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NO.66:真实案例告诉你,为什么百万医疗 + 重疾险,缺一不可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163

帖子

4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嗨,你好呀,我是静姐,爱读书的金融从业者,从业第10年,希望存钱的故事系列,助你开启财商思维,实现存钱、守钱、生钱的小目标、记得关注哦!

文:静姐    字: 3365

百万医疗 + 重疾险:一个治病,一个养家,这才是普通人对抗大病的最优解!

“我买了百万医疗险,生病住院都能报销,没必要买重疾险!”

这是很多人的误区,直到一场大病来临,才明白两者的区别有多大!

今天用真实案例告诉你:为什么百万医疗和重疾险缺一不可?

1

只有百万医疗,终究还是后悔了

小张,29岁,突发急性白血病,治疗花费83万!

小张申请了百万医疗的提前垫付,所以,不用动用自己的存款,顺利完成手术出院!

但是,出院后的小张又面临新的困境:

因病被迫辞职后收入归零,骨髓移植后需3年康复期,进口特效药每月2.3万(不在社保目录),还有每个月房贷6000元和孩子教育支出的压力!

银行的20万存款,最终还是取了出来,用来购买特效药,半年时间已经花费了15万,眼看着存款消耗殆尽。

不得已,父母只好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老两口每天早出晚归的打零工补贴家用,妻子也是兼职3份工作,努力赚取生活开销和房贷的费用!

面对家人如此为自己奔波操劳,小张总有一种愧疚感,尽管医生一再强调“要保持心情愉快”,可是,在经济压力面前小张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

他说“我后悔了,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同时购买重疾险......”。

世间唯一没有卖的就是后悔药!

百万医疗,只解决住院期间治病的钱,却管不了出院以后康复费用以及生活开销,“活下来”的成本,可能比治疗费更高!

其实,百万医疗和重疾险,它们分工非常明确,各司其职,谁也代替不了谁:

一个解决医院的治疗费,用来救命,一个解决出院后的康复疗养费,用来保命!

2

百万医疗:医院里的刷卡机

百万医疗是住院医疗险,顾名思义,解决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的二次报销。

保费一年几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一年一交,每年报销额度在100--400万之间。

分为有免赔额的医疗险比如太平的超e宝,和没有免赔额的医疗险比如医安心,后者比前者的保费要高,前者属于普惠型医疗险!

报销范围广:覆盖治疗费、手术费、医生诊疗费、药品费、检查化验费、护理费、质子重离子治疗等。

只要是合理医疗开支,超过免赔额(通常一年合计1万)的部分都能报销,对于重大疾病是没有免赔额的,且还有300元/天的住院津贴!

例如30万肺癌治疗费,扣除医保报销后,百万医疗险能覆盖剩余自费部分,还能找个护理工。

有些百万医疗,门急诊和特定门诊医疗费用也能报销比如超e保!

价格亲民:30岁人群年保费仅需四五百元,即可撬动数400万保额,相当于“每天1元雇个医疗费买单人”。



额外增值服务:象太平超e保,还有绿色就医通道和重疾提前垫付的功能,帮助客户解决就医难和就医贵的问题!

3

重疾险:康复期里的“经济灭火器”

确诊即赔现金:比如投保50万保额,一旦确诊癌症、心梗等合同约定重大疾病,直接赔付50万现金,无需发票、自由支配。



堵住三大隐形经济窟窿:

收入断流:覆盖患病期间3-5年的工资损失,确保房贷不断供、孩子教育不中断;

康复黑洞:术后营养费、康复费、护工费、理疗费等医保外的长期支出;

责任延续:维持家庭正常生活水平,避免因疾病拖垮全家经济,万一发生极端风险,50万的身故金,就是家人生活的保障。

重疾险属于储蓄型保险,如果一辈子平安无事,年老之时,也可以做年金转化,补充养老!

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已经成为了主流,一份保费,最多可以赔付6次重疾比如太平的福禄倍禧:



4

组合策略:不同人群的实用搭配法

1、普通工薪族(年保费预算2000-5000元)

百万医疗险:优先覆盖住院医疗费用,做好兜底防护,避免因病造成大额经济损失!

重疾险:保至70岁的消费型产品,保额建议覆盖3-5倍年收入+ 30万基础治疗费。例如年收入10万者,可配置60万保额。

温馨提醒:随着收入的增加,后期一定记得追加多次赔付的储蓄型重疾险!

2、家庭经济支柱(年保费预算8000-2万元)

百万医疗险:可以考虑升级没有免赔额的医疗险比如医安心。

重疾险:终身型多次赔付产品,重点强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二次赔付责任,保额建议达到年收入的3-5倍,还要考虑家庭负债的对冲。

以确保3-5年修养期间,足够支付康复费用和生活费!

温馨提醒:重疾保额,对于一般家庭而言,都不是一次性达到理性目标的,而是随着收入增加陆续追加的,最后达到理想保额即可!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3岁之前最好考虑没有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这样可以保证小到感冒发烧肺炎住院都可以100%赔付。

重疾险选择多次赔付的,或者含少儿高发疾病额外赔付的产品。

老年人: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消费型重疾险组合,避免因年龄导致保费倒挂。

第一次购买如果超过60岁,只能考虑防癌医疗险了!

5

避坑指南:买对组合的4个关键

1、算清保额,别当“糊涂账”

百万医疗险:重点看“年度报销限额”和报销比例和范围!

重疾险:基础公式=3-5倍年收入+ 负债对冲。建议30万起步,家庭顶梁柱要优先配置且额度尽量高一些!

2、健康告知切勿隐瞒

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之类所谓的“小问题”必须如实告知,否则可能导致拒赔。建议通过人工核保争取最优承保结论。

3、关于续保

百万医疗险最好选择保证续保的产品。

重疾险避免“保费随年龄增长”的短期产品,优先选择费率固定的长期险。

4、别被“免费赠险”迷惑

某些百万医疗险首月0元、次年保费暴涨的套路需警惕,务必对比长期总成本。

温馨提醒:现在不买,将来可能买不了!

健康门槛:体检异常(结节、三高)可能被拒保。

年龄限制:超过50岁,重疾险保费飙升甚至无法投保。

风险不等人:90%的人买保险都在“拖延症”中错过最佳时机。

6

真实案例:看组合如何守护家庭”

案例:35岁职场妈妈确诊乳腺癌

百万医疗险:住院总花费35万,医保报销11万,自费24万,医疗险全部报销,一点没有动用银行存款!

住院15天,住院津贴赔付300元 × 15天 = 4500元,足够请个护工了!

重疾险:80万保额一次性到账,用于:

✅ 偿还房贷月供(8000×36个月=28.8万)

✅ 保健 + 中医理疗(12万)

✅ 靶向药(8000/月 × 36个月 = 28.8万 )

✅ 孩子教育开销(3万 × 3年 = 9万)

结果:3年康复期内家庭财务零危机,患者安心修养,没有经济压力,恢复状况非常好!

终极建议: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就像“两条腿”——前者解决医院里的花费,后者保住医院外的生计,两条腿走路才更稳,缺一不可!

年轻人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定期重疾险,用最低成本筑牢防线;

家庭支柱需强化多次赔付的终身重疾险+高端医疗组合,抵御长期风险;

孩子出生28天就可以买保险,配置无免赔的百万医疗 + 多次赔付或者带有少儿高发疾病额外赔付的重疾险!

健康异常人群可通过智能核保或专项产品(如防癌险)争取保障机会。

老人,只能按照年龄,能买必买,过了60岁,只能考虑防癌住院医疗。

癌症几乎是最大的健康敌人,能把这一项转嫁出去,也是堵住了一大漏洞,大大减轻子女的医疗负担!

记住:买保险不是“赌生病”,而是用确定的财务规划对抗不确定的人生风险。

当你手握百万医疗险的报销单和重疾险的理赔款时,才会真正明白:这两份保单守护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一个家庭对抗命运的底气。

私信回复“保险方案”,免费获取【年龄+收入】定制保障方案,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坑!

END

作者简介:



扫码链接孝静,领取海量财富类电子书,让你的身边多一位靠谱的保险人!

静姐,保险从业9年+,因为家人的一场疾病,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由IT技术女,转战到保险行业。

静姐分享系列存钱故事——通过保单的理财、保障、法律功能,解决医疗、养老、教育、传承、风险隔离、强制储蓄等刚性需求,听他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

愿景:希望让更多人客观、真实的了解保险,帮助1000+家庭通过保险配置做好风险管理和理财规划,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关注静姐公众号,听他人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


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强制储蓄篇:

NO.01: 强制储蓄,让她一年存下4.8万

NO.02: 两人一同入司,5年后差距巨大

NO.04: 一个小习惯,让她成了人生赢家

NO.10: 老婆这样做,老公都夸她做得好

NO.11: 一个动作,拉开了两个人的差距

NO.19: 做个小松鼠,储备过冬粮

NO.20: 2025年狠狠地存钱,拒绝月光

NO.34: 年终奖现在存,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NO.37: 3年前和媳妇吵架的男人后悔了

NO.39: 老客户说:后悔存少了

NO.41: 为孩子存钱,存下的是钱路也是退路

NO.45: 5岁女孩妈妈的投保感言:

NO.46: 税优健康险:买保险还能退个税

NO.47:从"月光"到"月存",她做了什么?

NO.49: 像松鼠一样,存下"过冬金"

NO.50:你的存款方式,决定下半场人生质量

NO.53:一个中年人的"财务诺亚方舟"实验

NO.58:存款、国债、保险,谁才是你的“钱袋子”最优解

NO.60:工资到账后,这样存,一年多存2万块

存钱的方法:

NO.54:30岁后必须懂的"四账户存钱法",助你存下第一桶金

NO.55:6个存钱法,月薪3千也能存得下钱

NO.56:真正会存钱的人,在偷偷做这7件事

NO.62:四个钱包的故事:你的钱,真的放对地方了吗?

守富和传承篇:

NO.03: 陪嫁保单,赢了面子,赢了里子

NO.06: 偷走你财富的是不断下降的利率

NO.08: 这样陪嫁,一不小心损失上百万

NO.12: 一个父亲的心声:只想女儿一生无忧

NO.13: 这回女儿不再说妈妈偏心了

NO.14: 谁才是家庭真正的保护伞?

NO.15: 财产争夺,姐弟反目,亲情也“吃”钱

NO.16: 做好规划,把钱留给想给的人

NO.24: 赚钱靠能力,留钱却要靠智慧

养老账户篇:

NO.07: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金库

NO.09:闺蜜两人的退休生活相差如此大

NO.18: 千万别踩这个“坑”

NO.21: 能照顾好自己,只有你自己

NO.22: 养老真的不远了

NO.25: 赚钱不容易,“败”钱太容易

NO.26: 养老金就是这样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NO.35: 存款和养老年金,哪个更适合养老

NO.36: 养老金最大的价值,可不是收益

NO.40: 现金流决定了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NO.48: 我们这代人该如何体面养老?

NO.52: 养老智慧:年轻时建好三道防线

NO.57: 养老的3大风险及应对策略

NO.59: 养老年金:抵御长寿风险的“人生工资”

NO.61:养老的三大支柱

NO.63:当存款、房子和保险在退休后相遇

保障篇:

NO.05: 女人,你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NO.17: 我们是保护伞,谁是“安全网”?

NO.24: 学会利用杠杆原理,转嫁医疗费用

NO.38: 33岁小伙获赔30万理赔款:一场关于“保险就是钱”的生死兑现

NO.43: 两兄弟的百万人生岔路口
NO.44: 他在ICU缴费单上签完字,才看懂保单的密码NO.51: 她突然读懂了成年人的安全感NO.64:3个真实案例告诉你:重疾险才是成年人的"救命钱"NO.66:保险的各种实话,别人不一定告诉你

压岁钱篇:

NO.27: 压岁钱轻松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

NO.28: 这样存压岁钱孩子长大会感谢你

NO.29: 压岁钱,年龄不同,存法不同

NO.30: 让压岁钱成为孩子的第一桶金

NO.31: 让压岁钱变身"财富引擎"

NO.32: 2种压岁钱方案,你喜欢哪一个?

NO.33: 5个问题,找到最满意的压岁钱储蓄方式

NO.42: 妈妈必看的「压岁钱理财方案]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5-17 22:43 , Processed in 0.0368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