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复: 0

跟风买香港保险的人都后悔了?这几个坑,90%的人踩过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803

帖子

24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19
发表于 2025-8-29 19: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有个客户来找探长:“我去年买了份香港保险,当时销售拍胸脯说‘7%收益稳赚’,现在想取点钱,APP上一查,账户里的钱比预期少了一大截!这钱还能拿回来吗?”

我估计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毕竟,去年和今年港险真的很火。

2024年香港保险新单保费冲到了2195亿,内地访客投保的新造保单保费高达628亿,占了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7.6%。

而今年上半年,仅一季度就干了934亿。



探长只能说,大家太会买了!

但火热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多跟风踩坑的事?就像开头找我的那个客户一样。

港险确实很火,也很不错,但适不适合你,可能还得另说。
01港险的“预期收益”是虚的?

先给大家讲个真事儿。

2018年,有位客户买了保诚的“隽升”分红储蓄险,当时销售说“9年能回本,长期IRR能到7%”。

2023年,他翻出APP看,32万美元的保单,特别红利有5.4万美元;

但9个月后再看,终期红利直接缩水到3.8万美元,平白少了1.6万美元!

虽然知道分红可能不稳定,但没听说过已经给出的分红还能回撤啊!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回事?

其实,这不是保诚一家的问题,而是港险的“分红结构”决定的。

咱们买港险,收益分两块: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分红)。

保证收益是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的,保险公司100%兑付;非保证收益就复杂了,分“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两种玩法。

简单解释一下:

    英式分红(比如保诚):派发的是“保额面值”。比如“复归红利”,每年派发后直接加到保额里,变成“确定值”;但“终期红利”得合同到期或退保时才给,金额能涨能跌,完全看保险公司投资赚了多少。

    美式分红:派发的是“现金”。比如“周年红利”,每年直接打到你账户里,想取就取,是“确定能拿到手的钱”;“终期红利”同样不确定,但整体比英式更灵活。

说白了,“7%的预期收益”就是画了个饼——它把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加起来算的,但非保证部分能不能拿到,全看保险公司投资能力、市场行情,甚至经济大环境。

就像你买基金,宣传页写着“历史年化10%”,但今年熊市,可能直接亏5%。

当然,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分红不确定,但很多业务员没有做到告知的义务。

只是一昧的拔高大家对IRR高达7%的预期,没有讲清楚预期收益的来源、波动性,也没有很好的分析大家的储蓄目标。

香港保险大部分的产品,都是低保证、高分红的结构,更适合长时间的持有。

比如友邦这个,持有30年的时候,IRR就达到6.5%,已经翻了6倍。



而且时间够长,可以抹平中间的波动风险。

当然,如果你储蓄的目标可能只有5年,完全可以选择那种,短期高保证的产品,3年,5年达到5%的也有。

所以,对于香港保险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储蓄目标,以及产品公司的收益结构。

当目标和产品匹配的时候,达到计划书上5%,6%的IRR完全有可能。
02想买港险不后悔?

选对公司比看收益更重要!

分红收益占比越高的产品,越考验公司的能力和信誉,所以买香港保险,要先选对公司,再挑产品。

怎么选?记住三个维度:
第一步:看股东背景——值不值得信任?

香港保险公司分三类:跨国大保司、中资保司、本土保司。

    跨国大保司(比如友邦、安盛、保诚):历史久(有的超百年)、外资背景强、资管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基本都是“百年老店”,经历过战争、金融危机,还能稳稳站着,适合追求“稳健”的人。

    中资保司(比如中国人寿、中银人寿):背后是国企,内地人都熟悉,信任感强。优势是“国企背书”,适合担心“小公司跑路”的用户。

    本土保司(比如周大福、富卫):对香港市场门儿清,产品创新多(比如分红实现率更高、回本更快)。就像“本地新贵”,适合想“尝新”又不想承担太高风险的人。


第二步:看偿付能力+信贷评级——公司“兜里有钱”吗?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还债能力”的硬指标。香港保监局规定,偿付能力充足率必须超过150%,低于这个数的公司,会被重点关注。

这个跟内地也是一样的,只不过香港这边要求还高一些。

另一个指标是信贷评级,如果你有关注财经方面的信息,就会知道国际上会有很多评级公司,给公司和国家评级。

这些评级机构会站在第三方角度对公司财务进行分析评级,所以给到的评级很有参考性。

目前主流的评级机构有三家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它们会把公司分成AAA(最高级,无风险)、AA(高级)、A(中上级)、BBB(中级)、BB及以下(风险高)等等级。

买之前,直接去保险公司官网查最新评级,选AAA或AA的,准没错。


第三步:看资产规模+投资策略——看钱投在什么地方?

管理100亿和管理1000亿,难度完全不一样。大公司资产规模大,投资更分散(比如全球配债券、股票、不动产),亏钱的概率更低;小公司可能孤注一掷投高风险资产,赚得多但风险也大。

另外,看投资策略时,重点看“固收类资产占比”。

固收类(比如国债、银行存款)收益稳定,波动小;

权益类(比如股票、基金)收益高但风险大。

如果你是稳健型选手,选“固收类占比高”的公司,分红更稳;如果能接受波动,选“权益类占比高”的,长期收益可能更高。


03怎么选对产品?

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不同的产品,定位、收益结构、过往表现都会有所不同。

确定了公司,选择产品的环节也很关键。记住三个核心标准:
第一,看收益结构

前面说过,收益分保证和非保证。

香港保险普遍是低保证,高分红,但也有一部分保证比较高的产品。

这个时候你就要根据自己的持有时间来选择,

比如你5年内要用钱,那就选高保证的产品;如果你钱能放15年以上,选择高分红产品可以放大的你的收益空间。

当然,高分红的产品,也要注意区分,红利的种类。

香港分红险的难点在于,各家公司没有统一分红的名字。



实际上,年度红利=周年红利,复归红利=归原红利,终了红利=终期红利

年度红利和周年红利,通常是美式分红常用,也就是直接分现金。

复归红利=归原红利,通常是英式分红常用,也就是增加保额。



需要注意,周年红利和归原红利占比高的产品,相对稳定。

而终期分红由于有回撤可能,会有一定波动,没那么稳定,但长期持有收益潜力比较大。
第二,看过往分红实现率?

分红实现率是保险公司信誉的历史证据。代表了这家保司分红的意愿,甚至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司的投资能力。

毕竟没挣到钱的公司,哪敢长时间高分红呢?

说到这,又有一个重点就是,看分红实现率,一定要看长期的分红,最好是10年以上。

至于查分红实现率很简单,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搜“分红实现率报告”就行。

如果你想省事,也可以直接找探长合伙人暖阳。

我们之前花了2周时间,专门整理了香港各家保司的分红实现率直通链接,把各家保司的分红实现率都整理在一起,可以直接看,很方便。


第三,看产品功能

香港保险比起内地保险的优势,除了收益比较高,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功能,可以实现很多定制的需求。

比如:

    货币转换:保单支持美元、港币、人民币自由转换,出国旅游、留学用钱更方便;

    红利锁定:把不确定的“终期红利”锁进“锁定账户”,变成确定收益,再也不怕波动;

    保单分拆:把一张保单分成多张,给娃、给父母各留一份,传承更灵活。

    投保人变更:从爸爸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

像永明的“万年青·星河尊享”就可以实现:归原红利派发后,面值和现金价值都保证,相当于把“英式分红”变成了“美式分红”,每年都能拿到确定的钱;
写在最后

说实话,香港保险的收益和功能确实很香。

但里边的门道也不少,如果只看到收益高,或者身边的人都在买,就盲目上车,很容易出现开头那个客户的情况。

不过,这里边也确实有很多人在庆幸,因为选对了公司,产品,所以在过去几年获得了超预期的利益。

总之,如果你要买香港保险,记住三句话:先选对公司,再挑对产品,最后看准自己的需求。

对香港保险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先找暖阳领一份《香港保险防坑手册》

看完能帮你解决很大的问题


往期回顾内地人买香港保险,真的安全吗?一文说透!内地保险VS香港保险:看完这篇终于知道该怎么选了!把100万放内地和香港,10年后有多大差距?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今天把港险的安全逻辑都扒给你看!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15:48 , Processed in 0.0373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