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1|回复: 0

国内保险弯道超车,香港保险还香吗?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392

帖子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
发表于 2020-8-24 1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45篇原创保险资讯文章 约3300字,大概9分钟阅读。

墨尔本DEAKIN大学 会计和国际贸易双硕士,曾任职新加坡星展银行,HSBC,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曾几何时,内地客户热衷于南下赴港专门购买保险产品,所看重的是香港保险市场保费低、保额高、产品灵活,以及资产境外配置的优势。还有早期直接可以刷银联卡,不受外汇管制,买保险送酒店等一系列便利和优惠。



东方之珠

然而,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市场的越加成熟,保险产品的种类及服务得到了极大提升,内地客户赴港买保险的热度日渐降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户专门到内地来配置保险产品。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段新闻说,“最近两年,我有些香港朋友开始跑来内地买保险,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很简单,内地依旧处于快速发展期,所带来的投资回报要比香港市场高,所以,他们也会放一部分钱在内地买保险。”

虽然目前北上买保险的香港客户还不是很多,但却是一种开始。特别是从17年开放互联网保险市场,越来越多保险公司,造成竞争激烈,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保障越来越好。如今内地的保险产品,无论是条款设定还是服务,都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在逐渐接近国际水平,甚至部分产品领先于国际。

赴港买保险已经不怎么流行,特别是这次持续快要一年疫情的出现,很多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深深的感到,保障远在“他乡”的不方便和不安心,比如以前很多客户没有开立或无法开立香港银行账户,每次都是通过现金或现场刷卡的方式缴纳保费,疫情隔离期间就完全操作不了。虽然说香港的保险公司也考虑到疫情的关系,延长和宽限保费缴纳时间,或可以通过代理人帮忙缴费。但还是会有不可掌控的顾虑,万一以后出现理赔纠纷或特殊情况一定要到香港处理,那怎么办?

香港保险的热潮

早些年,随着内地城市逐步开放港澳个人游,香港保险的保费较低,保额较高,而且有分红,同时配置海外资产等优点,吸引很多国内客户赴港购买保险,数量逐渐增多,甚至网络上有照片说买保险要排队的情况。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最早的数据,2005年,内地客户新单保费收入18亿港元,当时仅占所有新单业务的3.98%,但此后便一路上升,直到2016年达到最高点,内地客户贡献的新单保费收入占比超过了40%。

2016年之后,随着内地外汇收紧,购买保险的规定,以及汇率的变化和局势的紧张。内地客户去香港买保险的热情逐渐消退,2017年~2019年的三年间,内地客户贡献的新单保费收入占比累计回落超过15个百分点。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港澳个人游几乎冰冻,今年一季度,香港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351亿港元,同比下降27.5%,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54亿港元,同比下滑57.7%。

一般来说,内地客户比较青睐香港的重疾险,该类型险种通常占据每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其次是终身寿险,大概占比在3成左右。

以2019年数据为例,当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34亿港元,其中,危疾、终身寿险及医疗产品分别占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的57%、34%和3%。从付款模式看,约99%的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为期缴。

据小弟的观察,赴港买保险的需求大致有四点:

一、是保额高,应该说是免体检的保额高,这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健康告知要求不同,香港是无限告知责任,买保险需要客户主动把自己的情况完全告知,不然后续会理赔不了,而国内只是有限告知,保险公司没问,可以不用告知,所以国内的保险公司对免体检的要求会更小心,控制风险,而香港的保险公司就把这个风险转移到客户上,所以可以接受更高的保额。但这个保额高的需求,目前也可以在国内实现,通过像本人这样的保险经纪,协助客户一次性的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用相加几份低于免体检额度的保单,达到获得免体检和高保额的要求。

二、看重投资回报较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投资渠道和范围比国内多很多,所以一些偏向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回报也更高一些(目前最高的理财型香港保险收益率可达6-7%。这个就只有香港可以满足,国内的投资渠道和范围相对比较少(目前一般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约4-5%)。

三、去香港就医的客户理赔方便,特别是对珠三角一带地区的客户来讲,去香港很方便。如果是出于国外医疗需求的客户,可以考虑国内销售的高端医疗险,不但可以享受国外医疗服务,同时也可以享受国内公立医院特需部或国际部等高端医疗服务。

四、是境外资产配置的需要。这个和第三点一样,美元结算的保险产品也是香港的独特优势。

但同时,在香港买保险也有其弊端,比如一旦出现理赔纠纷,内地客户的维权比较麻烦,需要聘请香港律师费用也较高,关键是由于2地的法律条文和医疗标准有根本性的区别,所以很多时候,国内发生的理赔事件在香港很难得到“公平”的对待。



根据过往的理赔诉讼案例,香港法律比较偏向于保护保险公司利益,保险公司胜诉较多。特别是对非香港居民的投保,天然带有动机不纯的质疑。

香港客户买内地保险的考量

2015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被提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相继落地,大湾区内保险互联互通渐行渐近。

《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等更多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服务。

随着保险互联互通的推动,香港客户也开始将视线转向了内地保险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保险业成熟度越来越高,保险产品创新不断,以重疾险为例,各家保险公司争先恐后推出“爆款产品”攻占市场。某些产品的保障和保费,性价比,已经接近和超过香港的产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很多香港人在内地的资金也偏向于留在国内,并进行保险投资。同时近几年人民币的走低,港元的汇率不断的上升,用港元买内地保险是越来越便宜。而且有一部分港人退休后计划回国内养老,也带动他们对国内保险的需求。

讲左甘多理论,来点实际的数据和对比

下面是国内几款重疾产品(不同种类)和香港友邦的最新产品加裕智倍保3的一个简单对比(友邦是香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20%,而这款加裕智倍保是其中最火的产品之一,十分具有代表性。)



个人制作对比图(国内重疾VS香港重疾)

首先我们先说说国内产品优秀的地方,

国内的产品在疾病保障上面已经远远超过香港的产品。单是重疾的疾病保障数量就多出一倍。而且我可以讲香港的其他产品的重疾疾病数量也是这样的水平5-60种。而且曾经香港保险引以为傲的的某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的多次赔付保障,国内很多的保险产品也有。所以说从保障内容上,国内的产品要比香港的产品要好一些。

第二,国内产品的轻症,中症理赔保额是额外保额,不占用重疾保额,而香港的产品是占用的,也就是说理赔了轻症,国内的重疾还是100%赔付,而香港的产品就要减去之前理赔的20%,只赔付剩下的80%给重疾。这样的操作,让赔付金额区别很大。比如国内的信泰产品,用100万基本保额算,轻症可以赔付45%,45万,日后出现重疾可以赔付100%,100万。合计145万。而香港的产品就是轻症20万,重疾80万。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

第三,国内理赔了轻症之后,投保人就不需要继续缴保费,而香港的产品是需要的。

另一方面,香港产品比国内优秀的地方,

第一:在于高发疾病的理赔要求较低,国内的高发疾病的理赔要求是有国家规定的,相对香港的情况会严格一点。所以有人讲香港的保险比较好赔这个确实有某些疾病是这样的情况。

第二:儿童疾病保障中有先天性疾病的保障,这是香港很多产品都有的保障,而且相对国内几乎不保障先天性疾病来讲,确实十分优秀。

第三:香港保险有分红,这个点应该是吸引人的地方,分红可以增加赔付金额,和日后退保的现金价值。抗通胀,有收益。客户体验特别好。

最后,我个人会建议大家先把国内的保险保障准备好,在有海外资金配置需求的前提下,再考虑配置一些香港保险。毕竟保险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哪里生活就应该在哪里先做好准备。

感谢你的阅读,如需要了解最新国内和香港保险资讯,欢迎评论留言或拍拍Hank376461,我会尽快和你联系,解决你的问题。感谢感恩。



               
作者:幸运好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4 16:02 , Processed in 0.0354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