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关注我↑
[img=1800,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zImMuHnFDZDALKzVs1fHY9TP26k2zhoHfQYgJxrEMDHdsp2hhdC7B8wicJpY2woFHicIA62MoWItibBBBmVTbvAQ/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Hi~我是陪你一起渐渐变富的水晶姐!✨
熟悉香港保险的朋友都知道,有个绕不开的规定:投保人得亲自到香港当地签字。
这事儿确实难住了不少人:
老家的父母年纪大了,从内地折腾过去太受罪;想给刚出生的宝宝或者孕期的自己办保险,光证件和手续就够让人头大的;还有些体制内的朋友,或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法出境的伙伴……
要是港澳通行证、护照都不在身边,没法去香港,还能买香港保险吗?
其实是可以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几种实际能用的办法,而且咱们最近还安排了线上研讨会,专门讲这些实操技巧,之后还有保险知识竞赛,答对有小福利,大家可以留意下~
Part 01
为什么行? ▼
咱们直接说重点,香港的储蓄分红险到底有啥门道,为啥它能行得通,而且还完全合法合规。
首先得弄明白,这类保单里有三个关键角色:
投保人、受保人和受益人。
更特别的是,香港保单设计上有个灵活之处,签单之后,保单的持有人和受保人是可以更换的。
[img=559,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zImMuHnFDZDALKzVs1fHY9TP26k2zhorhAw3Oj8nIWYIwsd4V5lAQGRe4mcEyc6ue1XUWI4syfb1G9Q6R21YQ/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投保人和受保人之间得有 “可保权益”。
说白了,就是法律认可的某种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合同有效,也能避免一些道德风险。
打个比方,你不能随便给邻居家的孩子买保险,因为你们之间不存在这种可保权益。
那哪些人之间才算有可保权益呢?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
自己可以为自己投保;夫妻之间可以互相投保;监护人可以为未成年人投保,比如父母给子女投保,(外)祖父母给孙辈投保。
正因为这样,通常都是成年人亲自去香港签约,毕竟家庭财产的主导权大多在咱们手里。
这种情况下,投保人和受保人往往都是成年人自己,受益人也可以是自己或者孩子。
所以,如果遇到前面说的那种没办法亲自去香港的情况,也是有以下这几种办法解决的。
Part 02
不过港也能投保的方式 ▼
1.由配偶投保
对于想配置香港保险,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法亲自去香港的朋友来说,有不少灵活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要是家里有一方能去香港,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夫妻之间不管谁去办理投保,最终的保障和收益效果都是一样的。
至于之后要不要把保单持有人换成另一方,完全可以夫妻俩商量着来,毕竟这也算是家庭的共同资产,怎么安排都灵活。
当然,也有不少家庭是夫妻俩都没空去香港的情况,这时候要是家里有年满18岁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投保也是个好选择。
2.让年满18岁的孩子自己投保
如果夫妻俩都没空去,但家里有年满 18 岁的孩子,那让孩子自己去投保也是个好选择。
年满18岁在香港是可以合法投保的,
这样既能给家庭资产添份保障,还能让孩子得到一次锻炼的机会,行程方面也不用操心,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要是担心孩子作为保单持有人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保单处置权的问题,之后可以申请更换持有人,或者提前设置好后备持有人,把保单权益转回到父母名下,这样就放心多了。
3.夫妻都无法出境,孩子也没满18岁,怎么办?
那要是夫妻俩人都没法出境,孩子也还没满18岁,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确实要复杂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案例:
有客户想给孩子配置一份保单,这份保单两年交完保费后,从第三年开始每月就能领钱,实现每月“工资自由”。
[img=892,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zImMuHnFDZDALKzVs1fHY9TP26k2zhowicdMCHVOo0sQEibxiaZPLicvwPDoNRrndNNMZYKhThc4SFPSnRL2XgOAA/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活多久能领多久,而且领钱之后,保单剩余的价值还在不断增长,
20年左右本金能翻2.5倍,30年能到3.9倍,40年更是能达到6.2倍,
客户对这个方案很满意,但夫妻俩都是体制内的,出境需要单位批准,不仅麻烦,还不一定能批下来。
遇到这种情况,有两个合法合规的解决办法:
一是可以考虑新加坡的类似产品,这些产品能在内地签单,虽然收益比香港保险稍低一点,但胜在方便;
二是可以利用 “可保权益” 这个关系进行远程变更。
在香港,隔代投保是完全允许的!
根据香港保险市场的相关规定及各保险公司的通行做法,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可以去香港给孙辈投保。
在完成投保,这一政策为家族财富传承和保障规划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
等保单生效几年后,通常是第三年或第四年,就可以通过邮寄申请表到香港的方式,把保单持有人换成孩子的父母,这样就算夫妻俩人不出境,也能给孩子配上保险了。
[img=auto,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zImMuHnFDZDALKzVs1fHY9TP26k2zhoKfhV9GZcqakibg5JvZyicgdc3cia8TraGYz0iaEaTEKdLGlbyJWK72ORtA/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这里要着重讲讲港险的收益情况,很多关注香港保险的朋友,尤其是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以及一些特殊岗位的人,想给孩子和家庭增加保障,却受限于各种条件。
那港险收益到底如何呢?
以0岁宝宝为对象,选友邦、保诚、安盛、宏利四家公司的储蓄险来看,都是5年期交费,内地险年交10万元人民币,港险对应年交10万美元。
从收益上看,港险投资偏进取,内地险偏保守、以保证收益为主。
第10年,港险内部收益率(IRR)一般低于2%,内地险多在2%以上;
第20年,港险 IRR 升到4%-5%,内地险约 3%;
第50年,港险 IRR 都在6%以上,内地险仍约3%,长期来看港险增值潜力更大。
投资方面,内地险主要投内地市场,多集中在债券、固收类,70%红利分给客户,有2.5%的保证 IRR。
香港险可全球投资,资产类和固收类灵活搭配:
股票占比0%-75%,债券 25%-100%,90%红利给客户,分红实现率98%-103%,保证收益低,但预期IRR上限能到6%-7%。
更换持有人的流程也不复杂,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新持有人的身份证明、住址证明、赴港人士重要资料声明书,有些时候还需要提供新旧保单持有人的关系证明。
把这些材料和填好的变更申请表一起邮寄给保险公司就行。
邮寄这一次之后,就能掌握保单的控制权了,后续也不用再为这事费心。
还有个小细节能解决99%无法出境购买港险的问题,就是可以把非直系亲属设置为新的保单持有人,具体怎么操作可以找水晶姐详细了解~
结合这些情况,有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找对专业的人很重要,规则虽然是固定的,但专业人士能找到合规的 “绕行” 路径;
巧用保单的各项功能,香港保险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收益不错,功能也很关键,像更改持有人或受保人、保单分拆、保单暂托人等功能,能实现定向、无损、代际传承,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考虑一些保底方案,比如新加坡等市场有相对成熟的产品,达到一定条件就能支持不出境投保,加上前面提到的小细节,都能帮你达成投保的目标。
不管是给自己配置,还是为家人、孩子做规划,香港保险都是个不错的选择。政策虽然有边界,但只要操作灵活且合规,就能实现自己的需求。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多了解了解,找我聊一聊,说不定就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END
如果您正在为家庭理财规划、保险配置、退休储备等问题寻求专业建议,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共同探讨您的财富未来。
我是水晶姐,陪你一起聪明理财,慢慢变富~
[img=1004,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zImMuHnFDatQ8KX1G52UmyibiauEcwnMjpicPGXYJ6hvLhbAibuP2XwCrf5CeGBncGZKZoiagTjjOyIfwrLzG6dYAQ/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声明:资产配置有其风险性,需根据自身需求谨慎选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直接投资建议,特此说明。
往期推荐
|
02
|
● 利率1%时代,钱袋子保卫战
|
► 点击阅读
|
|
03
|
● 第一批跟风买7%港险的人,已经后悔了...(附避坑指南)
|
► 点击阅读
|
|
04
|
● 保诚「信守明天」:200万换孩子一生底气
|
► 点击阅读
|
|
作者:微信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