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0

香港保险公司将引入区块链等技术探索转型,AXA安盛已迁册回港.这对香港保险来说,释放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658

主题

658

帖子

1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84
发表于 前天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表态及 AXA 安盛迁册回港的动作,释放了香港保险业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区域协同等多维度的战略信号。以下从六个层面深入解读。”

01



政策驱动:构建全球领先的保险科技生态

香港政府通过修订《公司条例》引入迁册制度,为 AXA 等国际保险巨头提供税务优惠(如过渡性税务安排、消除双重课税),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举不仅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更通过政策杠杆推动行业结构性改革。同时,保监局推出的 “保险科技沙盒” 允许保险公司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区块链、AI 等创新技术,与金管局 “ASPIRe” 路线图形成政策协同,共同构建 “监管弹性 + 技术创新” 的双轮驱动模式。

例如,众安在线已通过沙盒机制推出区块链溯源保险和数字资产安全险,与持牌交易所合作开发智能合约漏洞险,这种 “政策试验田” 模式正在加速技术落地。

香港政府对保险业的政策支持已形成 “顶层设计 — 具体措施 — 落地保障” 的完整体系。在顶层设计层面,2024 年修订的《保险条例》增设 “创新业务专章”,明确区块链技术在保单存证、理赔流程中的法律地位,为智能合约的执行提供司法依据。这一修订解决了此前保险科技应用中 “无法可依” 的困境,例如 2023 年某区块链保险平台因智能合约法律效力争议导致的理赔纠纷,在新规实施后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款快速裁决。

02



技术转型:区块链重构保险价值链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从概念验证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具体表现为:

    流程再造中国太保的 “太保链” 平台实现医疗保险智能理赔,通过区块链存证和隐私计算技术,将传统人工审核周期从数周缩短至秒级;医结公司利用区块链 + AI 实现理赔自动化,处理时间减少 50%,人力成本降低 20%。产品创新AXA 曾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航延险 Fizzy,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触发赔付,无需人工介入;众安在线与友邦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单,利用区块链实现医疗数据跨链互通。风控升级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为保险反欺诈提供技术支撑,如养殖保险平台通过肉牛溯源数据上链,解决传统承保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03



迁册潮背后的战略逻辑

AXA、宏利等公司迁册回港并非单纯的地理迁移,而是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

    税务优化香港对承保海事和专项保险的公司提供利得税宽减,迁册企业可享受与本地公司同等的税收待遇。市场辐射香港作为大湾区核心枢纽,迁册后可更便捷对接内地庞大市场。例如,深港医疗数据跨境共享平台已实现港人在深就医理赔秒级认证,为香港保险进入内地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合规避险面对国际监管环境变化,迁册至香港可规避跨境合规风险,同时借助香港完善的法律体系增强投资者信心。


04



区域协同:大湾区保险一体化提速

香港保险业正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

    产品互通广东推出大湾区专属重疾险,针对鼻咽癌等高发疾病提供额外赔付,价格较全国产品低 10%;跨境车险实现 “三地车险一地购买”,覆盖超 6.5 万辆机动车。基建互联香港参与的 “多种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为跨境保险结算提供技术支持,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打通医疗、金融等多领域数据流通。生态共建香港保监局鼓励机构结合内地养老资源开发跨境医疗和退休规划产品,探索 “保险 + 养老” 新模式。


05



国际竞争:巩固亚洲风险管理中心地位

香港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争夺亚洲保险定价权:

    ILS 市场崛起香港推出保险相连证券(ILS)资助计划,世界银行在港发行 3.5 亿美元巨灾债券,承保智利地震风险;2021 年至今累计发行 5.6 亿美元 ILS,占亚洲市场重要份额。2024 年,香港发行 ILS 产品 12 只,总规模达 18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50%,其中 60%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托管和收益分配。世界银行在港发行的 “亚太巨灾债券”,通过区块链将地震、台风等风险数据实时传输给投资者,提高了产品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发行利率较传统方式降低 1.2 个百分点。技术输出优势众安科技的区块链模块已标准化为 SaaS 服务,向中小交易所输出合规审计工具;医结公司将 AI 理赔系统拓展至越南、沙特等新兴市场。
    香港保险科技公司的解决方案已走向全球,众安科技的 “区块链保险核心系统” 已被东南亚 5 家保险公司采用,帮助其将保单处理效率提升 5 倍;OneDegree 开发的 “智能核保算法” 通过 API 接口接入欧洲 10 家保险中介平台,2024 年带来技术授权收入 1.2 亿港元。监管话语权香港主导的 “全球金融创新网络”(GFIN)推动跨境监管协作,其沙盒机制已与 16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认。
    香港保监局与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建立 “保险科技监管互认机制”,在香港沙盒测试通过的产品,可直接进入英新市场开展业务,无需重复测试。2024 年,已有 3 家香港保险科技公司通过该机制进入欧洲市场,预计 2025 年相关业务收入将突破 5 亿港元。


06


挑战与应对




    技术落地成本区块链等技术需持续投入,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面临资源压力。香港政府通过 “公营机构试用计划” 提供最高 100 万港元资助,并鼓励科技公司与银行合作申请沙盒 3.1 试验计划资金。

      不同保险公司采用的区块链协议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互通困难。为此,香港保险总会牵头成立 “保险科技标准委员会”,联合 20 家主要保险公司制定《区块链保险应用标准》,统一数据格式、接口规范和安全要求,该标准将于 2025 年正式实施,预计可降低跨机构合作成本 30%。
    数据隐私合规跨境数据流动需平衡效率与安全。例如,深港医疗数据共享采用加密存储和权限分级机制,确保个人信息可控可溯。

      保险数据包含大量个人敏感信息,区块链的透明性与隐私保护存在一定矛盾。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研发的 “隐私计算 + 区块链” 解决方案,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实现数据 “可用不可见”,在 2024 年的试点中,成功处理 100 万条医疗数据而未发生信息泄露,该技术已被纳入香港《金融数据安全标准》。
    人才缺口香港数码港、科技园等机构通过培育计划(如 “HK Tech 300”)孵化保险科技初创企业,2025 年医结、OneDegree 等公司已获超千万美元融资,加速技术人才集聚。

      区块链保险领域需要既懂保险业务又掌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香港目前此类人才缺口约 5000 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已开设 “保险科技专业”,2024 年首批毕业生就业率达 100%,平均起薪较传统保险专业高 40%;同时,政府推出 “保险科技人才输入计划”,2024 年引进海外人才 800 名,缓解了短期人才压力。



07


结语


从长远看,香港保险业的这一系列变革,将强化其作为 “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窗口” 和 “亚太风险管理中心” 的双重定位。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深入,香港保险科技的创新成果有望反向输出至内地市场,形成 “香港研发、内地应用、全球辐射” 的产业格局。而 AXA 安盛等国际巨头的迁册,也将吸引更多全球保险资源集聚香港,推动其成为与伦敦、纽约比肩的全球保险创新高地。

未来,随着虚拟资产保险、气候风险保险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香港保险业或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为全球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 “香港方案”。





“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投保建议。香港保险需亲临签约,具体产品选择需结合个人财务状况。建议通过香港持牌中介获取专业方案,牌照可在保监局官网查询。保险没有 “最好”,只有 “最合适”。不管选哪类,都得结合自家财务状况、未来规划好好盘算。”

你对哪类保险更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03:33 , Processed in 0.0362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