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香港保险6.5%收益背后的残酷真相

[复制链接]

746

主题

746

帖子

22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48
发表于 2025-8-3 2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朋友突然发来消息:刚买三个月的香港保险,退了。

我着实意外。他入手的是友邦环宇盈活,演示收益6.5%——在当下内地理财收益跌破3%的市场里,这数字像块磁石。

可短短三月,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止损?

一番深谈后,他的反思像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对香港保险的认知盲区。

一、被数字绑架的决策

朋友当初的逻辑很直接:6.5%对3%,差距摆在那儿,不买像错过金矿。他一口气投了25万美金,分5年缴清。计划书上,30年后的6.5%年化收益像张保证书,让人心动。

但冷静下来细读条款,不安开始蔓延。

保证收益的真相:环宇盈活的保证IRR仅0.32%。这意味着,若分红不及预期,实际收益可能连通胀都跑不赢,所谓"6.5%"更像空中楼阁。



流动性的枷锁:前7年退保堪称"割肉"。第3年退保,只能拿回已交保费的17%左右——这样的损失,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二、分红实现率:漂亮数字背后的问号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一份分红实现率报告。

报告里,香港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堪称"冰火两重天":最高达169%,最低仅3%。即便同一家公司,不同产品的表现也天差地别。



友邦的表现相对稳定,多数产品实现率在100%以上,但"过去"不代表"未来"。更关键的是,环宇盈活是新产品,没有历史数据可依。6.5%的演示收益能否落地,完全是未知数。

三、汇率:藏在收益里的暗礁

他的资金是人民币,买的却是美元保单。这里藏着个隐形陷阱:若未来人民币升值,即便保单收益达标,换算成人民币后也会缩水。

简单算笔账: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6.5%的美元收益,换成人民币可能只剩5.5%。虽有9种货币转换可选,但转换有成本,时机更难把握。



四、投资逻辑的重构

退保单的底层原因,是他对自己投资逻辑的彻底复盘。

他终于明白,被6.5%吸引时,忽略了一个本质:香港保险的高收益,是用更高风险换来的。

友邦2024年2553亿美元的投资组合里,全球化配置能拉高收益,也必然带来更大波动。



反观内地理财,收益虽低,风险却更可控。对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人来说,或许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五、退保的代价与清醒

退保自然有代价。买了三个月就退,只能拿回极少部分保费。但他说:"宁愿现在亏,也不想背着不确定性熬 "

这个决定看似激进,却透着一种清醒:投资的前提是心理踏实。若一个产品让你夜夜难眠,再高的收益也不值当。

六、适合的才是理性的

香港保险并非洪水猛兽,它的全球化配置、多币种选择、传承功能确有优势。但它有明确的适用边界:



- 能持有20年以上

- 扛得住汇率波动

- 接受分红的不确定性

- 有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若更看重确定性,或持有期限较短,内地理财或许更合拍。



最后的提醒

市场总在变。2025年一季度,香港新造保单达297万张,热度仍在,但投资者正变得理性——不再被数字牵着走,而是学会算风险账。



如果你也在考虑香港保险,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看到的"高收益"里,多少是保证的,多少是预期的?

- 自己能承受多久的资金锁定期?

- 汇率波动、分红不及预期的风险,真的能消化吗?

朋友的退保像个警示:投资不是追高收益的游戏,而是找与自己匹配的方案。毕竟,能让你安心持有、睡得踏实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好投资。

欢迎对港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获取资料,一起提高对港险的认知!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15:12 , Processed in 0.0370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