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回复: 0

重疾险系列(二)我们为什么会需要重疾险?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192

帖子

5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6
发表于 2025-9-23 2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会离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在财务上已经死了。

—— 重疾险创始人/心脏外科医生

Dr. Marius Barnard
"1
重疾险如何赔付?
重疾险的作用是补偿罹患重大疾病期间的收入损失。从重疾险的赔付方式上,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个功能。

根据重疾险中疾病的定义,理赔条件可以分为三类:确诊即赔、采取特定治疗手段、达到特定状态。分别举例如下:

01确诊即赔

严重Ⅲ度烧伤:指烧伤程度为III度,且III度烧伤的面积达到全身体表面积的20%或20%以上。体表面积根据《中国新九分法》计算。

双耳失聪: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耳听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在500 赫兹、1000 赫兹和 2000 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等于91分贝,且经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疾病定义中特别说明。

02采取特定的治疗手段

冠状动脉搭桥术:指为治疗严重的冠心病,已经实施了切开心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的手术。所有未切开心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在保障范围内。

心脏瓣膜手术:指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已经实施了切开心脏进行的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的手术。

所有未切开心脏的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不在保障范围内。

03达到特定状态

轻度脑中风后遗症: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 塞,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 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 障碍,但未达到“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的给付标准, 在疾病确诊 180 天后,仍遗留下列至少一种障碍:

(1)一肢(含)以上肢体肌力为 3 级;

(2)自主生活能力部分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两项。

语言能力丧失: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语言能力完全丧失,经过积极治疗至少 12 个月(声带完全切除不受此时间限制),仍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恢复。

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语言能力丧失不在保障范围内。

注:如果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之后的保障责任,须在疾病定义中特别说明。

在满足重疾险条款中的疾病定义后,拿着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诊断书、病历等,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了,在保险公司审核确认符合条件、情况属实之后,就按照合同中约定的金额赔付。比如张三投保了50万重疾险后2年,病理报告、诊断书等各项材料证明其确诊了肺癌,不需要根据在医院治疗的发票报销(这是医疗险负责的事),保险公司按照约定一次性赔付张三50万。

所以不管张三此次治疗花了5万还是20万还是100万,重疾险赔付给他的都是合同中约定的50万。

2
重疾险用来干什么?
由于医院能开出发票的费用由医疗险报销了,张三拿着这50万,可以用于家庭日常开销的周转,可以请护工,可以买各项营养品,可以踏踏实实在家养病两三年,等到病情非常稳定或康复以后再谋职、返岗。

反之,张三如果没有从重疾险中获赔的这50万,在重病期间,将需要依靠积蓄维持家庭开销。如果恰好张三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等刚性支出不菲,单靠配偶收入根本无以为继;尽管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疗险报销,积蓄日渐减少的同时,张三下一步很可能卖房、不顾医生的治疗建议而带病工作,张三的家庭运转和身体状况共同陷入困境……

重疾险的诞生和设计初衷,就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张三这样的困境来考量的。也许是医生近距离观察到的张三困境太多,更能深切体会到疾病对于一个家庭的沉重打击,然而医生能看病治疗身体,却并不能解决家庭的经济困境,才由医生发明了重疾险。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c32232gleul&1314.swf

重疾险的起源

手术非常成功,疾病刚得到了控制,她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为什么不多休养一段时间,持续治疗等情况非常稳定以后再工作呢?她说,我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生活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

本来已经有所好转的她,再次来到医院,发现病情复发,恶化,两个月后,她去世了。

这就是重疾险起源的故事。

南非心脏外科医生——马里尤斯·巴纳德,一个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名医,在亲眼目睹自己救治的病患是怎样在重病之中不得不坚持工作而失去生命的无奈之后,与保险公司合作,于198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重疾险,将冠状动脉搭桥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以及中风四种常见重大疾纳入保障。

当然,随后重疾险不断发展迭代,如今已经纳入上百种重大疾病。

3
有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众所周知,优质的医疗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身患重疾,很可能全国乃至全世界寻求治疗,背井离乡异地就医的情况下,租房、饮食、照护、出行等等花销都是无法靠医疗险报销的。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对营养饮食和卫生的需求更高,为了防止感染,也会增加许多额外的支出。

比如对白血病患者来说,得要饮用矿泉水、食用有机油。再者,针对特定疾病的特效药,有许多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即便有报销,也还是需要自费,且治疗周期长,几万~几十万一年的药费,成为巨大的压力。



国内HER-2药物乳腺癌最低治疗费用统计

(转自健康界《首次!单盒直降14448元,重磅肿瘤药降价》)



(数据来源:中国精算师协会《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

正如前文所说的张三,身患重病,有医疗险报销医疗费用,却依然可能陷入窘境,原因就在于医疗费用只是重病期间各项支出的冰山一角。即便没有房贷、车贷等贷款压力,治疗必须的营养、照护、康复等费用,如果是偶尔一两次,影响也不大,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长期持续的支撑,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在家庭经济来源大打折扣的情况,绝非大多数家庭可以轻易承担的。

事实上,现实中的真实案例,远比这几段文字来得触目惊心。



简而言之,医疗险用以解决治疗费用问题,而重疾险解决的是重病时期家庭生存的问题。两者搭配,共同转移大病风险,让自己和家人看得起病,敢治疗,能养病,可以坚持到风雨之后见彩虹。

4
家有较多积蓄,买保险是否浪费?
家庭有较多积蓄,有能力承担大病风险时(这里说的积蓄是指随时可以拿出来应急的钱),重疾险和医疗险是否还有必要呢?

我们可以假设张三家庭有闲钱100万,每年投资理财获得4万左右收益。以下四种情形推演下张三的家庭境遇。

情形一:一帆风顺
张三家庭一直都顺风顺水,自然可以日积月累保持家庭积蓄100万+,生活很安稳。

情形二:重病没保险
张三不幸重病,没有医疗险、重疾险保障,可以看到,仅张三个人的医疗费用就可以很快消耗掉大量积蓄。张三在治疗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治愈后家庭闲钱所剩无几。本金无几,投资理财收益也就无从谈起。在更不幸的情形下,则将是人财两空。



情形三:用保险理财,重病获赔
张三每年将这4万左右的投资理财收益用于购买高品质医疗险和100万保额的重疾险,在重病治疗期间,医疗费大部分由医疗险报销,家庭支出和康复疗养费用由重疾险赔偿额的100万覆盖,张三在治疗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治愈后家庭闲钱依然剩余100万,如果重疾赔偿额没有花完,那最终家庭积蓄还将有100万+,从投资理财角度来讲,张三获得了收益。

如果命运没有眷顾张三,治疗效果不佳,那么张三在不需担心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家庭还可以有200万的资金来渡过难关。比之情形二,要从容太多。
情形四:用保险理财,但一直不需要启用保险
张三每年将这4万左右的投资理财收益用于购买高品质医疗险和100万保额的重疾险,但张三一直都身体健康,那么张三家庭依然有积蓄100万(事实上,根据重疾险的设计,张三可以在年老时申请重疾险退保,投入的这部分保费可以再拿回来)。比之情形一,所得相近。

所以,重疾险、医疗险,从理财角度来看,是以较小的资金支出,来保护家庭经济基本盘的稳定,也有着投资理财的杠杆属性。

无论是对富裕家庭还是一般中产家庭来说,重疾险、医疗险都有着重要的风险规避作用。



了解重疾险的疾病定义规范,请戳

重疾险系列(一) · 重疾判定标准

关注我,买保险不迷路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06:51 , Processed in 0.0388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