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复: 0

香港保险到底有什么优势?

[复制链接]

798

主题

798

帖子

24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4
发表于 2025-8-29 1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好呀,我是王存英Yannie,专做香港身份教育规划,定期分享个人成长、香港教育规划、投资等方面的资讯。


最近朋友圈被内地做保险的朋友刷屏,「保险的预定利率又要下调了」、「保险马上要涨价了」。
我一开始对这个点其实还挺困惑,因为一直没有关注内地保险,包括我自己也没有购买内地保险,我重疾险是买的香港保诚。最近参加了不少关于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介绍,倒也清楚了保险这个金融工具存在的意义以及不同产品的对比。这篇文章也算是我最近研究保险的复盘。主要分为三个模块
个人保险的分类以及适合的人群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不同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
01个人保险的分类及适合的人群
保险的险种其实很多,最近我在了解和学习的也是关于主流的个人保险,除了非主流的个人保险之外其实还有雇主险、团财险等等。主流的个人保险可以分为健康类、人身保障类、财富与养老类以及补充型保险。
(一)健康类保险1、医疗险(百万医疗险/补充保险)

    适合人群:所有人,尤其是社保不完善、医疗开销压力大的人

    保障内容:住院医疗费用、手术费、部分门诊检查、特殊药物报销

    特点:额度高(百万级),自费药/进口药也可报销,但需先垫付、后报销

关于医疗险,很多人都会有的误解是以为社保中的医保有足够的医疗保障了,根本没有必要买。事实是医保不能报销全部的医疗费用,而医疗保险更重要的是医保部分不能报销的保障。我给自己爸妈就配备了医疗险,说实话还是担心爸妈年纪大了之后发生大病时候医疗保障问题。
2. 重疾险(重大疾病保险)


    适合人群:家庭经济支柱、有负债或子女教育责任的人

    保障内容:确诊约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心梗、脑中风)即可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特点:一次性赔付,可用于治疗费、康复费、家庭生活支出

我是23年的时候给自己配了一个重疾险,遗憾的是我甲状腺是不保了的,因为我在20年的时候因为甲状腺结节做了切除手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甲状腺保不保其实不重要,更担心的是身上有其他疾病。
3. 防癌险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有癌症家族史、中老年人(尤其无法通过健康告知买重疾险的人)

    保障内容:仅覆盖癌症确诊、治疗相关费用或给付金

    特点:门槛低、价格便宜,但范围较窄
这一个保险目前我还没有给自己以及家人配,很简单目前没有癌症家族史,风向还没有那么大,未来几年可以将把爸妈的防癌险提上日程。
(二)人身保障类

1. 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万用寿险)


    适合人群:家庭经济支柱、有房贷车贷或子女教育负担的人

    保障内容:身故或全残,赔付约定保险金给家人

    特点:定期寿险性价比高(保至60/70岁),终身寿险可兼具传承功能


人寿保险的设计初心是为了转移受保人因为身故而引发财务风险,比如家庭经济支柱意外身故可以获得一笔赔偿给还需要继续生活的人。

2. 意外险


    适合人群:所有人,尤其是经常出差、骑车、运动的人

    保障内容:因意外导致的身故、残疾、意外医疗(含骨折、摔伤等)

    特点:价格便宜(几百元可买高额保障),但不保疾病

意外险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我们出去旅游、骑行等等户外活动的时候都会需要购买一个意外险,毕竟谁也不能够保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三)财富与养老类

1. 年金险 / 养老金保险


    适合人群:有长期储蓄需求、养老规划意识的人

    保障内容:定期领取现金流(养老金、教育金、婚嫁金等)

    特点:稳健理财型,收益固定,抗风险能力强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太能区分年金险和养老金的区别,以及怎么选,昨天听完一个培训之后才更清楚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年金更重要的是保你担心活的太长而不够钱用,只要活着就能够一直有钱领取。


2. 投资型保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


    适合人群:风险承受力较高、追求资产配置的人

    保障内容:兼具保障 + 投资功能(但保障较弱)

    特点:收益不确定,复杂度高,适合少部分资金配置

关于投资型的产品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同产品也有不同特点。而买养老保险/储蓄保险的一个大原因是我们无法依靠国家的养老金体面养老,其实不仅是内地人无法,香港人也没办法。香港强积金 VS 内地「五险一金」,港人如何养老?也就寄希望于商业保险,不仅能让自己安心养老,还能实现财富增值。
02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不同
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对比,大家关心的核心产品就是储蓄险/分红险和重疾险。毕竟像医疗险这种的话,买当地的就好。
(一)内地储蓄险VS香港储蓄险1、监管层面的差异

    内地保险公司

      受银保监会严格限制,资金大部分必须投在 国债、金融债、银行存款 等低风险资产。

      股票、股权投资比例受限(一般不超过30%),风险可控但收益被压低。

      投资逻辑:稳住现金流,保证兑付。


    香港保险公司

      受香港保监局监管,限制更宽松。

      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向 全球市场:海外债券、股权、地产、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基金。

      投资逻辑:长期多元化配置,追求复利增长。



???? 所以,内地保险更像银行存款,而香港保险更像全球投资基金。银行能够提供稳定的收益,而基金从长远来看可以拿到更高的收益。
2. 货币与利率环境


    内地:人民币利率长期下行,现在存款利率 < 2%。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只能跟着降。

    香港:美元计价,与美联储挂钩,美债收益率长期高于中国国债。

      比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 ~4%,而中国10年期国债 ~2.3%。

      香港保险公司拿到美元资金,天然比人民币资金的投资收益更高。


3. 投资期限的优势


    保险资金的 负债端(客户保费)是长期稳定的。

    香港保险公司更敢投 长周期、高收益的资产(如商业地产、股权基金、长期债券)。

    长期资金 + 全球投资市场 → 平滑掉短期波动,长期收益稳定在 4%-6%。


???? 举例:
如果一个基金只投5年,市场波动可能大,风险承受力有限。
但保险公司资金锁定30-50年,就敢投“现在看波动,但未来均值高”的资产。

4. 分红机制差异


    内地分红险:分红比例较小,且透明度不高。

    香港分红险:

      保单分红与公司实际投资收益挂钩,客户直接分享投资成果。

      香港保险公司会把 一部分投资利润回馈到保单,复利增长效果明显。



所以本质上,香港保险公司的高收益,不是“利息高”,而是“投资逻辑不同”,内地保险:像“存银行定期”,香港保险:像“投全球长期基金 + 附带保险壳”

(二)内地重疾险VS香港重疾险关于内地和香港保险可以从保障范围、保费、保额和杠杆、疾病定义、分红功能、投保与核保、理赔流程、退保成本、免责条款来看,每一个维度都有可以细细比较和衡量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香港重疾险更核心的点在于疾病的定义。比如几种高发疾病的定义

1、癌症
香港的保障范围更宽,比如甲状腺癌,只排除最早期的,其他情况大多能赔;内地的排除范围更大,得到一定分期才算。
2、心肌梗塞香港条件直白,要满足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三个条件;内地分类更细,把心梗分成“轻”“重”,轻的也能赔轻症,重的再赔重疾。
3、脑中风后遗症香港理赔更宽松,只要求遗留症状持续1个月就赔;内地要持续6个月,还对严重程度有明确要求。
4、重大器官移植范围不同,各有侧重。香港:赔心、肝、肺、肾、骨髓,包括胰腺;内地:赔心、肝、肺、肾、骨髓,包括小肠。
5、冠状动脉搭桥香港部分公司只赔开胸手术,微创要算轻症;内地比香港宽松,直接把微创也算在重疾里面。
6、慢性肾衰竭香港要求更简单,要求做透析,但没规定透析多久;内地要求透析至少90天才赔。

03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

很多人买保险容易被产品的“噱头”吸引,或者是像最近调利率一样,被销售铺天盖地的宣传着,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需求。「到底要不要买保险?要买哪些才算够」可以从这几个问题去思考。

1、是否认可保险这种金融工具?

2、险种是否配齐?

3、家里的经济支柱配保险了吗?

4、保额是否足够?

5、刚毕业时买的那份只保十万的重疾险,或许可以升级了?

6、我买储蓄险究竟想用来干嘛?婚前财产保护?预防长寿风险?

7、想清目标比研究收益率更紧要保险「硬币的另一面」,我可以接受吗?



确定了自己的保险需求之后,可以从以下维度挑选产品。




1. 保障 vs 理财

你是想 解决风险保障问题,还是 财富规划/传承?


      如果以 保障 为主:优先考虑 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

      如果以 理财 为主:重点考虑 储蓄险、年金险、投资型保险。


???? 先确定“买保险的核心目的”。

2. 保障需求


    健康风险:

      年龄小、身体健康 → 可先布局 长期重疾险/医疗险,锁定低保费。

      有家族病史、风险担忧 → 优先加大 重疾险/寿险额度。

    收入风险:

      家里靠你养 → 必须有 寿险/定期寿险,防止家庭断供。

    意外风险:

      日常出行多、骑车开车 → 意外险必备,价格低但杠杆高。


???? 看自己风险点 → 对应买保障。

3. 财务规划


    刚需资金:未来要用来养老、教育金 → 年金险/储蓄险适合。

    资产配置:人民币资产占比太高 → 可配置 香港美元储蓄险,做分散与对冲。

    财富传承:有跨代需求 → 终身寿险/香港分红险更适合。

???? 看资金属性 → 配理财型保险。

4. 预算与现金流


    保费支出一般建议 ≤ 年收入的 10%-15%,避免“买太多交不起”。

    如果收入不高但想要保障 → 先买消费型保险(便宜但保障足够)。

    如果收入稳定且余钱多 → 可以加储蓄/分红险,做资产增值。


5. 时间维度


    短期 → 医疗险/意外险(保障即时风险)。

    中期(10-20年) → 教育金储蓄险。

    长期(30年以上) → 养老年金、香港美元分红险。


选保险的步骤


    先保障后理财:先把健康、意外、寿险补齐,再考虑储蓄型。

    先人后钱:先解决家庭支柱的保险,再考虑孩子、老人。

    先刚需后投资:先满足风险保障刚需,再做财富增值配置。

以上就是关于我对保险的认识和了解,标题写的是「香港保险到底有什么优势」,内容也没有写很多关于香港保险的核心点,比如香港的重疾险优势点不仅仅在于对疾病的定义,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关注,而且购买保险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东西也会更多,毕竟保险这个东西一缴就是很多年,里面有很多的弯弯绕绕。如果你也关注港险,我们也可以唠唠。



「税务筹划」中国护照和海外税号在香港等CRS辖区开设账户,税务信息是否会被交换回中国?高净值人士都在担忧的CRS全球征税是什么?为什么都在担心。“钱袋子”怎么安放?——看懂高净值人士的海外资产规划。
「香港身份」香港身份规划全览,获取香港身份方式大全。这么多人想去香港,香港身份到底有什么优势?香港身份优势那么多,哪类家庭更适合拿身份?香港身份续签,自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自雇就万无一失了?香港临时身份和永居有什么区别?聊聊那些被“临时”骗走的隐藏福利。
「香港教育」香港拟限制高才通子女“考试移民”,香港高才子女可能不。香港JUPAS(大学联合招生办法)是什么?拿香港身份只是为了参加华侨生联考低分上名校?我劝你放弃。港校介绍|香港大学有了香港身份只会选DSE?香港身份搭配A-level为名校加油包

「香港公司」内地有公司,全家拿香港身份?

????????香港身份教育规划,打破信息差

‍????‍????在深圳创业的农村女孩,为自己设计人生

????香港身份|投资理财|留学教育|保险规划|港企服务

☎️咨询请加微信:Yannie9704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15:47 , Processed in 0.0409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