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准时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内容!
Receive the wonderful content we share on time every day!
热点资讯/保险知识/时事新闻/健康生活/精彩好文Hot news/Insurance knowledge/Current events/Healthy lifestyle每天收获一点,用知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Harvest a little every day and use knowledge to make life better!
广州日报近日发文,人身险预定利率新一轮下调进入倒计时,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5%下降至2%,受固定收益下降的影响,重疾险或将全面涨价减配。
受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影响较大的险种包括重疾险、寿险、分红险以及万能险。2025年下半年,重疾险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涨价潮,终身型产品涨幅或超30%。The types of insurance that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reduction in the pre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of life insurance products include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life insurance, dividend insurance, and universal insuran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5, the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market may usher in a new wave of price increases, with lifetime products rising by more than 30%.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保险公司已陆续“上新”,其中有分红险产品保证利率降至1.5%,重疾险产品将缩量减配,部分儿童重疾险保费上涨近30%。业内人士建议,有保险配置计划的消费者应尽早做好准备,节省保费支出,提前锁定较高的长期收益。
曾经的事实就摆在眼前:预定利率每次下调之后,老产品退市,新产品的费率一定是水涨船高的。简单来理解,以后新定价的产品,必将面临全面涨价了!
保险伴我一生也向多位业内人士求证,他们普遍认为,受下列三大政策调整的影响,保险产品或又将迎来集体涨价潮!
精明的人已开始行动,在涨价窗口关闭前锁定优质保障资产。
三大因素正推动这场变革:
第四套生命表落地
预定利率下调
轻症豁免收紧
01. 寿命延长推高成本,第四套生命表重塑定价逻辑
今年初,保险行业迎来重磅消息:第四套生命表即将正式启用。
这份决定保险定价基础的文件,揭示了中国人寿命的显著变化——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从82.6岁升至84.5岁,女性则从87.6岁跃至90.1岁。
精算师们算了一笔账:80岁男性罹患重疾的概率达52.5%,90岁时攀升至70%。
当人们活得更久,保险公司支付重疾理赔的概率和持续时间都在增加。特别是终身重疾险,其保障期覆盖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压力更大。
除了影响重疾险,养老年金或也将大幅涨价。
02. 预定利率再跳水,保障成本显著上升
预定利率是保险产品定价的“锚”。国信证券最新研报揭示,2025年三季度预定利率将再次下调:普通型产品从2.5%降至2.0%,分红险从2.0%调至1.75%或1.5%。
在2.5%预定利率普通型保险产品退场倒计时之际,新一轮保险“降息”已经提前启幕。进入6月后,人身险产品停售现象日益增多,市场多款2.5%预定利率的储蓄险已赶在三季度前离场。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已有合资险企率先打响保险预定利率下调的“第一枪”,上新的两款分红险产品,新产品预定利率已从目前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降至1.5%。
预定利率每下降0.5%,重疾险保费平均上涨约10%。
还记得当初保险预定利率从3.5%降至3.0%后,重疾险的变化吗?
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 从利率敏感性排序来看,终身寿险年金>重疾>两全>定期寿险。预定利率越低毛保费上涨幅度越大。
究竟会上涨多少,报告中也进行了测算举例: 若预定利率继续下调,同等条件下,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重疾险的定价都将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03. 轻症豁免即将退场,高性价比保障断供
多家保险公司已开始行动。6月中旬,市场陆续传出多家大型险企的通知:附加中症轻症豁免保险费疾病保险,自6月12日停止销售。
轻症豁免作用有多大?当被保险人确诊轻症(如早期癌症)或中症,不仅能获得20%-60%保额赔付,更可免除后续所有保费,而保障持续有效。
这个曾被业内公认为“最值钱”的条款,正在快速退出市场。未来消费者若想获得同等保障,需要额外付费购买豁免附加险,相当于变相涨价15%-20%。
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不断下调预定利率以防范利差损风险,是业内共识。
大势已定,保险产品将迎来新的停售浪潮
优秀的重疾险产品,要么下架,要么涨保费
留给我们上车的时间不多了!
当下,很多人都在找更好的理财渠道以及2.5%+的储蓄型产品,希望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让资产保值增值的方式,但却忽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家庭资产配置部分——重大疾病带来的康复费用以及因病致贫方面的保障。
在当下这个窗口期,对于还没有配置重疾险以及重疾险额度配置不足的家庭,现在是上车的一个好时机。
如果等到新的预定利率执行落地,再去购买新版重疾险,尤其是终身型的重疾险,保费可能会有高达10-30%的涨幅,算到整个投保期保费增幅或可达万元以上。换句话说,现在购买至少能省下小千甚至上万元的保费。
如何挑选合适且高性价比的重疾险?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一要看保障期限。根据2020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随年龄增长,2020年定义28种重大疾病(CI4)的发生率呈明显上涨趋势,且男性患病率远超女性。因此在相关保障的选择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可能选择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终身重疾险。即便是在步入老年时期也能有足够的保障覆盖,在不幸患病的情况下也能有一份坚实的保障作为后盾,这不仅能减轻子女的负担,也能为我们自己的尊严和生活质量提供更丰富的保障。
二看保障范围。重疾险主要看轻症、中症以及重症三个方面的病种数量。市面上一般的重疾险产品应该大都包含超过100种左右的重疾,其中28种最高发的疾病占了理赔的95%以上,这是监管规定所有产品都必须包含,因此保险伴我一生觉得在挑选重疾险时,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重症的保障上。一款全面的重疾险,除了覆盖那些监管要求的28种高发疾病外,更应关注轻症与中症的保障范围。三看赔付次数。已经理赔过重疾险的消费者,无法再次投保重疾险,这样的情况将直接导致成功战胜重大疾病的消费者失去后续的保障。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次罹患重疾的概率逐渐提升,因此在选择重疾险时,多次赔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四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评价一家保险公司的风险,最权威的数据就是监管部门公布的偿付能力和风险评级。一家靠谱的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要大于50%,综合偿付能力要大于100%,风险评级至少要在B级以上。选择知名度更高的大公司以及大平台购买保险产品有更大概率能够获得更优质的综合服务与更好的体验感。五看同样保额下的价格。在保额与附加保障差不多的情况下,保险伴我一生建议综合上述四个方面选择大公司中更具有性价比的重疾险。在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今天,保险产品价格只会水涨船高,每一次下调之后上新的产品都会重新定价,无一例外价格都会上涨。保险伴我一生强烈建议还没有上车的朋友抓紧现在这个窗口期,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为未来省下一大笔费用。[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经汇集整理后仅供学习参考和交流使用,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所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