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0

听说香港保险收益高?搞清楚配置逻辑,才能不踩坑!

[复制链接]

835

主题

835

帖子

2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1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js_fix_ios fix_apple_default_style">

最近好多朋友来问我:“听说香港储蓄分红险有6-7个点收益,国内定存才1%,美元货币基金4%,是不是该赶紧买香港保险?”

这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里头藏着不少门道,下面从专业的角度,跟大家简单拆解下。



买香港保险需满足的条件

01

现在好多人盯着香港保险6%-7%的长期收益,跟国内定存、货币基金比觉得特划算。

这逻辑本身没毛病,但就像去餐厅吃饭,菜单上的招牌菜好看,你得先看看有没有隐藏消费。

最大的交换条件就是:流动性的牺牲。

打个比方,你把钱放货币基金,就像手里攥着现金,随时能拿出来应急或者抓机会。

但保险本身就不一样,它更像把钱锁进一个10年、20年的保险箱。

前5年你想拿钱?本金都没交完,拿出来相当于亏。后面的复利增值就全浪费了。

就像种一棵树,你刚看见新芽就刨出来,还指望它长成参天大树吗?不可能。

这就涉及到资金性质的区别了。

定存和货币基金是活钱,适合短期周转;

保险是某个阶段的死钱,是你若干年后,规划养老、子女教育的压舱石。

就像我不会把养老钱拿去炒股,也不会把应急钱锁进保险里,这俩压根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硬要比收益就是耍流氓。

香港保险真的稳赚不赔?

02

其实藏着这2个风险坑,大家记留意。

分红不保证,千万别被预期收益画大饼。

好多人看见宣传册上6%-7%的收益就心动,却没注意到预期两个字底下的小字,香港储蓄险是分红型保险,保证部分少得可怜,可能就够回本,大头全靠非保证的分红。

这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菜单上写着预计管饱,但到底能吃多少,全看厨师当天心情(也就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那为啥香港能喊出6%-7%,而内地只能喊2%-3%?

关键在底层资产。

香港保险公司投资范围更广,能投全球股市、优质债券,长期来看收益预期更高;

内地保险受限于投资渠道,收益自然低一些。

但记住,预期不是保证,2008年金融危机时,不少香港保单的分红都打了折扣,这事儿可得心里有数。

如果我给你预计能赚100万,实际只赚了90万,你就不开心,那这事就别玩了。因为没有什么是百分百的。

什么是567提取法?别被短期噱头毁了长期规划。

现在有些代理老吹567提取法,意思就是存5年,第6年回本,第7年开始每年提7%。

啧啧啧~听着挺美,但你琢磨琢磨:明明是为了养老存的钱,为啥要第6年就取?

这不就跟你把养老钱提前拿出来旅游一样,后面的日子咋办?

保险的复利魅力在于时间积累,你提前取钱,账户里的本金少了,后面的复利效应就像滚雪球没了坡度,越滚越慢。

到底谁适合买香港保险?

03

以下这3类人建议对号入座:

A.中产及以上人群:把它当养老压舱石。

如果你年收入稳定,有闲钱能锁个十年二十年,香港保险绝对是个好选择。

比如你现在35岁,每年存10万美金,存5年,60岁时账户可能滚到200万美金以上,这钱专门用来养老,谁也别想动,比指望孩子靠谱多了。

B.想分散资产的人: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现在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大,内地资产又面临资产荒,配置点以美元计价的香港保险,相当于给资产上了把双锁, 既能对冲汇率风险,又能分享全球市场收益。

就像我自己,内地放一部分人民币资产,香港放一部分美元保单,心里才觉得踏实。

C.不适合买保险的人群:钱袋子不宽裕的千万别凑这个热闹。

如果你每个月还在为房贷车贷发愁,或者手里就几十万本金,想靠香港保险搏一把实现阶层跨越,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这钱你可能随时需要应急,硬锁进保险里,万一中间要用钱取不出来,哭都没地儿哭去。

如果手里就几十万,那时候我宁愿拿去搏一搏事业,也不会买保险,因为那笔钱是我的生存底线。

最后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买香港保险就像结婚,不能只看彩礼(收益),得看人品(保险公司实力)和过日子(长期规划)。

如果你想清楚了,能接受流动性牺牲,也明白分红有波动,那可以考虑;

要是啥都没搞明白就跟风买,大概率会后悔。

下面解答关于香港保险的疑问,内地人买香港保单合法吗?安不安全?高收益靠谱吗?汇率怎么办?......
今天把大家经常问的问题做了一个汇总,供大家参考。
问:香港保险安全吗?

答:内地很多朋友被P2P、信托教育过,整的有点应激了,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吗?公司会不会倒闭?

完全不用过度焦虑。香港保单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安全性远超绝大多数理财产品。

历史悠久:香港保险,是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存续了180年。在港做生意的,很多都是跨国的巨无霸集团,百年历史,历经经济危机、战争,屹立不倒。

法律保障:香港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如《保险业条例》等,对保险行业进行严格监管。



从保险机构的准入、经营和偿付,再到退出,乃至分红的披露,形成了完善监管闭环。

破产保护:香港监管规定,保司不可轻易宣布破产。极端情况下,经营不善的,也会被保监安排“接盘”,保单由另一家有实力的保司接续。

总之,保险是金融的最后的一道防线,投保人权益优先于一切!

问:香港保单的收益为什么那么高?

答:香港没有外汇限制,可以投资全球任何一个市场,同时绝大部分保司都有自身的资管团队,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资管经验。如宏利于1887年在加拿大成立,1904年,宏利投资管理(MIM)正式成立。

对于保司投入到股权市场的比例没有限制,同时普遍会把利润的90%分给保单持有人。

问:收益非保证,靠谱吗?

答:以储蓄分红险为代表的香港保单,收益由保证+非保证部分组成。



保证部分,保单中明确写明,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这部分金额是百分百返还的,相当于“压舱石”,保证本金不受损。

非保证部分,是冲锋,靠它去博取可观收益,能拿到多少,主要受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影响。

长期持有,港险的整体预期收益能达到7%,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并不代表实际收益水平。

保险公司既往的分红实现率,有低于100%的,也有高于100%的,跟保险公司当年度的投资收益相关。

而过去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历史实现率,基本是在100%上下波动,IRR(内部收益率)在5-6%之间,既往的信誉是OK的。

关于分红表现,可以去查阅各大保险公司官网做验证。看完相信你会明白,分红不保证,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赴港投保。

问:会不会未来的分红会越来越少?

答:香港保司本身对于权益投资比例没有限制,更长期限即使如美债收益率降低,也具有很强的抗跌性。

同时,香港保司运用“分红平滑”机制,在投资表现良好的年份预留一部分利润,用于弥补未来低收益年份的分红缺口。

问:大陆人在香港买保单合法吗?

答:根据香港《保险公司条例》(第41章)规定: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

也就是说,依据法律,内地人买香港保单是合法的,受香港法律保障。

这里有个合规前提,内地人士投保,一定要亲自赴港,携带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记录等材料,通过香港持牌机构签约。

在内地签约,属于非法【地下保单】,这种爹不疼妈不爱的保单,两地法律都护不了,需格外注意。

问:汇率的波动是否会磨平收益?

答:赴港投保汇率波动的确是会面临的问题,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的单边行情。汇率会呈现双边波动,目前美元是世界第一货币,相比较其他的货币更具有购买力,以及更加稳定。

几十年后哪个币种更加保值无法判断,只不过香港保单支持7~9种货币,绝大部分产品支持从第3年开始进行货币的转换。

这就避免单一币种的风险,使长期资产更加保值。如,起初持有美元保单,在未来某年欧元更加保值,那就可以申请转换成欧元。

问:香港保单是否能够避税、避债?

答:关于赔偿金的避债:根据内地的相关条例,人寿保险理赔金不适用于偿还债务;根据香港法律,人寿保单不受债务约束。

关于其他的避债:涉及到香港与内地的金融体系和司法体系的差异,内地法律不可强制执行香港的保单,避债实际上可行。

关于所得税:在内地及香港,投保人领取的保险赔偿金和分红等均不必缴税。

关于遗产税:在内地及香港,受益人均不会因为保单的赔偿金缴税。并且香港保单是支持不限次更改投/被保人。

问:会不会后续理赔和售后很麻烦?

答:理财险其实几乎是不存在理赔问题,按照自己的需求汇款到资金账户使用即可。即使是健康险,其实现在和内地也基本一致,只需要邮寄资料到保司进行审核,无特殊原因一星期就可以理赔。并且各家保司是和全球知名医疗机构都有对接,可以直接结算。

问:资金进出,顺畅吗?

答:“我在内地,资金怎么转去香港?理赔怎么把钱打回来?”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规定,境内个人每年可兑换等值5万美元的外币(或等值其他外币)。这个额度可以用于旅游、留学、投资等合法用途,但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而且,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不久的将来落地,港险理赔&缴费效率,都要上高速了。



问:为什么会有起投金额和持有年限的要求?

答:对于内地很多地区赴港需要一定的成本,香港理财险保单普遍要求3000~5000美金起步,缴费年限也可以选择1/3/5/10/20等选择。对于理财险而言,缴费年限太短资金无法出境,缴费年限太长回本周期太长。选择合适的缴费年限,储蓄适合的金额才能最大化利用港险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香港保单通常在前3年账户价值较低,不适合将短期用的钱投入其中。同时只有第一次签约需要赴港,后续每年缴费以转账的形式进行即可。

问:为什么香港的正式保单没有公章?

答:香港与内地不同,在香港不需要用保险公司的公章来确认保单的有效性,这也是西方国家通行的做法。验证香港保单的真假,其实很简单,客户可以致电香港保险公司的客服,跟客服核对个人资料和保单号码,就能确定真假;还可以登录香港保险公司分配给客户的网上服务账户,随时查询自己的保单情况。

而且在正式保单合同的主页上,还有保险公司运营部总经理的签名。香港社会是一个相对诚信的社会,只要客户按照保险公司指定方式投保,一切都没有问题。

问:香港返佣真的会造成保单的失效?

答:是的,《保险代理管理守则》第80(1)条由香港保险业联会(HKFI)制定,明确规定:“除非获得保险公司特别授权,否则不得提供或答应提供任何保费回佣、佣金或其他在保单内没有制定的优惠,诱使准保单持有人购买长期保险。

后果:违反此条款的保单可被宣布无效,且不退保费。



返佣行为在香港被定义为商业贿赂,属于刑事犯罪。根据该条例:

“任何人士提供、索取或收受利益(如回佣)以诱使他人购买保险,构成贿赂罪。”

后果:涉案人员可能面临监禁及罚款,保单亦可能被作废。



问:在投保香港保险时,能否当场拿到保险合同?

答:保险合同要在保单通过核保程序后才能拿到。对于国内客户,公司会通过可靠的国际快递送达。

问:没有及时缴费会不会让我的保单失效?

答:并不会,香港保险也存在宽限期和保费假期。

宽限期:指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续期保费所给予的宽限时间,通常是60天,过了这个时间保险就会失效;

保费假期:投保人因收入波动或突发经济压力(如失业、医疗支出等),可申请暂停缴纳保费,期间分红继续,普遍是2~4年,超过时间保单只能退保处理。

问:为什么说香港保险有类信托功能?

答:是因为其产品设计、法律结构及财富管理机制在多个关键维度上高度贴近传统信托的核心功能,尤其在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税务筹划及隐私保护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保单独立性:根据香港《保险公司条例》,保单现金价值及理赔金属于受益人财产,与投保人的其他资产(如企业债务、个人负债)严格隔离。

司法豁免:若投保人破产,香港法院通常不会将保单现金价值纳入清算范围(除非投保人恶意转移资产)。在2023年某企业家破产,其持有的香港分红保单未能被债权人追索。



多代传承:允许无限次更改被保人(如从父母转为子女),实现跨代资产转移,无需遗嘱或继承程序。

分期给付:身故赔偿金可按约定分期支付(如子女18岁起每年领取20%),避免挥霍风险,类似信托的“分期分配”功能。

高净值家庭,可以选择保险+信托的架构,利用保险的流动性补充信托长期管理需求。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8 05:36 , Processed in 0.0372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