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还剩下一个交易日,提前对比A股市场中35个红利ETF基金涨跌情况,下面的数据剔除掉了今年新成立的红利类基金,来看看它们上半年的表现如何。
上半年A股市场中红利类ETF基金,表现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格局,在统计的35只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基金数量24个,负收益的基金数量11个,平均上半年涨幅+4.72%,你的收益跑赢这个平均涨幅了么?
表现最为亮眼的群体集中在追踪香港市场红利指数的基金上。
平均收益率最高的前10只ETF全部聚焦于港股红利领域,其平均涨幅高达12.6%,显著超越整体平均水平。
领涨的恒生红利ETF(513950) 以14.42%的涨幅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 14.17%)和另一只恒生红利ETF(159726, 14.16%)表现同样强劲,凸显了港股通红利品种的吸引力。
这反映了上半年港股市场,尤其是高股息、低波动属性的国企、央企标的在估值修复、相对稳健分红以及受内地资金关注度提升等因素驱动下的相对强势。
另一方面,表现相对落后的10只ETF的平均收益率为-1.3%。
它们普遍挂钩于A股市场的红利指数,其中跌幅较为明显的包括:高股息ETF(563180,-3.82%)、央企红利50ETF(560700,-2.53%)、红利国企ETF(510720,-2.48%) 和 红利ETF国企(530880, -2.16%) 。
市场对部分高分红但增长性或面临一定挑战的板块(如传统能源、部分工业)的担忧情绪,以及A股整体指数表现的波动性,可能是导致这些主题ETF表现偏弱的关键因素。
处于中间梯队的基金表现各异,部分侧重于“低波动”策略的基金,取得了温和的正收益,例如红利低波ETF(512890, 5.70%)、红利低波ETF泰康(560150, 5.71%)、红利低波50ETF(515450, 1.67%) 等,展现了一定的防御特性。
综上所述,今年上半年红利类ETF的收益表现呈现“港股强势,A股平淡”的特点。
投资于香港高股息、低波动股票的基金构成了收益贡献的主力军,平均表现极其亮眼;而在A股内部,虽然红利低波动策略受益于大银行上涨,表现还不错,但其他纯大A红利基金表现比较差,浪费了半年时间。
----
上半年自己收益6.5%,对比上面的平均红利基金收益来说,还算合格,目前持有ETF三件套:黄金、红利低波100、标普500。
上半年有两个事情做的不够好:
1、当2月份第一时间发行港股红利的表现,要比纯大A红利基金要强不少的时候,没有分一部分仓位到港股红利。
2、关税战时候,买入一定的标普500基金仓位后,但在一个月之前陆续卖了大部分,没有耐心继续持有,在等待机会吧。
----
这个结论你们认同么?若觉得有用,点赞告诉我吧!下次解锁更多干货~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