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香港保险惊天“陷阱”:1996年保单揭秘,收益差距竟能买套房!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625

帖子

18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85
发表于 2025-7-9 22: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香港保险的光鲜外表下,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大坑”?

许多人认为,香港保险市场成熟,产品收益大同小异,闭眼选一款,回报也差不到哪儿去。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1996年的两份真实保单,将为你揭开收益差距的惊人真相,差额之大,足以在不少城市买下一套房!



真实案例对比:收益差距触目惊心

1996年,两位客户分别购买了A、B两款香港保险产品。时至今日,结果却天差地别。

A产品客户:累计缴纳保费4500美元,截至2023年底,保单现金价值飙升至约27000美元,27年间增长6倍,折算年化复利回报率高达7%!



B产品客户:同样持有20年以上,平均年化回报率却仅为2.22%,收益仅为A产品的三分之一!



试想,若当初投入本金为10万美元,选错产品,几十年后的收益差距,岂不是能轻松买下一套房?

这一对比,无疑给盲目选择香港保险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收益差距根源:投资能力与分红实现率

为何同为香港保险,收益却如此悬殊?关键在于两点:

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天差地别

A产品背后的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历史业绩稳健,投资策略成熟,长期来看,更有能力为客户提供高额分红。

反观B产品所在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平平,市场波动时,分红更容易受影响而大幅缩减。

分红承诺兑现程度大相径庭

计划书上的“预期收益”(如6%-7%),虽诱人,但都是基于理想模型计算。现实中能否实现,关键看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

A产品过去20年分红实现率长期稳定在85%以上,基本兑现了承诺。

而B产品,长期分红实现率不足40%,实际年化收益率可能只有2%-3%,与计划书演示相差甚远!



避坑指南:查证历史分红实现率

香港保险计划书上的收益数字,都是在理想市场环境下估算的。现实中,保险公司有权根据经营情况调整分红,减少派息。

因此,你看到的“高预期”只是“可能性”,能否变成真金白银,关键要看公司过去的分红承诺兑现情况!

投保前,务必查证产品的历史分红实现率,不能仅凭计划书演示数据或业务员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选择那些长期业绩稳健、分红兑现记录良好的保险公司,才是真正的避坑之道!

香港保险市场虽成熟,但产品收益差距巨大,投资者需擦亮双眼,谨慎选择。

记住,历史分红实现率是检验保险公司诚信与实力的试金石,选对了产品,才能让财富稳健增值,远离“买房差价”的遗憾!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11:36 , Processed in 0.0363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