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跨国继承的 "天价账单":用香港保险实现 "丝滑传承" 的人做对了这步-

[复制链接]

703

主题

703

帖子

21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19
发表于 2025-8-2 08: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女士在多伦多收到律师函的那天,窗外正飘着雪。

可比天气更让她浑身冰凉的是信里的数字 —— 父亲留下的上海房产估值 2000 万,光税费就要缴近 800 万,再加上跨国公证、律师 fees,到手竟只剩一半。

更让她崩溃的是,律师说 "这还不算完,美国税务局可能还要再征一次"。



移民时以为换本护照是终点,没想到W里之外的家产,竟成了一场吞金的噩梦。一、移民家庭的 5 大 "继承陷阱",每个都可能让财富缩水一半



1. 遗产税像把 "双面刀",一刀斩在国内,一刀砍在移民国




很多人不知道,移民后身份变了,继承国内资产的税率会 "跳级":
美加澳等国公民,继承国内房产不仅要交中国的个税(非直系亲属 20%),还要向本国申报 "全球遗产",美国遗产税最高达 40%深圳、上海等试点城市对大额遗产征收 10%-30% 的 "赠与税",千万房产可能要缴百万税款最坑的是 "双重征税":国内交了 15%,移民国不认,要求按当地税率补齐差额,等于同一笔钱被征两次税有位定居加拿大的客户,继承父母 1500 万股权,国内缴了 225 万,加拿大又征了 300 万,到手只剩 975 万,缩水近 40%。



2. 跨国公证能耗掉 2 年,光 "证明我爸是我爸" 就跑断腿
移民后身份信息和国内档案对不上,继承手续会变成 "炼狱模式":
护照换过?要办 "同一人公证",国内公证处要查你十年前的户籍底档,海外使馆认证至少 1 个月父母早年没留遗嘱?要所有继承人(哪怕在国外)到场签字,跨国快递文件往返一次 2 周,错一个字就得重签银行存款继承更麻烦:50 万以上要公证遗嘱,国外的遗嘱国内不认,必须重新在国内做继承权公证一位移民英国的朋友,为了取母亲留下的 80 万存款,飞了 3 趟国内,光公证费花了 6 万,前后耗了 18 个月。


3. 法律体系 "打架",遗嘱写了也可能白搭

国内的遗嘱到了国外,很可能变成 "废纸":
用中文写的遗嘱,在英美法系可能因 "形式不合法" 被推翻(比如没见证人签字)中国继承法规定 "子女必须分一份",而移民国可能允许 "遗嘱里不给某子女留钱",两边法律冲突时,以哪国为准?就算国内法院判你胜诉,想执行海外资产(比如父母在国外的存款),对方可能 "不买账",判决成了 "空头支票"去年有个案例:定居澳洲的女儿持国内公证遗嘱继承父亲房产,弟弟在国内起诉说 "按中国法律我该分一半",法院真的判了 "重新分割",女儿在澳洲收到判决书时都懵了。


4. 时间拖得越久,亲情越容易 "变味"

跨国继承平均耗时 2-3 年,足够让和睦的家庭反目:
资产冻结期间,房产不能卖、存款不能取,急用钱也没办法继承人在不同地区,有人想尽快变现,有人想留着升值,意见不合就打官司最糟的是 "政策突变":去年办继承时税率 10%,今年涨到 20%,多等一年多缴几十万见过一对兄妹,哥哥在美国,妹妹在国内,继承父母房产时因 "是否出售" 吵了 3 年,房价涨了 500 万,诉讼费也花了 80 万,最后赢了官司,输了亲情。


5. 继承要 "扒光家底",隐私全成了公开信息

国内继承要走 "公示程序",等于把家族隐私昭告天下:

房产继承要登报公告 "有无债权人",房子面积、估值全写在报纸上,邻居都知道你家有多少钱

向两国税务局申报时,要列全 "全球资产清单",连你在国外的存款、股票都要曝光
非婚生子女、继子女等敏感关系,在继承权诉讼中会被扒得一干二净一位企业家客户说:"宁愿少拿点钱,也不想让国外的合作伙伴知道我国内有这么多资产。"
喜欢你就关注我




二、香港保险:给移民家庭的 "传承防弹衣",这 3 点彻底解决跨国痛点
接触过 200 + 移民家庭后发现,那些继承顺利的人,都提前用了同一个办法 —— 用香港保险搭建 "财富桥梁"。
1. 0 税费传承,两边税务局都 "管不着"




香港保险的理赔金,在大多数地区都是 "免税资产":
美国公民继承香港保单,理赔金不算 "遗产",无需缴美国遗产税中国内地居民拿香港保单理赔金,目前无遗产税,也不用申报个税最关键的是 "单币结算":以美元 / 港元赔付,直接进受益人海外账户,避开外汇管制和汇率损失去年有位美国客户,父亲在香港买的 100 万美金保单,去世后她 3 周就拿到理赔金,美国 IRS(税务局)查都没查。


2. 继承手续简单到 "躺平",不用飞回国,不用公证

香港保险的传承流程,简直是为移民家庭量身定做的:
投保时指定受益人(可写比例,比如儿子 60%、女儿 40%),去世后直接赔,不用遗嘱理赔时只需 3 样东西:死亡证明、受益人护照、保单号,全程线上提交,不用到香港钱直接打到受益人全球任何银行账户,不管你在多伦多还是伦敦,当天到账一位定居新加坡的客户,父亲去世后她在新加坡线上提交材料,10 天就收到 200 万美金,连公证费都省了。
\



3. 法律保护 "穿透国界",家族意志说了算

香港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完美避开两边法律冲突:
想给某个子女多留钱?保单受益人比例随便改,不用按中国继承法 "强制分配"担心子女挥霍?可以选 "分期赔付",比如每年给 10 万,给 20 年资产隔离超强:就算受益人在国外欠债,保单理赔金也不能被债权人追讨有位客户离婚后,把香港保单受益人改成 "女儿",前夫打官司想分这笔钱,香港法院直接判 "保单属于女儿个人资产,与前夫无关"。
喜欢你就关注我




三、真实案例:2000 万资产,传统继承 vs 香港保单,差了 600 万和 28 个月传统继承路径(上海 2000 万房产):




税费:中国个税 300 万 + 美国遗产税 400 万 = 700 万手续费:公证、律师、往返机票 = 50 万耗时:28 个月(跨国文件 + 诉讼)结果:到手 1250 万,隐私全曝光香港保单方案(2000 万储蓄险):




税费:0(香港 + 美国都不征)手续费:0(线上理赔,无公证费)耗时:3 周(从提交材料到到账)结果:到手 2000 万 + 分红 120 万 = 2120 万,全程私密


更妙的是,保单在投保人在世时,每年有 6%-8% 的分红,自己还能领钱用,完全不影响传承。
四、移民家庭必看:3 步搭建 "传承防火墙"



1、紧急盘点把国内容易被征税的资产(房产、股权)列出来,算清楚 "如果现在继承,要缴多少税"2、用流动性资产配置香港保单比如把 500 万存款换成香港储蓄险,既能自己领分红,去世后又能免税传给子女3、搭配信托加固大额资产(比如 2000 万以上)可以用 "保单 + 家族信托",指定孙子辈也能受益,实现三代传承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2023 年内地客户买的香港保单里,65% 是 "大额传承保单",同比增长 200%—— 越来越多移民家庭意识到,换身份前,先把 "财富传承的路" 铺好。最后想说:移民不是为了让财富缩水,而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当跨国继承的坑越来越多,提前用香港保险做好规划,才能让父母留下的爱,不被税费和手续消磨。


喜欢就

点击关注

我哦~

友邦王牌储蓄险「环宇盈活」:不止会赚钱,传承保障功能直接封神!

内地利率 “跌跌不休”,香港保险 6%+ 收益成香饽饽,背后原因竟如此硬核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20:38 , Processed in 0.0376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