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0

香港保险热度降温,投保需警惕风险与政策红线

[复制链接]

778

主题

778

帖子

23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4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市场曾一度炙手可热,如今在政策收紧与市场风险双重作用下,正逐渐回归理性,不香港保险好或者不好,理性看待吧。

近年来,香港保险因其高收益演示和多元货币配置功能,吸引了大量内地投资者。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长期业务新单保费达到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1%,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内地访客的贡献巨大——2024年数据显示,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628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8.6%。

但市场火热背后,风险也在累积。随着外汇管制政策持续收紧和香港监管规则的调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不仅热度可能下降,更需面对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

01 市场热度的另一面

香港保险市场近年来确实经历了快速增长。2025年首季新单保费934亿港元的数字,刷新了自2001年香港保监局公布数据以来的最高季度纪录。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净值人群对分散化财富管理的需求。香港保险产品,尤其是多元货币保单,能够提供美元、港元等多种货币选择,契合了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

然而,2025年上半年的集中投保高峰,部分原因是政策调整催生的“末班车”效应。香港保监局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港元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下调至6%,非港元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为6.5%。

02 外汇管制政策持续收紧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资金跨境流动一直保持严格监管。境内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目前尚未开放。

早在2016年,原中国保监会就多次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从法律、外汇、收益、退保、具体条款等五方面作出提示。

同年10月,中国银联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禁止通过银联通道缴付具有投资分红性质的香港保单。

2016年12月,央行实行更严格的外汇管制,每人每天只能换等额5万人民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跨境汇款1万美元及等值外币都需要上报。

03 香港保单变现困难重重

许多早期购买香港保单的内地居民,现在面临保单变现难题。由于外汇政策限制,境外保险(除旅游意外险等少数情形外)相关资金均不能通过支票兑付、电汇等任何方式在银行提现。

国有大行均明确表示不能办理相关业务。招商银行客服也表示,“香港保险支票兑付是不允许的”。

有投保人反映,保险公司将退保的保险款汇入境内某银行,被原路退回。香港保单的提前变现障碍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04 “地下保单”风险巨大

除了合法投保面临的资金进出困难,市场上还存在非法的“地下保单”现象。一些销售人员声称“无须亲自赴港,同样享受香港保险的所有优势”。

根据香港保监局规定,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必须在香港境内完成保单的签署,并有入境记录作为凭证。任何在内地完成的签单行为,都将导致该保单自始无效。

“地下保单”伴随多重风险:保费可能被不法中介挪用;未来理赔时,保险公司可能以“投保过程存在瑕疵”或“欺诈”为由拒绝赔付。

内地监管部门已明确多次表态打击“地下保单”等跨境非法金融活动。

05 分红不确定性及投诉增长

香港分红保险产品的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并非宣传中承诺的演示利率。

近年来,相关保单投诉明显增多,涉及销售误导、客户偿付能力评估不严等争议。

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有关保费融资的银行投诉数量分别为4宗、34宗和48宗,增长明显。

投诉主要集中三类问题:客户未意识到自己从银行获取了贷款;销售人员存在不实陈述;销售人员在财务负担能力评估中虚报客户流动资产。

06 保费融资的高杠杆风险

香港市场还出现了一种“保费融资”的高杠杆操作。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首付”,其余80%至90%资金由银行贷款提供。

这种模式被包装成“七年翻番”的“新存款”方案,以年化超10%的收益为卖点吸引投资者。但其本质是通过银行贷款购买保单,利用保单承诺收益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息差”获利。

一旦市场利率波动,贷款成本可能上升,而分红实现率可能低于预期,套利空间就会急剧收窄。投保人还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提前退保有较大损失等风险。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多次发出警示,强调银行及保险机构须恪守销售合规要求,杜绝不当推介。

---

总结:理性看待香港保险,合规至上防范风险

香港保险市场虽曾火热,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外汇管制政策从未开放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的跨境交易,资金进出面临诸多限制。

政策风险、法律差异、汇率波动、分红不确定性等因素交织,使得香港保单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特别是“地下保单”和“保费融资”等操作,更是伴随着巨大的法律与金融风险。

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合规至上是首要原则。任何投资决策都应在了解相关外汇管理政策和两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出,避免通过非法渠道进行跨境保险交易。

在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下,投资者更应保持理性,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国家法规、适合自身需求的合法投资渠道,切勿被高收益演示冲昏头脑而忽视潜在风险。

只有在合规框架下进行理性投资,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还是句话,理想看待,找适合自己的产品,毕竟内陆和香港政策有些还是不一样的。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8 23:20 , Processed in 0.0365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