架   

跨境资金流动已经开启了定向通道。
(一)自贸区试点突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在2025年联合发布的《意见》,自贸试验区(港)被允许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保单的续费、理赔、退保等资金结算”。这表明试点地区(例如上海、海南)已经建立了合规资金回流的官方渠道,政策从“全面限制”转变为“有条件开放”。

关键在于,真实合规的保单(比如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不存在返佣等违规行为)将享有优先结算权。政策落地后,深圳已经有客户成功通过这一渠道回流了120万港币的理赔款。   



(二)大湾区政策协同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保险理赔款的跨境支付,为跨境金融服务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目前,大湾区内部分医院已经率先开通了直赔服务,进一步简化了理赔流程,提升了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例如,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香港保诚保险公司达成合作,实现了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   




二、政策误读   

部分观点引用《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境外人寿保险赔偿金不能汇入”的条款,但忽略了两个关键要点:

该条款仅限制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的直接汇入,非投资型理赔款(如重疾险、医疗险等)不受此限制。   

---重疾险或医疗险理赔款申报为“经常转移-保险赔偿”,无需纳税且无额度限制;

---储蓄险分红需申报为“资本项目-投资收益”,受5万美元结汇额度约束。

通过“消费支付”等经常项目,可以实现资金的转化。例如,使用香港银联卡在内地支付购房首付,单月最高可消耗80万港币。

三、香港保险大湾区服务中心

   



早在2020年11月,中央政府就明确提出支持香港保险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售后服务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2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中也强调,将在短期内于南沙、前海等地成立香港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客户提供便捷的后续服务支持。



去年,金融监管局表示,已经制定出相关工作方案。未来,服务中心将为香港保单持有者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保单查询、管理,以及备受关注的续保和索赔等。此外,服务中心还将提供保单数据变更、体检服务等其他客户支持。

           

关于资金回内地的方式,我也写过相关文章,感兴趣可以看看哟:香港保险资金回来不再困扰,7种途径可供选择!

           
未来趋势展望   

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积极推进数字港元(e-HKD)与数字人民币(e-CNY)的跨境支付测试工作。展望未来,有望构建起一条从“香港保单→数字钱包→内地消费”的便捷直通链路。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境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的深度互联互通,香港保险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它不再仅仅是“离岸资产配置”的工具,更是升级为一种“跨境流动性管理工具”,为客户提供更为灵活、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4 23:31 , Processed in 0.0363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