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复: 0

拣香港保险,还是高息股?真实分享不同持有体验

[复制链接]

796

主题

796

帖子

23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98
发表于 昨天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喽,大家好!

我是Apple姐,一枚港险老人。

最近两个月,因为比较忙,更新公众号的频率不是太好。跟大家说个抱歉。另外一个更新慢的原因,是我个人也在考虑更新的内容和方向问题。最终,决定看反馈,来决定内容的选择和调整。今天开始,公众号的更新会重新进入正常的节奏。
今天想谈的话题,来源于今年三四月份一个朋友的咨询。当时朋友手上有点余钱,想做点保守的理财。这几年房地产不行,国内的理财收益低到可怕。所以,他把目光放到香港,分别是香港的保险和香港的股票(收息股)。都知道,过年以后,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让港股在二到四月关税战前疯涨了一波。而香港保险,过去10年也一直受到大家追捧(除了口罩几年)。最终,他选择配置港股的银行股。促使他这个选择,主要是当时有一个非常好的契机,4月初川普发起关税大战,全球股票市场大跌。因此,这个朋友大概在4月中的时候买入了港股的银行股。很幸运,应该是全年最好的切入点了。因为这个CASE,我也跟着买入几只港股的收息股。同时,我本来也持有香港储蓄分红保单。我想从客户的角度来感受,持有这两类资产的体验。
首先讲美元储蓄分红险。买入时,我个人的打算是10年后才会留意保单情况,15年后才会考虑是否要提现。所以,虽然我天天跟保险打交道,但我自己的保单买完后其实是扔一边,基本没怎么看过。
现实生活中,这个保单的“存在感”很低:不占用我一丁点时间和注意力,也不会影响我任何的情绪。
该干嘛就干嘛。
这是,我作为一个保险客户,持有保单的状态。
平时跟客户打交道,感觉大家大致也差不多这个状态。

接下来,我要分享这几个月持有股票吃股息的实际情况和体验。
相对于持有保单的“清汤寡面”,“似有若无”;持有股票,就可谓是“跌宕起伏”了。
收股息,就是买入个股,躺平不动长线持有,等它每年给你分一到两次的利息。
一般会选股息分红率高且稳定、“大而不倒”的对象,例如银行、公共事业等就是首选。
下面以我买入的一只股票:中信银行(998)为例,跟大家“沉浸式”分享一下。
先看持有这几个月股票的变动情况。毕竟任何投资,实实在在的收益是最根本的嘛。
我6月份买入998,价格7.38;7月中加仓,价格7.7。
扣除到手的分红利息后,折合成本价格是7.483(中间分红一次,需扣除10%的税,还有平台费手续费这些杂七杂八的)。
截至今天,9月30日,收盘价6.69。前个交易日,最低一度跌至6.54。
也就是说,在今年的大牛市行情中,我花了4个月时间持有这个股票,账面结果是亏损近10%。
可能你会说,既然考虑收股息,那肯定是长期不卖的。不卖出,就没有亏损了。但万一我现在着急用钱要卖出或调仓呢?



同期7月买入的药明生物,至今涨幅超过50%。
当然成长股和收息股两者的逻辑是不一样。
说这个,我主要想表达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个体感受。
坦白讲,这几个月的持股感受,极其差。
如果不是收息股,发现一路往下,早就割肉了。
因为是收息股,所以憋得闷。
买入998时,是处于上升周期(如果不是上升周期,也不会买入);
从6月中到7月14日,是一路往上的趋势,到7月14日达到峰值的8.12。
也就说开心了一个月。
之后从7月15日到现在9月30日的两个半月,开启了一路下跌的模式。
除了中间反弹过一会,全程跌跌不休,到9月30日收盘价位6.69。
从8.12到6.69,不知不觉下跌了18%。作为银行股,已经算很大的跌幅了。
这两个半月里,基本大部分时间都是阴跌,一打开就是跌;这期间,其他板块的股票都涨疯了。
在天天跌跌不休的股票里躲牛市,真的酸爽无比。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买入中信银行,而不是建设银行、汇丰银行这些好点的票。
一个是当时建行、汇丰这些刚刚派完息,另外一个是当时998走势很好,完全不输它们。
这里,说明一样东西,选股很重要。
其实这段时间,其他银行票也是掉的。只不过多少而已。
同期持有的工商银行,够稳定了,也是跌跌不休,只不过难兄难弟相比较来讲,宇宙大行皮厚一点。

上面唠叨完最近持有高息股的体验,是不是让大家不要买收息股了,都来买保险呢?
不,我一直认为投资要分散,什么都持有一点,可能不能博取最大的收益,但肯定更安全。
我叙述这个持有过程,是想跟大家更真切分享作为普通人我们投资并持有不同资产的真实体验。我的经历,感受,肯定也跟大部分人差不多。

最后,分享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保险和股票是两类不同的资产。两个不能等同,也不合适类比。没必要纠结买保险好还是吃股息好,成年人不做选择题,最好是啥都有。
二、相对于股票的“时刻波动”,保险基本是“风平浪静”。保险需要我们付出的是时间,买完若干年后再看就行了。类似延迟满足。
股票需要我们付出的是时刻的注意力,因为每天都会有波动,会吸引我们去关注,给与我们好或坏的体验。实话说,并不太适合事业忙碌或时间比较值钱的朋友。
三、两者的风险损失机制不一样。
保险的风险损失在于前期,前期退保很可能损失本金;但一旦度过了一定的积累期,保险就是一笔随时能变现且一直增值的现金流。你任何时候取钱,都不会亏。
买股票收息,买什么股票很关键;是否每年都能稳定派那么多息?会不会派了息,折了本金,都跟选股息息相关。
我们买入股票吃股息,一般都不会卖股票,但万一要周转不得已要卖出股票,如果是熊市,就不一定能保得住本金了。可能会出现“赚息蚀本”。
如果都100%保本,又能定期领到高于存款利率的股息,银行的钱不全搬进股市了。
四、保险不需要对抗人性,但收息股要!
如果你平时也有炒股,那么请另外准备一个账户,用它来专门放这些收息股,这个账户你只能一年打开一两次甚至不打开。最好人为设置一点打开的障碍。
不然,天天在持股仓看到它上蹿下跳。你拿不了半年。做不到长期不动,吃股息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如果你平时没有炒股习惯,这次专门开个账户来买高股息票,那么之后请继续保持这个优良习惯。
就怕你买了以后,忍不住去看,看了又忍不住去炒,本来是想躺平薅个几个点股息,最后连本金都搭进去。

欢迎扫我加个朋友,为你带来更多美元资产配置和香港金融讯息。



添加微信后,私信“规划表”,送《家庭资产规划自查表》。

-------------------------
今年港股、A股都很好,“捡钱”的时候又到了入坑必看!跟买LV一样,港险真是早买早享受,还花更少钱2019—2025年,6年间国债收益跌至1.63%,降60%从日本经验看低利率时代:普通人如何保住财富?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 06:48 , Processed in 0.0371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