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回复: 0

国债收税,香港保险还值得买吗?

[复制链接]

865

主题

865

帖子

26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05
发表于 2025-8-11 22: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冰哥。

7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8月8日开始,买国债、地方债务、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要恢复征收增值税了,8月8日前买的不收。



如果月购买10玩及以上额度,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低于10玩额度的,27年12月31日前,免增值税。不过未来如何,是否增收还不确定。



这不免让冰哥有所联想:经济目前的情况可能不容乐观。

而且因为买债权收税这个事儿,冰哥这边也接到了很多伙伴的消息,询问买香港保险是否会收税。

今天咱们简单说说香港保险会收税吗?

先说结论:按照现有的情况,很难会收税,即便未来真的收税,也是排在所有金融产品之后的。

分红险不同于一般的产品。

咱们的存款、债券、股票,计算收益相对比较简单;

存款和债券就不说了,到期之后在咱们本金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就是按照增加的金额收税;

股票也好说,当我们的股票卖出之后,落袋为安了,咱们的收益也就确定了,没卖出前的浮盈浮亏都不算。

分红险的收益计算会相对复杂。

1:咱们购买分红险的第一年,理论上就会产生分红了,那这个时候的分红算收益吗?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分红了就算。

但是,对保险有了解的伙伴应该都知道,保险产品的前些年现金价值都很低,即便是加上了分红,极大概率有没有超过我们交的保费,也就是没回本。

既然我都没回本,代表我现在还是亏的,收税合适吗?

2:已经回本了,且产生了收益

回本且有收益,这个时候能收税了吧?

且慢,还有问题。

不同的产品,产生的分红有差异,这个收税的标准该怎么界定呢?

比如A产品,前期分红高,第10年的分红收益就有10万;而B产品要到第15年分红收益才有10万,这个时候利息怎么计算?

一刀切,只要是超过本金的部分,都统一收?

但是一个是10年就有10万,一个15年才有10万,一刀切是不是不合适?

3:没退保前,收税也不太合理吧?

我们买的保单虽然有分红,但是我没退保前,这个收益也可以理解成浮盈,不确定的吧?

而且我们看计划书就会发现,部分产品终期红利,身故和退保是有差异,计算收益的时候按照哪个计算呢?

即便是后期二者是一致的,如果按照身故金赔付计算,可是身故赔付在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里可是免税的,是不是有不太合理?

所以,综合来说,分红险收税的问题很复杂,至少得先有一个合理的计算标准,目前标准还没有,还没法收。



其次,目前保险还没有相关的收税文件。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的金融资产都有专属的政策规范。

而债券、银行存款、股票都是有专属的收税文件。

银行存款是2008年10月就发了暂免征税的通知,所以存款只是目前暂免征税,以后得看实际。

而在此之前,1999年11月到2007年8月征收20%;2007年8月到2008年10月征收5%。



而股票,15年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而对于股票转让产生的利得,依据1998年的《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来看,到目前为止只是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后还是有收回的空间。



综上,监管目前对于保险征税的态度相对没那么迫切。

咱们对于分红险征税的担忧,主要是因为个人所得税中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但是这个冰哥个人认为可能更倾向于的是股票投资,与分红险的红利还是有较大差一点儿,不能完全划等号。

而且即便是某一天突然出具体的政策需要征收,那应该也是针对政策出台之后的保单,不然公平性这点也无法保证。

所以,对于香港的分红险未来征税这个事情,冰哥个人觉得不需要那么担心,反而目前香港保险或者说保险作为一种“免税投资”的优势会更加突出。

延伸阅读:

内地保险 VS 香港保险的差异分析

香港保险,预期7%复利,到底靠不靠谱?

港险的分红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可回撤的终期红利

港险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分红实现率

你买的香港保险安全吗?

不清楚这些问题,不要去买港险



长按识别二维码
1 V 1保险咨询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 04:36 , Processed in 0.0372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