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快返年金的4.25%,为什么我劝你别碰

[复制链接]

199

主题

199

帖子

6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7
发表于 2025-10-13 1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有个客户拿着中意一生中意的计划书来找我,销售告诉她每年能拿到4.25%的收益。

我看了一眼就说:这个数你大概率拿不到。

她有点懵:演示利率不就是4.25%吗?

我说:演示利率是演示利率,你实际能拿到的是另一回事。




快返年金的三个坑

咱们直接说问题。

第一个坑:演示利率≠实际收益

保险公司说的4.25%,指的是"假如我们每年都能赚到4.25%,就分给你这么多"。但你看看现在的市场环境:

    十年期国债利率2.3%左右

    保险公司的钱主要投国债、金融债

    扣掉各种成本,能分给你的可能只有2%-3%

所以那个4.25%,本质上是个美好的假设。

第二个坑:复利被肢解了

钱生钱最厉害的是什么?复利。

但快返年金干了什么?把你未来30年的复利收益提前拆出来,每年给你一点。就像把一棵能长成大树的种子掰成碎片,每年给你几片叶子。

我帮那个客户算了笔账:

    投100万,按演示利率看起来每年能返4万多

    但按实际可能的2.5%计算,30年总收益可能还不如买国债

    如果这100万去买增额寿,30年后可能有200万以上

第三个坑:万能账户的二次收割

销售最爱说:"返的钱可以放万能账户,利率3%,比增额寿的2.5%还高!"

问题是:

    万能账户利率是浮动的,今天3%不代表明天还是

    有各种费用:初始费用、管理费用

    一旦万能利率降到2.5%以下,你这套组合就全盘皆输




但高利率的机会确实存在

说完快返年金的问题,我要告诉你:4%以上的固定收益,市场上确实有。

只不过不在大陆这个池子里。

你看现在全球利率环境的差异:

    大陆:5年期存款利率2%左右

    香港美元存款:部分银行5年期能到4%

    这个差距不是偶然,是两个货币体系、两个利率周期的必然结果

关键是,这个4%是真实的固定收益,不是演示利率,不是浮动的万能账户,而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的数字。




但你得满足这几个条件

条件一:有港澳通行证

这是最基础的。没有通行证,后面的都免谈。

条件二:有美元需求

这点很关键。如果你本身就要用美元——子女留学、海外投资、分散货币风险——那汇率波动不是风险,是必要成本。

但如果你完全没有美元需求,纯粹为了追2个点的收益去承担汇率风险,这个账就要重新算了。

条件三:资金至少5年不动

这笔钱必须确定5年内不会急用。提前支取的规则和内地不同,有的产品直接不允许提前支取,有的会损失部分收益。

条件四:对境外金融体系有基本了解

香港银行受金管局监管,存款保障机制和内地不同。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你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三个核心问题

问题一:汇率波动怎么办?

过去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在6.3-7.3之间,这个波动幅度足以抹平甚至逆转利差。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本来就要换汇,早换晚换都要换,那现在换还能多赚5年利息。但如果你没有美元需求,这个风险就要认真权衡。

问题二:流动性怎么保证?

定期存款的核心特征就是锁定期限。香港银行的提前支取规则各不相同,这个要提前问清楚。

我一般建议客户,存进去的钱至少要确保5年内不会急用。如果资金使用计划不够明确,就不要碰。

问题三:监管体系的差异

香港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内地不同,存款保障机制、赔付方式都有差异。这不是说谁更安全,而是两套不同的规则,你需要了解清楚再决定。




谁适合?谁不适合?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这个机会适合的人群很窄:

适合的人:

    手上有30万以上确定5年内不会动用的闲置资金

    本身就有美元配置需求(子女教育、海外投资等)

    对香港金融体系有基本了解

    愿意花时间去香港走一趟流程

不适合的人:

    资金使用计划不确定

    完全没有美元需求,纯粹追求利差

    对境外金融体系不了解也不愿意花时间了解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写在最后

金融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快返年金的4.25%演示利率,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收益可能只有一半。而真正4%的固定收益,市场上确实有,但你得满足一定的条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我的角色很简单:把情况说清楚,把风险讲明白,让你自己判断是否适合。不推销,不夸大,也不回避问题。

如果你在大陆,资金使用计划不确定,那国内的存款产品可能更适合你——虽然收益低一点,但省心。

但如果你本身就持有港澳通行证,未来几年有明确的美元使用计划,那香港配置一部分美元资产,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具体的材料准备、银行选择、产品对比,或者想确认自己的情况是否适合,可以来找我聊聊。

我是晓东,学法律的老记者,现在每天研究这些金融产品的条款。我能帮你的,就是把账算清楚。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4 21:27 , Processed in 0.0380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