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重疾险,一次性全说清楚!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193

帖子

5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9
发表于 2025-6-19 1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家寿险公司都有重疾险,看起来大差不差的条款,都是绕来绕去的保险责任,细抠起来实则差别很大,看明白几个“关键点”才能够避免踩坑。



重疾险的起源故事

01


照片中的男士是南非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马里尤斯·巴纳德,他和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纳德成功实施了世界上首例异体心脏移植手术。照片中的这位女士是他的一名肺癌患者,巴纳德医生给她做了肺部癌细胞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医生叮嘱她一定要好好静养。但是两年后当她因为癌症复发再次来到诊所,只剩不到三个月的寿命,巴纳德医生问她:明明手术很成功,为什么不好好休息?
她告诉医生,治疗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她离婚了带两个孩子,她需要工作,需要赚生活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等。
不久后她去世了,她生前买的人寿保险获得了赔偿,但是两个孩子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妈妈,她本应该在确诊癌症后多花点时间休养,但是却为了继续生活和给孩子的教育费用不得不提前上班,劳累促使了她的癌症复发转移。
这件事对巴纳德医生的刺激很大,他认为,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不能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这也是后来重疾险发明的理论基础。
1983年,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作为寿险的附加险销售。最早的重疾险只针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四种重大疾病提供保障。
所以,重疾险是由医生发明的保险。
重疾险设计的初衷是,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重大疾病的时候获得一笔保险金,而不是身故后才获得赔偿。
所以,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损失保险”,为了缓解病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实施重大手术后所承受的经济压力,理赔金不限用途,可以治病、生活、还贷、教育等。



一场重病,到底会带来多少损失?

02


倘若将患重疾后的支出视作一座冰山,那么医疗费用便属于海平面上的显性损失,海平面以下的隐性损失,往往更为致命。 当真遭遇这座冰山时,您所购置的医疗险和重疾险便能够各尽其职,助您从容应对即将面临的这些风险。显性损失:依靠“医保+商业医疗险”覆盖;隐性损失:借助“重疾险”转移家庭经济负担;一场重疾带来的往往不只是病痛,假如家里正在上班的成年人罹患重疾,除了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外,治病期间的收入中断、出院后养病期间的收入减少,以及后续的康复、营养、护理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你的家庭还有房贷、车贷等债务也不会因为生病而中止,家庭的日常支出仍在继续。如果家庭储蓄不足以支撑治疗和康复费用,就有可能要动用存款或者变卖资产,这可能导致原本为养老、子女教育准备的资金被提前消耗,变卖资产也会面临折价风险,卖得越急,这家的幅度就会越大。重疾险是赔付而不是报销,即达到理赔标准便可一次性赔付保额,这笔钱如何使用由您自己决定。所以医疗险和重疾险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从来都不是二选一,合理配置,了解海平面之下的隐性风险,全面保障更为重要。



单次VS多次

03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把所有重疾想象成盘子里的糖果,罹患重疾=吃糖果,而拿糖果=重疾赔付。

①重疾单次赔付:将所有糖果堆在一起,只能随机吃其中一颗,吃完盘子就端走了;对应到重疾险条款,只能赔一次,赔完合同终止。
早期的重疾险都是单次赔付的,现在为了节省保费成本也有单次赔付的重疾产品可以选择。

②重疾分组,多次赔付:将糖果分成多串,一次只能吃一颗,吃完这一整串拿走,下次再吃只能在没吃过的那几串里选了;
<img   />



<img   />
③重疾分组,多次赔付(癌症单独分组):将最有可能被吃的那颗单独分一串;分组多次赔的产品,建议重点关注“分组合理性”,高发的疾病越分散越好,例如将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单独分成一组,相当于重点保高发疾病,赔了也不耽误其他保障,理赔的概率也就更大了。


<img   />

<img   />
④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将所有糖果堆在一起,随机食用,可吃多次;
分组多次赔付会有组别限制,同一组疾病只能赔一次,而在实际理赔案例中,很多疾病是相关联的,例如终末期肾病可以赔100万,而它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换肾,但换肾属于重大器官移植,如果将它们分成同一组,换肾就不能再次赔付了;相对而言,不分组多次赔付更容易获得二次赔付些。



除了显性的疾病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还要关注“三同条款”,条款描述通常为:被保人因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同次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大疾病/中症/轻症,仅赔付其中一种。
我们拿三个场景来举例:
同一疾病原因:张三罹患白血病(恶性肿瘤),后期因治疗需要进行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若保单有三同条款,尽管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属于两种重疾,但因同一病因(白血病),保险公司可能仅赔付一次;同次医疗行为:李四因心脏病住院手术,术中发生并发症导致脑中风,但因“同次医疗行为”触发两种疾病,仅赔付一次。同次意外伤害事故:王五因车祸导致严重脑损伤和深度昏迷,但因是同次意外事故导致的两种重疾,仅赔付一次。健康险中设置有三同条款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减少因关联性疾病或事故导致的多次理赔,但对消费者而言,这就意味着保障力度降低。此外,无三同的重疾险通常更贵,因为保险公司赔付的风险更高。


总结一下:⚠️从保障全面性来看:重疾不分组多次>重疾分组多次(癌症单列)>重疾分组多次>重疾单次赔付;⚠️从理赔概率来看:不分组重疾>分组重疾;⚠️从保费来看:通常不分组重疾>分组重疾>单次重疾;⚠️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不同的产品形态满足不同的预算要求。只要分组合理,高发重疾分在不同组别,也是很好的选择,预算充足时优先选择“不分组重疾”。



消费型VS储蓄型VS返还型

04

最常见的重疾险有三类

①消费型重疾险:只有患上了大病,才会赔钱如果保障期内没病没痛,保费就相当于消费掉了,没得赔了。

②储蓄型重疾险:得了大病赔钱,身故了也可以赔钱。这类重疾险都是保障终身,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终一定可以赔到钱。

③返还型重疾险:不仅大病、身故可以赔钱,到了约定的时间还退还保费,同样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消费型重疾险,保费低保额高,先拥有保障更重要!

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储蓄或者返还型重疾险,成年人选择储蓄型重疾险或者返还型重疾险,在拥有终身保障的同时,兼顾储蓄和留钱的功能。

当然,也可以选择“消费型重疾+终身寿险”的形式,这样即使重疾理赔后被保险人身故了,其家庭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
重疾险是不是确诊就可以拿钱?NO!以监管统一定义的28种重疾为例,重疾险的理赔标准分三种:
✔️确诊合同约定的疾病种类✔️实施了合同约定的手术✔️达到了合同约定的疾病状态如果一个人买了不带身故的消费型重疾险,假设发生急性心梗还没来得及治疗就离开了,是无法理赔重疾的;如果是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理赔条件要求180天后仍遗留神经性功能障碍,如果这个人在90天的时候不幸离开了,也是无法理赔重疾的。




其他的一些考量因素

05
保终身OR保定期?
顾名思义,重疾险有的可以保一辈子,如果预算有限但是不能没有保障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保定期的过渡一下,小孩子一份保30年的少儿重疾险,50万额度一年也就几百块钱,等经济缓过来了,还是建议补充一份保终身的。定期重疾可以做一段时间内的保额补充,例如在孩子成年之前、或者我们退休之前,这段时间是父母的责任期,我们可以用定期重疾来补充一下这个时间阶段的保障。
重疾的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重疾险保哪些病种不是保险公司拍脑袋去定的,而是有很严格的监管,疾病定义也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2021年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中统一定义的有“28种重大疾病+3种轻症”,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关于这“28种重大疾病+3种轻症”的赔付标准、条款描述必须一致。
这28种重疾的理赔率占到了95%以上,现在很多重疾险保100多种,多出来的病种都是由各家保司自行定义的,也就是说各款重疾有差异的仅占5%左右。
保额做多少合适呢?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建议覆盖3-5倍年收入,真有事的时候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偿3-5倍的年收入,也不会因为生病收入中断而焦虑了,有研究证明,好的心态对于战胜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生大病了还要整天为家庭各种开支发愁,又怎么能恢复得好呢?


豁免豁免一般分为被保险人豁免和投保人豁免。假设客户买了一份重疾险,交20年保终身,很不幸第5年的时候发生轻症理赔了,不是还有15年保费没有交嘛,这15年的保费就豁免掉了,保单继续有效,通常在条款上的描述为“被豁免的保费视同已交”,相当于真发生风险的时候,剩余的保费由保险公司给你一次性提前交掉了。假如是父母给孩子买的一份重疾险,万一父母在缴费期间内发生合同约定的轻症、中症、重疾,甚至身故或者全残,小孩这份保单的剩余保费也可以豁免掉,保单继续有效,所以,不管我在与不在,给孩子的保障都不会中断,这是保险这个工具跟其他金融工具最大的区别,也是我觉得最温暖的条款。


最后,用一张图总结一下,挑选合适的重疾险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建议在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后再做决定,毕竟一交就是几十年,一保就是一辈子的东西,可不能马虎。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4 04:47 , Processed in 0.0366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