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重疾险买旧不买新——33岁,我买了人生中第二份重疾险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71

帖子

5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3
发表于 2025-8-26 20: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今年8月31日后保险行业将迎来一次涨价潮,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8月31日重疾险费率调整在即:为什么现在是最佳投保时机?,我就趁着涨价之前给自己又买了一份重疾险。



30万保额、28年交,保费7511元,上一次重疾险是在我进入保险行业的第四年买的。20万保额、30年交、保费3600元,了解保险的同行都知道重疾险要买旧不买新。当然一方面跟费率有关系,也有一方面是跟保险责任有关。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重疾险买旧不买新。一、费率篇:旧产品的“价格洼地”优势

    定价利率红利,低成本锁定终身保障
    旧版重疾险多基于较高的预定利率(如3.5%)设计,保费测算更宽松。而2023年8月后,监管要求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3.0%,新产品费率普遍上涨10%-30%。同样的保额,旧产品可能每年省下数千元,长期缴费的累积差额可达数万元。核保宽松期窗口,抓住最后机会
    新产品往往伴随更严格的健康审核。例如,针对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常见异常,旧产品可能标体承保或除外责任,而新产品可能直接拒保。健康状况欠佳的投保人,旧版是“末班车”机会。“停售效应”下的稀缺性
    保险公司常在产品升级时停售旧款,而历史数据显示,停售前的旧产品往往代表该阶段的性价比巅峰,后续新品很难在保障和价格上双重超越。
二、保险责任篇:旧条款的“隐性价值”

    疾病定义更友好,理赔门槛更低
    以2020年重疾新规为分水岭,新版重疾险对部分疾病的赔付标准更严苛。例如:
      甲状腺癌:旧产品按重疾100%赔付,新规后TNM分期为Ⅰ期的按轻症仅赔30%;心肌梗塞:旧条款依赖“3选2”症状即可理赔,新规要求更严格的医学检查证据。
    轻症赔付比例优势
    旧版重疾险轻症赔付比例普遍为30%-45%保额,而新规后轻症赔付被限制在20%以内(监管要求不超过30%,但实际产品多踩下限)。直接缩水的赔付比例,可能让理赔金相差数十万元。“消失的保障责任”
    部分旧产品包含的特色责任在新品中被取消,例如:
      原位癌额外赔付(新规后不再强制包含);特定年龄段的保额赠送(如60岁前额外赔80%);癌症多次赔付间隔期更短(旧产品间隔3年,新品可能延长至5年)。
    分组多次赔付的“黄金组合”
    旧版多次赔付重疾险通常将高发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分散在不同组别,提高多次理赔概率。而新产品可能调整分组逻辑,导致实用性下降。三、决策指南:两类人群更适合“抄底”旧重疾险

      预算有限者:旧产品能以更低成本锁定终身保障,避免未来保费上涨压力;注重高发疾病保障者:若家族有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病史,旧版对早期重症的赔付力度更具优势。

    投保策略:
      加保优先选旧版:已有基础保障的消费者,可叠加旧产品提升保额;新旧搭配组合投保:通过“旧重疾险+新产品癌症二次赔”形成互补。
    结语:保险是“早买早保障”的长期承诺

    重疾险的费率和责任设计,本质上反映的是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预判与管理。旧产品在定价红利和条款宽松度上具备不可逆的优势,而新产品需平衡监管要求与盈利压力,保障灵活性必然受限。

    关键提醒:
    目前仍在售的旧重疾险已进入“清仓倒计时”,建议消费者在充分对比后,抓住最后的投保窗口,避免错失高性价比选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9 21:25 , Processed in 0.0367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