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6.5%复利:香港保险的全方位深度解析

[复制链接]

798

主题

798

帖子

24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4
发表于 2025-8-19 1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关注 提前退休研究所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107篇文章
今天就来聊聊“特殊资产”——港险。这也是后台经常被读者问到的一个话题。

它之所以被称为“特殊资产”,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平时接触较少,存在一定的信息差。

但实际上,港险已经成为国内高净值人群不可或缺的一种资产配置方式。

那么,港险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我们先从概念说起。

01. 底层逻辑

港险是香港保险的统称。

不过,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他们通常不会在香港购买寿险、重疾险、意外险等常见险种,而是更青睐于一种特殊的险种——分红储蓄险。

原因很简单:很多香港的分红储蓄型保险,都能在计划书中承诺长期复利6% - 7%的回报率。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惊讶,收益率怎么这么高?要知道,目前国内的储蓄险长期复利水平大概在2.5%左右。

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了它的底层逻辑。

储蓄险的本质,是投资者把资金交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通过专业的投资团队进行投资运作,获取收益后再进行分红。

说白了,投资者是通过保险公司这个大型专业机构,购买了一个投资组合。

但香港与内地最大的区别在于:

香港是全球自由贸易港,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投资范围几乎不受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资产。

既可以投资内地市场,也可以投资美国、欧洲、亚洲、中东等全球各地,

投资品种涵盖债券、股票、外汇、黄金、期货等,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能够真正实现“买遍全球”,获取全球范围内最优质资产的收益。

6% - 7%的收益率在国内可能已经算是较高水平了,但在香港,其实并不难实现。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保险公司的底层资产主要是美债和美股,情况就会很清晰。

美债的10年期、20年期、30年期回报率通常在4%以上;

而以美股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比如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在过去30多年里,平均复合增长率都在8%以上。

全球投资最大的好处,就是足够分散和多样化,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而且,只要全球经济整体呈上升趋势,货币持续超发,科技不断进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获取这样的收益其实并不难。

我查了一下,香港保险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

而它真正成为香港人“必备资产”,是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后。

在那个时期,香港政府专门成立了保险监理处,并颁布了《保险公司条例》,对保险公司进行严格监管。

这使得港险成为了一种安全性极高的日常投资资产,其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到了2024年,香港的保险密度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险渗透率更是高达19%。

从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来看,港险与银行储蓄的逻辑非常相似,规则稳定,制度健全,法律透明。

02. 港险优势

港险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低风险和高收益,更在于它的“省心”。

很多人尝试学习股市投资,但往往觉得压力山大。

一方面,股市的波动让人揪心,涨了还好,跌了就心情低落;

另一方面,炒股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而且,很多人也清楚自己并不适合炒股,于是干脆敬而远之。

对于这类人来说,港险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港险的投资逻辑是典型的长期主义。比如,购买一份分红储蓄险,投资5年后,大概在第6年就能回本。

到了第20年、30年,保单里的金额大概会达到保额的2.5倍和4.85倍,随着时间推移,收益还会继续增长。

如果给孩子购买这样的保险,20年后,就可以每月提取一部分作为生活费;30年后,可以作为婚嫁金或孩子的教育金;

50年后,就能当作养老金来使用。这其实是一种对未来生活规划的长期现金流支持。

很多父母购买港险,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兜底的保障,同时又不想一次性把所有钱都交给孩子,尤其是对于女儿来说。

给得太晚,可能起不到太大帮助;给得太早,又担心孩子遇到诈骗或不良诱惑,比如“杀猪盘”或者不靠谱的人,一下子就把钱挥霍掉了。

而港险这种每月领取的方式,就相当于父母在长期内持续地帮助孩子,相对来说更可靠。

如果投保人年龄稍大一些,也没关系。

我随便找了一个案例:比如一个38岁的男性,每年投保2万美元,连续投保5年,总共10万美元。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就是这笔钱的使用方式:



港险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资产。它不仅可以传承给下一代、下下代,还能指定拆分给不同的受益人。

只要不一次性取空,就能一直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增长,越领越多,长期保持在7.2%左右的复利收益。

最后,港险还有一个核心优势:避险。

香港储蓄险通常以美元计价,属于离岸资产,不在征税范围内。

个人购买后,可以合法合规地实现避债避税。而香港在个人财产和隐私保护方面,也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这些优势,懂的人都懂,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它的缺点。

03. 港险的缺点

港险主要存在三大风险。

首先是汇率风险。港险通常以美元或港币计价,但内地居民的收入和主要资产大多是人民币。

因此,汇率波动可能会导致实际收益减少。

比如现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2,理赔时,汇率跌到7.0。

虽然保额本身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后,收益就会比预期少一些。

不过,很多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并不会过于担心,因为未来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一方面,我国是制造业出口大国,较低的汇率有利于对外贸易;

另一方面,货币宽松政策是长期趋势,目前的“大放水”才刚刚开始,人民币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条件。

第二个风险是分红部分无法刚性兑现。

保险公司会明确承诺一部分收益,但分红部分属于“非保证收益”,并不一定能完全兑现。

所以,6% - 7%的分红回报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历史实现率”。

如果过去多年分红实现率都能达到90%以上,那么基本不用担心。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如果保险公司造假怎么办?比如,分红的实际实现率只有80%,却宣传为100%。

目前来看,香港的保险公司很少敢这么做。

因为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专门负责监管这些事务,要求所有保险公司每年都要公布分红实现率的真实数据。

一旦发现有造假行为,这家公司的结局会非常惨。不仅会面临巨额罚单,还可能直接倒闭。

此外,香港保险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某一年分红实现率不达标,会影响用户后续投保时的选择。

因为过往实现率低,用户在挑选产品时,可能会优先考虑其他公司。

为了争取更多客户,许多保险公司会努力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有些保险公司在个别年份的分红实现率甚至会超过100%。

因此,选择保险公司时,一定要挑选那些投资能力强、背景雄厚且拥有良好历史业绩的公司。

即使遇到重大危机,这样的公司也能保证稳健经营和按时兑付。

第三个风险是信息差。

买港险被骗的人还真不少。

有些人听说港险好,就兴冲冲地去投保。一下车就被经纪人抓住,送进了一些不知名的小保险公司。

经过一番忽悠,稀里糊涂就签了合同。

结果多年后,收益远远达不到预期。想找经纪人维权,却发现早就被对方拉黑了。

还有的经纪人不专业,文件都没搞清楚,导致投保人不得不多次往返香港。

后续服务跟不上,电话也不接。客户以后想咨询问题,或者办理拆单、传承等业务,都找不到人。

自己去香港太麻烦,去了也人生地不熟,不知从何下手。

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根源在于内地与香港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差,而真正专业、靠谱的优质经纪人其实是稀缺资源。

我的香港朋友,之前从事证券行业,后来转行做保险,一干就是20多年。

凭借良好的口碑,近两年团队已经发展到200多人,在香港保险行业也算是大佬级人物了。

一般来说,从找资料到签保单,行业里通常需要2 - 3天才能办妥,但我这位朋友一般半天就能搞定。

他安排的经纪人素质高,做事细致,计划周全,靠谱又专业。后续服务更是基本能做到秒回。

04. 适合人群

最后要强调的是,港险并非适合所有人。

在我看来,最适合购买港险的群体包括:

高净值人群、有美元资产配置需求(比如子女留学、海外置业等)、

追求长期全球化投资、希望减少税费支出的人、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投资上的人,以及喜欢长期主义的人。

对于普通收入群体以及有短期资金需求(5年内要用)的人来说,港险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换算下来保单金额低于1万美元,且投保期限少于5年,那么就不太值得去折腾了。

但如果金额较大,那情况就不同了,即使折腾一番也是值得的。

另外,港险我建议主要考虑储蓄险,而寿险和医疗险不太推荐。

因为内地和香港在审核标准上存在差异,投保流程相对复杂,不如在国内投保来得方便。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保障已经相当成熟了。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年2月份,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已经下发通知,

明确从7月1日起,将香港分红储蓄险保单的预期利率从原来的7%下调至6.5%。

所以,时间相对比较紧张了,这段时间去投保的内地人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港险比较热门的原因。
保险市场产品繁多,鱼龙混杂;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收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如果您正在考虑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份保险,欢迎留言或添加我的微信。

我将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和财务状况,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方案,确保您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保障。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23:58 , Processed in 0.0368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