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欧美日香港年金简介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188

帖子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5-9-23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美日香港年金简介

年金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的事物,就像当年的房地产,回头看才发现,房子居然是许多人这辈子最靠谱的资产。年金也是一样,目前只是少部分人吃到了红利,退休的时候发现,居然有这么大一笔钱在哪里,当然这笔钱对抖音和小红书上的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退休后能有这样一笔钱,对自己对家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篇文章简要介绍1995到2025年,美国、德国、日本和香港这四个地方的年金制度,看看它们咋发展的、能赚多少钱,还有咱们普通人能捞着啥好处,最后给中国提提参考。先简单说下:年金就是除了基本养老金外,帮你退休后多攒点钱的长期储蓄,比基本养老金更灵活,还能给资本市场添点长期资金。咱主要看这四个地方,核心发现就四点:各地制度路子不一样、长期收益都稳(3%-7%)、普通人好处多(税优、抗风险等)、制度越完善,好处越多。
一、先看四个地方的年金咋玩的

1. 美国:401 (k) 计划是大哥


美国最核心的就是 401 (k),相当于企业年金,1978 年就有了,但早期因为规矩多、流程麻烦,发展慢得很。直到 90 年代中期政策松了,才开始发力:
    2006 年是关键:搞了 “自动加入”,你不主动说不参加,就默认给你加进去,还默认买 “目标日期基金”(快退休了自动调保守),风险小多了,参与率一下上去了。2019 年又改革:降低参与门槛,放宽缴费限制,现在 401 (k) 总资产超 7.7 万亿美元,覆盖超多私企员工。

收益咋样? 长期很稳,就算遇到金融危机也不怕:
    2003-2014 年年化收益 7.06%,是基本养老金的 2 倍;2023 年行情好,回报率 17.5%-18%;近五年平均 9.7%。不同投资赚的不一样,看表格:
投资类型收益表现(举例)特点
股票基金2023 年平均回报率约 18%赚得多但波动大
债券基金2024 年三季度回报率 5.20%稳但赚得少
平衡型基金(60% 股票 + 40% 债券)2024 年三季度回报率 5.99%又稳又有收益,接近 401 (k) 平均水平
目标日期基金30 年投资期可能多赚 50% 退休钱自动调配置,适合小白
2. 德国:里斯特计划,靠政府补贴但收益一般


德国原来只靠基本养老金,后来老龄化扛不住了,2001 年搞了 “里斯特计划”(个人养老金),政府直接给钱补贴:
    补贴政策很实在:每人每年 200 欧元基本补贴,家里有孩子的每个孩子补 300 或 185 欧元,还有税收优惠,每年最多能享 2100 欧元好处,但你得至少交年收入的 4% 才行。

可惜收益拉胯:
    2005 年收益还行,2021 年名义收益只剩 1.95%,扣完通胀、管理费和税,实际才 0.83%,刚够保本;比德国企业补充养老(实际收益 1.85%)差远了。为啥不行?利率太低、投资太保守(一跌就卖)、保险产品费用高,还占了 2/3 的规模,灵活性差。
3. 日本:老龄化倒逼改革,GPIF 是主力


日本老龄化最严重,年金分三大块:公共(强制)、企业、个人。重点说俩:
    GPIF(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2001 年成立,一开始只买债券,后来钱不够用了,改成多元投资(买国内外股票),2001-2023 年资产年复合增长 8.8%,平均收益 3.27%,2015-2023 年收益 2%-4.5%,比目标高。企业年金转型:原来搞 “DB 计划”(企业包收益),泡沫破了赔惨了,后来改成 “DC 计划”(自己承担风险,换工作能转),现在很多企业都转 DC 了。

个人养老金比如 iDeCo(个人 DC)和 NISA(储蓄账户),能投股票、ETF,收益还行,2018 年规模都超 1.5 万亿日元。
4. 香港:强积金,强制交还挺灵活


香港 2000 年搞了 “强积金”,18-65 岁上班的都得交,是第二支柱:
    2017 年搞了 “预设投资策略”:年轻人买 “核心累积基金”(敢冒险),快 65 岁的买 “65 岁后基金”(保守),小白也不用愁。后来还降了费用:搞 “积金易” 平台,10 年能省几百亿港元,实际收益高了不少。

收益很稳,还跑赢通胀:
    2000-2023 年年化 2.5%,近十年(2015-2025)年化 5.5%,比通胀(每年 0.7%)高多了;2024 年表现最好,有 8.82%。不同基金收益看表格:
基金类型2024 年平均净回报率成立以来年化净回报率特点
股票基金23.9%4.4%赚最多但波动大
混合资产基金18.4%4.2%平衡收益和风险
预设核心累积基金20.4%6.4%适合年轻人,收益不错
债券基金--稳,适合保守的人
保证基金--保本但收益低
二、普通人参加年金,能捞着啥好处?


别光看收益,好处多着呢:
    税能省不少:美国 401 (k) 交的钱暂时不用交税,退休领的时候再交;德国里斯特有政府补贴;日本 iDeCo 每月交 1 万日元,每年能免 2.4 万日元的税。长期复利很吓人:比如美国 401 (k) 有人 1999-2004 年账户涨了 36%,香港强积金股票基金到 2023 年累积赚了 130.9%,几十年下来小钱能变大钱。不怕活太久没钱花:能选 “终身年金”,不管活多大,每月都有钱拿;大家一起分担风险,少数长寿的人也不用怕钱花光。雇主破产也不怕:钱和雇主的资产分开管,比如美国 401 (k)、香港强积金,就算雇主倒闭,你年金的钱也安全。灵活方便:缴费能调(有钱多交,没钱少交),换工作能转,退休领钱也能选(一次性、分期、买年金)。退休收入稳:能对抗通胀,比如有的产品收益和通胀挂钩,就算物价涨,你领的钱也跟着涨;市场跌了也不怕,长期看都能回来。
三、中国能学啥?


这四个地方的经验,中国能借鉴的地方不少:
    制度要分层基本养老 + 企业年金 + 个人养老金,像美国、德国那样,多一层保障多一份安心。税收优惠再给力点比如提高企业缴费的免税额度,给中低收入的人多补点钱,大家才愿意参加。投资别太保守别只买债券,多配点股票、基金,找专业机构管,长期收益能更高。让更多人能参加中小企业员工、灵活就业的人,别把他们排除在外;流程简化点,搞 “自动加入”,小白也能轻松参与。产品要多样,服务要方便多搞点适合不同人的产品(比如年轻人敢冒险的、老人保守的),整个数字化平台,手机就能查账户、调投资。
四、总结:给个人和政策的小建议

对咱们普通人:

    早点参加!越年轻开始,复利越厉害,就算市场跌也别断。别把钱放一个篮子里,股票、债券都配点,分散风险。注意费用!有的产品管理费太高,赚的钱都被吃了,选便宜的。定期看看账户,根据年龄和收入调投资,快退休了就保守点。别只靠年金,基本养老、个人储蓄、房子都算上,多份保障。
对政策制定者:

    赶紧完善制度,搞多层次养老,让大家有信心。税收优惠再加点,企业和个人都有动力。监管严点,保证年金的钱安全,别出乱子。多搞点好产品,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让更多人能参加,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的,别落下谁。

总的来说,年金是退休生活的 “定心丸”,这四个地方的经验证明,制度越完善,大家越受益。中国只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以后年金肯定能帮更多人安享退休。

END

资讯来源网络



作者:微信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08:02 , Processed in 0.0373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