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6.5%收益的香港保险,6%非保证收益到底靠不靠谱?

[复制链接]

839

主题

839

帖子

25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27
发表于 前天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关注 提前退休研究所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154章
很多小伙伴听说香港保险,都是冲着它的高收益去的。在这个利率低得可怜的时代,6.5%的收益听起来简直不要太诱人!

但当你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里面有接近6%的部分是不保证的。

换句话说,这些收益最后能不能真的拿到手,还得看运气。

肯定有人会问啦:“这到底靠谱不靠谱啊?会不会是骗局?”

说实话,这可不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了。我完全能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谁不想多赚点收益呢?

但同时,大家也都担心最后啥都落不着,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纠结的心情我太懂了。

今天,我就以我做保险测评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香港保险高收益背后的门道。

我不是要劝大家买或者不买,而是希望大家能搞清楚背后的逻辑,自己做出判断。

香港保险的预期收益确实挺高的,排在前面。

我最近把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五年缴产品都梳理了一遍,接下来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



很多产品长期演示的收益都能达到6%以上,这比内地储蓄分红险2.5%到3%的收益高出一大截。

不过,大家别只盯着数字看,得先搞清楚,为什么香港保险能把收益演示得这么高,而内地保险却这么保守呢?
一、香港保险为何敢展示如此高的“非保证”收益?
这背后的原因,要从内地和香港保险的底层逻辑说起。

在内地,无论是增额终身寿险还是分红险,其核心思路都只有一个字:“稳”。监管机构对这一块的要求非常严格。

就说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增额终身寿险吧,合同里写的收益是多少,到期就能拿到多少,基本不会“跑偏”,这就是稳稳的收益。

为啥能这么稳呢?

因为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投资的渠道都很“靠谱”。大部分钱都投到了国债、金融债、大型基建项目这些“旱涝保收”的资产里。

这些资产的收益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好处是特别稳定,几乎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所以保险公司敢在合同里把收益写得明明白白,承诺给客户的就一定能兑现。它的核心目标就是绝对安全,收益确定。

而香港保险就不一样了。咱们常说的香港高收益储蓄分红险……

重点就在于“分红”这两个字,这也是它和内地储蓄险最大的不同。

香港的保险公司拿到客户的保费后,不会只盯着那些收益固定的资产,而是会做一个全球性的投资组合。

这里面不仅有债券,还会有大量的股票、房地产、私募股权、优质蓝筹股、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等等,可以说是“海陆空”全方位出击。

二、“非保证”是否意味着拿不到呢?

当然不是。

在香港保险市场,有一个关键指标,那就是分红实现率。

这个指标的作用是衡量保险公司过去承诺的非保证分红,实际兑现的比例是多少。

无论保险公司如何宣传产品,无论其展示的收益有多吸引人,最终能否真正实现,还得看分红实现率这一指标。

它其实就是实际总现金价值(退保时能拿到手的钱)和计划书里演示的总现金价值之间的比值。它能反映保单整体收益到底有没有达到预期。

这个比值不仅包括合同里保证能拿到的钱,也包括那些不保证的分红部分,能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最后能拿到多少钱。

它和分红实现率一样,比值越高,说明保险公司兑现能力越强,越靠谱。

我专门去它们的官网,仔细梳理了最新的官方数据。

咱们重点看看这几家“老五家”:保诚、友邦、宏利、永明、安盛。



中坚力量的保险公司:万通、富卫、周大福、忠意、安达、立桥。



中资保司:国寿/中银/太保/太平



不过,大家在看履行比率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只看一两年的数据。

保险是几十年的事,哪家公司没个市场好时表现好,或者行情差时表现差点的时候呢?

今年它实现率冲到120%,明年掉到85%,这不算稳。得看长期的,短期的数据可能会受市场波动影响,参考意义不大。

而且啊,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都不一样,不是所有香港保险公司都能稳稳当当兑现非保证分红。

所以,不能一听到“非保证”就急着摇头,也不能觉得只要是香港保险,非保证收益就一定能拿到手。

关键还是要看看具体公司和产品的历史履行情况,这可是“硬核”指标。

虽然分红实现率不能完全代表保单最终的收益,但它就像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成绩单”,能让我们大致了解它的投资风格和实力。

说到底,买香港分红险不能只看一时的数字,而是要看这家公司能不能在几十年里,稳稳当当把承诺的收益送到我们手上。

三、除了过往数据,我们还要看啥?

光看过去的数据可不行哦!过去不代表未来,过去能稳定兑现,不代表未来也能做到。

这时候就得看看这家保险公司到底有没有能力持续兑现承诺。简单来说,就是要看保险公司的“家底”和投资策略。

我建议大家在选的时候,尽量选那些“老资历”、股东背景强大的公司。

有些香港保险公司背后站着全球顶尖的金融集团,它们成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好几次,它们都稳稳当当挺过来了。

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这种“大考”,这些公司都能轻松过关。

这样的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市场不好的时候,也能靠自己的实力稳住分红,让人放心。

大家可以多翻翻保险公司发布的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里面会详细讲他们的资产配置逻辑,比如股票、债券、不动产各占多少比例,未来打算重点投资哪些领域。

就说港险的“老大哥”友邦吧,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它在亚洲和全球市场摸爬滚打超过100年了,

有250多个专业投资者,4个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3280亿美元的资产,这实力可不是盖的!



搞清楚这些信息,你就能大概知道这家公司的投资风格是不是“对你的胃口”,也能更清楚它承诺的非保证收益到底有没有“硬核支撑”。

四、到底该选内地储蓄险还是香港储蓄险呢?

内地保险的最大优点就是稳。

香港保险6.5%的收益里,6%是非保证的。这不是骗局,而是它的投资方式决定了收益的不确定性。

最后选哪个,关键还得看你的需求,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个“佛系”投资者,不想操心,怕麻烦,只想稳稳当当拿确定收益,

把钱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那内地储蓄险简直就是你的“安心伴侣”。虽然收益不算高,但踏实,不用担惊受怕。

如果你是个“冒险家”,能接受收益有波动,愿意用短期的不确定性去换长期更高的收益,

而且这笔钱可以放一段时间,不着急用,那香港储蓄险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惊喜。

选香港保险的时候,一定得擦亮眼睛,仔细研究公司和产品,别只盯着高收益的数字就冲进去。



还有啊,香港保险的投保流程和理赔流程跟内地不太一样,这点也得注意。

比如投保的时候,可能得亲自跑一趟香港,或者通过合法的跨境服务渠道来搞定。

理赔的时候,需要提供的资料和理赔时效都跟内地不一样,这些都得提前搞清楚,别等到投保之后才发现一堆麻烦。

我做保险测评,一直觉得,买保险可不是单纯买数字,而是买一份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障和规划。

毕竟钱是自己的,只有搞清楚背后的逻辑,才能买得放心,也让保险真正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后话:
保险市场产品繁多,鱼龙混杂,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产品,收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如果您正在考虑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份保险,欢迎留言或添加我的微信。

我将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和财务状况,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方案,确保您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保障。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5 05:26 , Processed in 0.0364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