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0

50岁买香港保险月入1万养老金,我算完这笔账彻底服了

[复制链接]

692

主题

692

帖子

20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86
发表于 2025-8-2 22: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岁买香港保险月入1万养老金,我算完这笔账彻底服了

前两天有个朋友找我咨询,说他今年50岁了,手里有180万人民币,想要规划养老。问我有什么好建议。

说实话,50岁开始规划养老,时间确实有点紧张。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有个优势:收入相对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也比较清晰。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帮他算了几种方案。结果让我们俩都有点意外。
180万在一线城市能养老多久

先说个残酷的现实。

我朋友在上海工作,想退休后继续留在上海。按照他的生活标准:每月交通费500,日常消费3000,医疗保障2000,偶尔旅游和培养爱好4500。

这样算下来,每月最少需要1万块钱。一年就是12万。

180万看起来不少,但如果只是放在银行吃利息,按照现在2%的利率,每年收益3.6万。根本不够用。

更要命的是,我们还没考虑通胀。按照3%的通胀率,10年后的1万块钱,购买力只相当于现在的7400块。

这么一算,180万最多够用15年。也就是说,75岁之后就要坐吃山空了。
友邦vs永明:两个截然不同的思路

在研究香港保险产品时,我重点对比了两款:友邦的环宇盈活和永明的万年青星河尊享Ⅱ。

这两款产品代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

友邦环宇盈活走的是"高收益"路线。30年IRR能达到6.5%,资金翻倍速度很快。如果你追求长期财富增值,这款产品确实很有吸引力。



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Ⅱ则更注重"稳健提取"。虽然整体收益率略低一些,但在早期提取方面表现出色。

我用25万美元(约180万人民币)做了个测算,结果很有意思。
567方案:56岁开始月入1万的秘密

我给朋友设计了一个"567"方案:5年缴费,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7%的总保费。

具体来说就是:50岁开始,每年投入5万美元,连续5年,总保费25万美元。从56岁开始,每年可以提取1.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2.6万,平均每月1.05万。

这个数字刚好满足他在上海的养老需求。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笔钱可以一直领到100岁。即使活到100岁,累计领取的金额也远超本金。



但这还不是最精彩的部分。
身后还能留578万给孩子

我们再来看看剩余价值。

按照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Ⅱ的计划书,如果朋友活到100岁,在累计领取了78.75万美元养老金后,保单还剩余80.4万美元的现金价值。

80.4万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大约是578万人民币。

这意味着什么?朋友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养老问题,还能给孩子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

相比之下,如果选择友邦环宇盈活,虽然静态收益更高,但在567提取模式下,50年后只剩余25.9万美元,差距相当明显。
为什么永明表现更好

这个结果让我很好奇,为什么永明在提取方面表现更好?

深入研究后发现,关键在于红利结构的差异。

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Ⅱ的复归红利占比高达21%,而友邦环宇盈活只有7.7%。

复归红利的特点是一旦派发就变成保证价值,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减少。在频繁提取的情况下,复归红利能更好地保护保单价值。



而且永明的投资策略更加保守。债券和贷款类资产占比超过74%,股票资产仅占5%。这种配置虽然限制了收益上限,但提高了收益的稳定性。
投保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这个方案也不是完美的。

首先是汇率风险。保单是美元计价,如果未来美元大幅贬值,实际收益会受到影响。

其次是流动性问题。前5年需要持续缴费,中途退保会有损失。

最重要的是,这毕竟是保险产品,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永明的历史分红记录不错,但未来能否持续还是个未知数。
50岁规划养老的三个建议

基于这次研究,我给50岁左右想要规划养老的朋友三个建议:

第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香港保险可以作为养老规划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全部。

第二,选择产品时要看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如果主要目的是养老现金流,就选择提取能力强的产品。如果主要目的是财富传承,就选择长期收益高的产品。

第三,提前做好资金规划。5年缴费期间,每年5万美元的支出不是小数目,要确保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写在最后

说实话,算完这笔账后,我对香港保险的认知又深了一层。

以前总觉得香港保险就是高收益的代名词,但这次发现,在特定场景下,稳健的产品设计可能比单纯的高收益更有价值。

朋友最终选择了永明的方案。他说,能在56岁就开始每月领1万块钱,而且还能给孩子留下几百万,这个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不过我还是提醒他,投保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所有的风险和限制。毕竟,这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承诺。



对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毕竟,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15:25 , Processed in 0.0362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