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百万医疗不包含普通门诊责任,小病小痛小伤就医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173

帖子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万医疗险如今已相当普及,但仍有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
    认为买了百万医疗险,往后就医费用就高枕无忧;觉得只要去医院,产生的费用都能报销;觉得小孩活泼好动,摔伤等意外情况,百万医疗险都能解决;想着给经常生病的老人买百万医疗险,几百元保费就能覆盖全部医疗开支。

还有人误以为百万医疗险保额高达百万,就意味着什么都能赔;无论年龄多大都能投保;健康告知随便填写也不影响理赔……

实际上,这些误解都源于没有真正了解百万医疗险的保障范围和具体条款。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关于百万医疗险的常见误解。

✨为什么百万医疗险不保普通门诊✨

百万医疗险以“高保额、低保费”的优势成为每个人的标配,但是它通常只包含住院报销、特殊门诊费用等等,却不包含普通门诊,平常感冒发烧、意外擦伤等等这种日常的高频小额医疗支出,百万医疗就派不上用场。

任何一个险种都有其产品定位和保障设计,百万医疗也一样,有着严密的底层逻辑,这决定了它的保障范围不会包含普通门诊:
一、产品定位决定保障范围

百万医疗险的核心价值在于抵御大病风险,重点覆盖癌症、器官移植这类需要住院治疗的高额医疗支出。

像感冒、胃炎、皮肤过敏等普通门诊,由于发生频率高且单次费用低,一旦纳入保障,必然导致保费大幅攀升,使产品失去 “低保费撬动高保额” 的高杠杆优势。

所以百万医疗通常会有5千到1万的免赔额,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它更聚焦于核心功能,实现高性价比。
二、避免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设想一下,若是开放普通门诊保障,会吸引更多高频就医人群投保,这不仅会推高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和运营成本,还会引发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什么是逆选择?举个例子。

小张平时身体较弱,经常因感冒、咽炎等问题去普通门诊就医,每年门诊花费几千元。

当他得知某款百万医疗险开始覆盖普通门诊费用,即便知道自己的就医频率高于常人,属于 “高风险人群”,仍选择投保。

由于小张这类人群集中投保,保险公司实际赔付支出远超预期,经营成本增加,保费也随之增加。

而原本身体状况良好、很少去门诊的小李,就会觉得保费变高不划算,选择退保。

这种 “高风险人群涌入、低风险人群退出” 的现象,就是逆选择,会严重破坏保险产品的风险平衡。

✨小病小痛小伤就医的应对方案✨

方案1:医保+个人账户——基础兜底

个人拥有医保,那这种日常的普通门诊支出直接用医保报销即可。

医保属于社会基础保障体系五险中的一种,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职工都会有。但是通常会有限额和比例的要求。拿日照市的普通门诊举例:



医保的优势就是无需额外缴费,即可满足日常基础医疗需求,实用性强。
但也存在局限,比如报销比例存在上限,个人仍需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对高额医疗支出保障不足。
方案2:小额门诊医疗险——精准补充

那对于没有医保,或者想要突破医保限制的需求,可以考虑保障普通门诊的小额医疗险,有时也叫中端医疗。现在为了精准匹配保保需求,还有专门的门诊医疗险。

这种产品尽量选择0免赔,其实0免赔比有免赔的保费不会贵太多,但是性价比却高得多。

还要涵盖社保外费用,重点留意单次报销限额及医院范围要求,通常需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就诊方可理赔 。
方案3:意外险医疗责任——覆盖小意外门诊

如果觉得小额门诊医疗险的保费有些贵,也可以考虑带有医疗责任的意外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意外险的医疗责任,只能覆盖由意外引起的医疗保障,因疾病原因产生的医疗费用,通常不报销。

当然,也不排除包含可以报销疾病原因的医疗费用责任的产品,但保费一定便宜不了!

因为意外医疗设计的底层逻辑,就是为了保障因意外引起的医疗费用,比如宠物抓伤打狂犬疫苗、烫伤换药、骨折拍片)。报销比例通常为80%-100%,年保额1-5万元。

这种保费低的小额意外医疗比较适合儿童(意外高发)、老人、运动爱好者、以及高风险职业人群。

✨百万医疗买了多年都用不上,

还要继续交费么?✨

百万医疗险通常保费较低,保额高,主要覆盖住院、手术、重疾等大额医疗费用,但可能有较高的免赔额,比如1万元。很多人觉得每年交保费却没用到,感觉不划算,于是就停止缴费了。

我的建议是继续缴费。
为什么建议继续缴纳?原因有三:

1️⃣保险本质是应对极端风险

百万医疗险的核心价值,在于转移重大疾病、意外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如癌症治疗、器官移植等)。

这类情况一旦发生,可能产生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医疗支出,这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虽然多年未出险看似“浪费钱”,可是一旦风险发生了,没有继续缴费的家庭在面对高额医疗费时,一定会后悔当初的“省钱”决策。

所以,保险的意义在于防范无法承受的小概率、大支出的灾难风险。
2️⃣年龄增长与保费挂钩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我现在正壮年,不会有啥病的,等老了再买医疗险也不迟啊。

君不见,医疗险保费随年龄增长而上涨么!

高龄投保往往会面临严格的健康告知,许多产品直接将70岁以上人群拒之门外,届时能选择的险种少之又少,保障缺口却越来越大。

有人又会说,没关系,还有城市惠民保兜底呢,惠民保便宜又宽松,何必着急买百万医疗险?

城市惠民保与普通百万医疗险相比,的确具有“低门槛、低保费”的优势,但同样存在核心保障缺陷,可能影响实际保障效果。



总结一下惠民保对比百万医疗所存在的三大深层缺陷:

????实际赔付率低:高免赔+窄范围

????特药保障严重缩水:覆盖病种窄+报销条件苛刻

????续保风险不可控

如果未来因健康问题无法通过核保(如查出高血压、结节等),可能永久失去投保资格。
3️⃣长期保障的稳定性

正常的百万医疗险产品通常提供“保证续保条款”(如6年/20年保证续保),停缴后可能失去这一权利。重新投保新产品需重新计算等待期,且保障内容可能缩水(如特定疾病免责)。

保持连续缴费可锁定当前健康状态下的续保权益。

✨这里是结语✨

✅在医疗保障体系中,持续缴纳百万医疗险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这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锁定长期稳定的保障权益 —— 当产品具备保证续保条款(如保证续保20年)时,相当于为健康风险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在此期间内,无论被保险人罹患疾病、经历理赔,或健康状况发生变化,都能确保保单持续有效,且保费增幅可控,避免因突发风险失去保障资格。

✅从保障功能来看,百万医疗险虽通常不覆盖普通门诊费用,却能为家庭医疗大额支出托底。

在基础医疗保障体系中,医保承担基础医疗费用,小额门诊医疗险覆盖日常就医开支,意外险负责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

而百万医疗险则作为守护家庭财务安全的 “最后堡垒”,当遭遇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高成本治疗场景时,其高达数百万的报销额度,能够帮助每一个普通家庭有效规避 “因病致贫” 的风险,确保患者不因经济压力放弃必要治疗。

这种差异化的保障定位,使得百万医疗险成为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关键拼图。

有缘遇上你,是我的荣幸

关于今天话题,小伙伴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评论区里留言和讨论!

保险其实很简单

希望大家每笔钱都能花得值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5-17 22:31 , Processed in 0.0399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