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香港保险:为何麻烦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复制链接]

771

主题

771

帖子

23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2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关注 提前退休研究所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121章
尽管购买香港保险流程较为复杂,但仍有众多内地客户前往香港购买保险。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新单保费收入高达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其中约300亿港元来自内地客户。



我猜好多人都纳闷儿,香港保险到底有啥魅力,为啥那么多人非得跑过去买呢?

要知道,买香港保险可不像在内地买保险那么方便。

在内地,咱直接手机上点个链接,十几分钟就能搞定。但买香港保险就不一样了,得本人亲自去趟香港,还得过海关、换汇,麻烦事儿一大堆。

那那些去香港买保险的内地人,是没看到这些麻烦和风险吗?

其实吧,说到底,这还是个经济账。今天我就来好好给大家盘盘这事儿。

一、买港险到底有多麻烦?

先说说这些让人头疼的事儿

得承认,买香港保险这事儿,真比在内地买保险麻烦多了,每一步都是实打实的考验。

就说这投保过程吧,和内地保险那叫一个不一样。

01.空间成本

在内地,买保险多简单,保险公司发个链接过来,你动动手指,在手机上点几下,十几分钟就能搞定,方便得很。

如果想买合规的香港保险,投保人必须亲自到香港投保,否则保单后续可能不合法,内地和香港的法律都无法提供保障。

如果你在大湾区,离香港近,还好办些。

但如果你在北京、上海这些靠北边的城市,那可就麻烦了。

来回一趟,高铁票、机票、签注费,再加上1到2天的时间成本,算下来真是让人头疼。



02.资金汇兑成本

换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香港保单大多是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的,这就意味着你得把人民币换成外币来缴保费,这中间就绕不开汇率成本的问题。

现在每人每年的购汇额度是5万美元,乍一看额度还挺高,但要是你买的是那种百万美元起步的储蓄险,这点额度就不够用了。

你得要么把保费拆分成好几年来缴,要么通过家人的账户分散购汇,这操作起来可太麻烦了。

而且,怎么合规地把钱汇出去本身也是个问题,这中间的操作成本可不低。

往后要是理赔,又得操心怎么把钱顺利地换回人民币,这来来回回,真是够让人费心的。

03.纠纷处理成本:遇到问题更麻烦

在内地买保险,要是遇到啥问题,银保监会盯着呢,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大多24小时畅通,理赔材料直接寄到网点就行。

要是发生纠纷,直接在当地法院起诉就行,方便得很。

但香港保险就不一样了。香港保险的客服大多是粤语或英语服务,普通话沟通会有一些障碍。

要是真遇到纠纷,需要起诉,你还得专门跑一趟香港去处理,而且香港的律师费也很贵。

除此之外,还有账户准备、税务申报、手续费、流动性限制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麻烦事儿。可为啥还是有人愿意“自找苦吃”呢?

二、那到底为啥还有那么多人非要去买港险呢?

说白了,买香港保险这事,归根结底还是个经济账。当一样东西带来的好处足够多时,人们就愿意为了它去承受那些“麻烦成本”。

就好比有人为了抢个限量版包包,心甘情愿排队等一整天。香港保险也是一样,它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

要是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香港保险的优势,那就是:高收益、美元资产、财富传承。

01.香港保险收益确实比较高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香港保险能有如今的知名度,内地保险其实也“帮”了不少忙。

尤其是内地的储蓄险,现在分红保底利率是2%,加上分红大概在3.5%左右。

但从8月31日之后,内地分红险的保底利率会正式降到1.75%,而很多香港储蓄险的演示IRR还在6%以上。



虽然香港保险的高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保证”的红利,但我们得承认:

香港保险公司靠着强大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比如投资美股、美元固收等),长期收益空间确实更大。

就说那些头部公司吧,像友邦、宏利、安盛,它们的历史红利兑现率高达90%以上呢。

咱们来算一笔账:同样是投100万,内地分红险按实际IRR3.5%来算,20年后能变成199万;

而要是投香港储蓄险,按5%的实际收益算,20年后就能达到265万。这中间差了66万,这差额可比前期那些麻烦成本大多了。

02.持有美元资产,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对冲

这几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单一货币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保单成了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便捷的美元资产配置渠道。

和QDII基金(额度紧张)以及境外买房(门槛高)相比,香港保险只要赴港签单,就能合法持有美元资产。

而且,香港保险最终演示的收益也比较稳定,这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特点。



03.资产隔离更彻底

香港的法律体系对保单资产的保护更为严格。

例如,在婚姻纠纷中,香港法院通常不会将保单的现金价值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内地法院则可能会将其纳入分割范围。

更重要的是,香港保单的信息并不接入内地的征信系统。

在债务纠纷中,只要不是恶意转移资产,保单的现金价值很难被强制执行。

04.财富传承的灵活性远超内地

很多人买保险,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财富传承。相比直接留现金或房产,用保险来传承财富确实方便得多。

香港保险在财富传承的设计上,比内地保险灵活很多。

比如“无限次变更受保人”的功能,爷爷买的保单可以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孙子,就像家族信托一样,保单可以世代延续。

还有“保单分拆”功能,一张1000万的保单可以拆成几份,分别给不同的子女,还能精准控制传承的比例。

如果你有财富传承的需求,这些功能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三、谁该考虑港险?

既然港险有这么多麻烦,但也有这么多好处,那到底谁适合买港险呢?

先给大家泼个冷水:港险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不适合大多数人。

除了收益比较高之外,港险的其他好处,大部分人其实都用不上。

举个例子,像持有美元资产来对冲风险,

如果你既没有出国、移民、留学的需求,资金规模也只有几十万,那根本没必要为了对冲汇率风险去买港险,真的没必要。

所以,按照我的观点,适合买港险的,主要有这3类人:

01.有明确美元资产规划的人

如果你未来有持续的美元支出,比如孩子要去美国留学、计划退休后移民,

或者有海外投资项目,那么香港保单能帮你“提前储备美元资产”。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年需要5万美元的留学费用,投保一份年缴10万美元的储蓄险,

10年后每年的分红刚好可以覆盖这些开支,而且还不用每年操心购汇额度的问题。

但反过来,如果你的生活开支全部用人民币,那么买港险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02.资产量较大的高净值家庭

如果你的资产只有几十万,或者大部分都集中在房产上,那港险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但如果家庭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那对冲风险、资产隔离和传承就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香港保单的法律保护和信托功能,能帮你解决“富不过三代”的隐忧。

03.能接受长期投资的“耐心投资者”

香港储蓄险的复利效应需要时间来发酵,通常要持有15年以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

如果你觉得内地分红险的收益确实太低了,而且也能接受资金被锁定十几年不动,那么港险或许可以纳入你的考虑范围。

写在最后

必须承认,购买香港保险确实存在诸多不便与风险。

然而,众多人士仍纷纷选择投保,究其根本,在于其所带来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这些麻烦的成本。

香港保险在收益、风险对冲和财富传承方面,相较于内地保险,有着独特的优势。

当然啦,港险的优势里,高收益这一块儿,对大家来说都还算有点吸引力。

但其他那些优势,像资产隔离、财富传承啥的,其实大多数人用不上,所以呢,大家也没必要盲目跟风去买。

后话:
保险市场产品繁多,鱼龙混杂;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收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如果您正在考虑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份保险,欢迎留言或添加我的微信。

我将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和财务状况,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方案,确保您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保障。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8 05:38 , Processed in 0.0378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