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香港和内地保险圈真的是“炸开了锅”!事情源于“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郎咸平近日公开怒批香港保险,他直言港险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在国内让你购买香港保险的中介,都是骗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郎咸平的话已经引发大量转发、关注与讨论。
【以下为视频评论内容的简要文字版】
7月1日之后,香港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将从7%下调至6.5%,保险中介们高喊“最后的窗口期”,大批内地人蜂拥进香港买保险,很多香港保险公司的签约室彻夜灯火通明。
现在大量香港高才都开始卖保险,因为香港保险佣金高,往往都是第一年全部保费,有人年薪达到200万。
郎咸平称,香港保险号称收益率7%,是内地的3.5倍,但是香港保险真的能够创造这么多财富吗?
然后,郎咸平开始揭批香港保险存在七个大坑:
第一大坑:7%的稳健回报难如登天
郎咸平称,今年30岁投保,你要连续活70年,活到100岁才能得到7%的稳健回报(郎咸平:念完这个我自己都笑了)。
郎咸平称自己前妻曾购买香港保险,每年交15万,需要交15年,在连续交了3年后,停止交纳,最后一分钱也没拿回来。
第二大坑:提前领取都会有惩罚
郎咸平称港险是长线投资,收益主要靠后期的复利,提前领取都会有惩罚。比如说第五年进行提现,会导致保单后面30年总收益缩水233万,相当于一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灰飞烟灭。
第三大坑:不同产品收益相差上百万
郎咸平称,比如一位客户在1996年购买了某某保险公司一份分红储蓄险,累计缴纳保费4500美元,截止到2023年底,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增加到27,000美元,是7%的回报,27年里实现6倍的增值。那这家保险公司另外一个产品,20年的计划产品它的平均回报率只有2.22%,和前面的产品相比啊收益差多少?三倍多。你如果同样投入4500美元的话,价值是多少?13,500美元。
少拿上百万还不止,为什么?
他们就是拿你的钱去做比特币投资,大涨就赚了,那如果大跌了呢?大跌你就亏了,亏了你就亏了,没有办法补偿你的(不确定性高)。
第四大坑:重疾险拒赔概率高
郎咸平称,医疗险和重疾病保险的健康问题,只有一点点漏报,包括没确诊的,未来直接被拒赔,而且两年之内不可解除合同,除非你死掉。
第五大坑:打官司律师费高昂
郎咸平称,如果保险公司拒赔,你想在香港打官司,律师费比理赔金还要高。
知道香港的律师有多贵吗?律师费按小时计算,他两种律师叫事务型律师和普通律师,是3000块钱一个小时,资深大律师是5000块一小时。
打官司找普通律师可不可以?不可以!
普通律师不能上法庭的,只有戴那个白色假发的资深大律师可以上法庭。
因为他是5000块一个小时。
一个1,000万的案子,你说律师费多少钱吗?200万!
而且律师会要求你先存100万进来,他随时扣,没有法律规定。扣多了怎么办?你活该。扣少是不可能的。
第六大坑:内地居民有购汇额度限制
郎咸平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去年1月份的新规定,境内居民每年可以购汇等值5万美元的保险,单笔跨境保险支付超过50万人民币,要自动上报反洗钱系统。
第七大坑:在内地签署的香港保单是无效的
郎咸平称,在内地销售香港保险是明确违规的,香港保险必须在香港签署,如果保单是通过香港的业务员在内地签署的,而你没有实际到香港签字,那就是诈欺,那这种保单就属于地下保单,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郎咸平最后称,保险的所有问题就是理财加上保险这两个混为一谈,所以出了这么多的弊病。
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障,不是为了添堵。因此应该储蓄归储蓄,投资归投资,理财归理财,保险归保险。
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保险新造保单保费达2198亿,再创新高,同2023年相比激增21.4%。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628亿,占全部新造保单保费的28.6%,同比增长6.5%,仅次于2016年港险巅峰期。
郎咸平的话引发了圈内外和网友们热议,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
1、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文章,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及时更正、删除,停止传播。
2、本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若发生侵权,深表歉意,请联系我方做删除处理。
3、本文所载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经汇集整理后仅供学习参考和交流使用,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所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