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回复: 0

香港保险的超级简史!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852

帖子

25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66
发表于 前天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98年,当光绪帝试图通过戊戌变法挽救日渐倾塌的帝国大厦时,船坚炮利的大英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纳入“租赁”版图,完成了对香港全境的控制。

这一年,香港有了第一张人寿保险单。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这是一段屈辱的过往,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但在经济学课本中,保险是文明进步的伟大产物之一,它只会在衣食富足的昌平时代中茁壮成长。

等到1997年正式回归时,香港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



同年国内保险业保费总收入为1060亿元,约为2024年行业总保费规模的1.86%,正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芽增长期。

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实施,内地和香港的关系急剧升温,以工薪阶层为主要客群的香港保险业,开始批量涌入“先富起来”的内地客户。

当时的TVB热剧《栋笃神探》中,蔡少芬饰演的保险代理人和同事们学习普通话的场景,就是这一潮流的生动写照。



港剧《栋笃神探》剧照

2006年初,内地媒体一篇《在中国千万不要买保险》的文章引发行业地震,作者称“重疾险保死不保病,理赔条款要是符合了,就非死不可,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领到赔偿金。”这篇文章引发了6名深圳投保人于2006年1月20日向友邦深圳分公司提出集体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全额退保。

该事件推动2007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出台,统一规范25种重疾定义,结束行业"各自为政"乱象。同时,还激起了内地人赴港购买重疾保险的热潮。

香港人均寿命全球前列,重疾险定价费率低,保障病种多,理赔规则清晰,而且还有分红,条款设计充满人文关怀,即使相较当前国内的重疾险,也依然优势显著。

到了2015年左右,内地人赴港投保早已蔚然成风,客户多是来自一线城市和深广等大湾区的富裕和中产人群。查找那几年的新闻报道,购买者中不乏影视体育明星和知名企业家。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香港市场每卖出10张保单,就有2张来自内地客户,2016年,变成了3张,截至到2025年一季度,全港新单保费为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86.2%,达到历史新高!



如此巨幅的增速,相比国内保险业同期整体负增长的走势,堪称天壤之别。

更耐人寻味的是,2025年一季度的保费新纪录中,额保单集中度提升,件均保费集体上扬,内地访客的人数占比再创新高。

网上有个梗:你可以质疑有钱人的道德水平,但不能质疑他们的投资眼光!虽然不绝对,但接近真理。

在这片陆地面积约为北京市的1/15,上海市的1/10,广州市的1/6,人口750多万的海岛上,活跃着160家保险公司,外资、中资、港资各擅胜场,监管严格,经营透明,竞争激烈。难怪香港保险密度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25 05:25 , Processed in 0.0376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