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香港VS内地保险神仙打架!一个靠“富爸爸”兜底,一个玩“市场选秀”,谁更会宠你?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612

帖子

18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4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img   />

   题| 香港VS内地保险神仙打架!一个靠“富爸爸”兜底,一个玩“市场选秀”,谁更会宠你?

第44篇原创

文|娟姐

图|网络,侵删

微信号|18938919813

-------------------------------

找娟姐聊聊如何选对保险,点链接:

Hi,我是娟姐,认识一下!

免费 or 付费,是找我咨询保险的两种方式!

上篇文章香港保险真的安全吗?你必须知道的真相!引来了很多的私信,本以为把香港保单的安全性说明白即可,没想到大家硬是纠缠不放,一定要把香港保单和国内保单的安全性PK出高下来!

那今天就继续跟大伙儿唠唠,看看各自有啥“护身符”,新老伙伴们心里就有数啦。

1. 法律根基:谁给保单“撑腰”?

香港:靠《保险业条例》(第41章)这把“大伞”,里面详细规定了保险公司从开业到运营的全流程规矩。

比如清盘时必须继续经营长期业务、偿付准备金比率不低于150%等,违者保监局有权直接干预。

国内:有《保险法》当“靠山”,明确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若真要破产,保单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实在没人接,国家保险保障基金兜底。

两地法律都把人寿保单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核心都是“不能随便倒闭,倒闭了保单也得有人管”。

区别在于香港更强调市场化接管(比如找新投资者接盘),国内则多了国家保障基金的直接兜底。

2. 监管力度:谁盯得更紧?

香港:保监局像“显微镜”,管得特别细!

开业门槛高:必须拿到授权,股东背景、资金实力、高管资质都要查个底朝天,2010-2023年仅7家新寿险公司获批。

偿付准备金要求严:一般保险业务要维持200%的偿付准备金比率,寿险业务150%,实际头部公司远超标准(友邦283%、宏利250%+)。

投资限制多:资金不能乱投,虽然全球分散投资,但比例有红线(比如股票、房地产不能投太多),还要定期做压力测试。

分红透明化:2024年升级版GN16要求保险公司每年6月30日前公开所有分红产品的实现率,董事局、精算师都要担责。

国内:银保监会也是“严父”,但侧重点不同!

市场准入严格:同样需要牌照,但近年国内保险公司数量增长较快(截至2023年有近200家保险公司)。

偿付能力监管:实行“偿二代”(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

投资范围较窄:主要投国债、高等级企业债、银行存款等低风险资产,权益类投资(股票、基金)比例受限(一般不超过30%)。

保障基金兜底: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若保险公司破产,会用这笔钱救助保单持有人(比如之前的安邦保险、华夏人寿被接管后,保单权益都没受损)。

以上,个人觉得,香港监管更市场化,强调“自己管好自己”(比如再保险安排、分红披露),出了问题让市场解决(找新投资者接盘);

国内监管更像“家长式呵护”,直接规定投资范围、设保障基金兜底,安全感更强。

3. 公司实力:谁的底子更厚?

香港:以国际大牌为主(友邦、保诚、安盛等),这些公司大多有上百年历史,资产规模动辄几千亿美元,投资全球化(比如买美国国债、欧洲基建),抗风险能力强。信用评级普遍在A级以上(安盛、保诚甚至达到AA级)。

国内:头部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太保等)资产规模也很大(万亿级别),但投资更集中在国内(国债、基建项目多),信用评级多为A级或AA级,但与国际接轨程度稍低。

香港保险公司“国际化”程度高,分散投资能抗全球风险;

国内保险公司“本土化”优势明显,背靠国内经济基本盘,稳定性也不差。

就像咱存钱,一个放国有大行,一个放国际大行,各有各的稳当。

4. 极端情况处理:真倒闭了咋办?

香港:保险公司不能自行解散,若破产,保监局会安排其他保险公司接手保单。

比如泰禾人寿被接管后,保单继续有效,转给新投资者。

没有国家基金直接兜底,但市场化的“接盘机制”成熟(历史上从未有人寿保险公司真正破产)。

国内:保险公司破产时,保单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若没人接,国家保险保障基金直接出手救助。

比如安邦保险被接管后,保单权益目前全部兑现。

香港靠“市场接盘”。

国内靠“国家兜底”。

实际结果都是“保单不失效”。

区别在于香港更依赖市场机制,国内更依赖政策保障。

5. 总结:安全≠没风险,适合才重要

如果您资产多元配置,想分散风险,香港保单的安全机制(比如国际监管、分红透明)值得考虑。

如果您更看重“绝对兜底”,国内保单有国家保障基金撑腰,可能更安心。

无论选哪边,都要选正规渠道、大品牌公司,别被高收益忽悠,看清条款再下手!

老伙伴们,保险说到底是为了“安心”,两地保单各有优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有啥拿不准的,随时来问娟姐!

你的阅读,是千万次信息筛选后的双向奔赴!

如果你觉得娟姐还有点用,那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img   />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18 07:56 , Processed in 0.0352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