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香港保险的套路有多深?年化6%背后的真相让人细思极恐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612

帖子

18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46
发表于 2025-7-6 0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的套路有多深?年化6%背后的真相让人细思极恐

最近刷朋友圈,总能看到各种香港保险的推广文章。什么年化6-7%回报,什么全球资产配置,什么避税神器。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人,每次看到这些推广都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今天就来扒一扒香港保险的那些事儿。别急着反驳,先听我慢慢道来。
你以为的资产配置,其实是资产绑架


理财规划
说到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回报率吗?

不,是流动性。

你想想巴菲特为什么手握3000多亿美元现金?就是为了在市场大跌的时候,能够随时出手抄底。

2020年疫情熔断的时候,那些有现金的人买到了什么价格?2022年大熊市的时候,多少优质股票被跌到地板价?

就说最近的英伟达,两个月前因为贸易担忧跌到87美元,现在涨到142美元,涨幅63%。QQQ指数ETF也反弹了30%多。

但是你买了香港保险,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你能拿出钱来抄底吗?

答案是:不能。

香港储蓄险的锁定期动不动就是10年、15年、20年。前几年退保?对不起,你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第一年退保,能拿回10%-20%就不错了。2-5年退保,损失一半是常事。

这哪里是投资,这分明是把钱关进了监狱。
经纪人的盆满钵满,是你的血本无归


佣金结构
你知道你交的保费,有多少进了经纪人的口袋吗?

首年保费的70-80%!

没错,你没听错。你交20万,经纪人直接拿走14-16万。

这还只是直销经纪人的佣金。团队长还要从下线业绩中抽成3-10%,再上级还能抽2-6%。

一个管理60人团队的合伙人,哪怕自己一天不工作,光靠下线的业绩分成,一年也能拿到80万港币。

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前几年退保损失这么大?

你的钱根本没有全部用来投资,而是被层层经纪人分食了。

这就像你買股票,一开始就亏损70%,然后指望未来的投资收益把这个窟窿填上。
焦虑营销的老套路,一用一个准

香港保险的销售话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制造焦虑。

"人民币贬值了,快做全球资产配置!"

拜托,QDII基金不香吗?直接投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不是更直接?


全球投资
"CRS来了,不买保险就要被税务部门查!"

事实是什么?香港早就加入CRS了,你的保单信息该交换还是交换,该报告还是报告。

"房价跌了,房地产时代结束了,保险是最佳替代!"

房地产确实不行了,但替代品多得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流动性最差的保险?

最离谱的是什么?他们居然说中国要征收遗产税了,所以要买保险避税。

中国从来没有遗产税好吗!这种谣言都敢传播,销售的底线在哪里?
复利神话的数字游戏


复利增长
香港保险最爱说的就是复利的威力。年化6-7%,听起来很诱人。

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这个6-7%是"预期收益率",不是"保证收益率"。

保证收益率才2%出头。预期收益率就是画大饼,能不能实现全凭天意。

就算真的给你6-7%,这个收益率高吗?

标普500指数从1928年至今的平均年化回报是9.9%。纳斯达克100指数从1985年至今的平均年化回报是13.7%。

而且你投资美股指数基金,想用钱的时候随时可以无损卖出,当天到账。

哪个更划算,不是一目了然吗?

有人会说,美股有波动风险。

那保险前10年的亏损就不是风险了吗?
美股才是真正的复利之王


美股走势
说到长期投资,没有什么能比得过美股指数基金。

为什么?因为美股背后是美国经济,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

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这些公司的成长,才是真正的复利来源。

而且美股有个特点:持有时间越长,胜率越高。

5年以上持有标普500,历史胜率接近90%。10年以上持有,胜率可以说是100%。

更重要的是,你的钱随时可以变现,流动性完全不是问题。
保险回归本源,才是正道


保险本质
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保险。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这个功能确实有价值。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这些消费型保险费用透明,功能明确,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但储蓄型保险把投资和保险混在一起,既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又不能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两头不靠。

投资就是投资,保险就是保险。术业有专攻,别什么都想占便宜。
如果真要买,至少要这样谈判

如果你看完这些分析,还是铁了心要买香港保险,那我给你个建议。

既然经纪人的佣金这么高,你就要求他们返佣。

现在香港保险竞争激烈,很多内地人为了续签身份都在卖保险,你作为客户的议价能力其实很强。

要求返佣30-50%,不过分吧?毕竟他们的利润空间确实很大。


谈判技巧我的真心话

写这篇文章,肯定会得罪一些人。我身边也有朋友在做香港保险。

但是我觉得,有些话必须要说。

金融产品的本质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而不是为销售人员创造佣金。

如果一个产品的设计逻辑是先满足渠道利益,再考虑客户利益,那这个产品从根本上就是有问题的。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你确实有长期闲钱,对投资收益要求不高,就是想图个省心,那买点储蓄险也无可厚非。

但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还是应该选择更透明、更灵活、更高效的投资方式。
最后的碎碎念


投资思考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些看起来很美好的承诺,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成本。

与其把钱锁死在保险里等着不确定的收益,不如投资自己的金融知识,学会独立投资。

现在投资美股、港股都很方便,手续费也很低。为什么要花高昂的成本购买复杂的金融产品呢?

记住,最好的投资策略往往是最简单的。买入并持有优质资产,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这才是普通人最靠谱的财富增值之路。

最重要的是,永远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机会来临时,你才有抓住的本钱。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把资产锁死二十年?想想就觉得可怕。

你觉得呢?

======
关于作者

------

苏江:AI专家,深耕财富管理、全球资产配置、出海及保单规划领域。

欢迎微信交流。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15:37 , Processed in 0.0440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