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复: 0

香港17家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大盘点:藏在数据背后的真实较量

[复制链接]

895

主题

895

帖子

269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5
发表于 前天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9月的某天晚上,我翻完第7份分红实现率报告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保险公司表面上光鲜,背后却年年“注水”;更不知道哪些你没听过的品牌,反而年年实打实把钱分到了账上。

我们不是来科普几个百分比的。 你要的也不是谁家平均95%、谁家96%这种“成绩单排名”。 你真正关心的,是你投下去的钱,10年后会不会被一句“市场波动”打回原型? 是你孩子读大学那年,那份保单能不能准时把钱拿出来? 是万一哪天保司自己出了问题,你的分红是不是就成了“画饼”?

这才是我们今天要拆的—— 不光是“香港17家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大盘点”,更是市场不会明说、经纪不会主动讲、你查不到的“分红黑幕”与“隐形风险”。

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先放一张图,这是全网首次将17家港险公司11年分红实现率整合对比的内部数据图(来源:HKFIU公开披露+保智库数据库交叉验证):



这张图背后的信息量,比你以为的大得多。

它不只是一个“谁分得多”的榜单。 它是11年里,每一家保险公司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加息、地缘动荡的真实答卷。 而这些答案,决定了你的钱放在谁手里更“安全”。
一、分红实现率≠未来收溢承诺,但它是唯一的“历史证词”

先划重点:

分红实现率 = 实际派发分红 ÷ 演示分红金额

这个数字,是检验保险公司有没有“画饼”的唯一标尺。

比如演示写“第10年分红5万”,结果只给了3.8万,实现率就是76%。 连续十年这么干?那你所谓的“高收溢”,可能就是一场数学游戏。

但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些公司常年标榜“100%实现”,客户却依旧不满意? 为什么有些公司实现率刚过80%,反而客户拿着钱笑出声?

因为“分红实现率”本身,是个可以“玩出花”的数字。
拆穿套路1:高实现率背后,可能是“低预期+稳发放”的保守打法

举个例子: 立桥人寿,连续5年分红实现率100%。 太平人寿(香港),9年均值100.08%。 看起来很稳,对吧?

但看下去你就懂了—— 立桥主打的是短期高保正定存类产品,非保正分红占比极低,甚至很多产品就是“固定利率+一点点浮动”。

你说它实现率100%,那当然没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没承诺多高。

类似“年化3.5%,浮动±0.2%”的产品,实现率做到100%是基本操作。 可如果你冲着“6%复利”来的,买这种产品,等于用跑车的钱买了共享单车。

同样,太平的颐年乐享2这类产品,主打“稳定现金流”,但提领灵活性差、长期滚动力弱。 实现率高,是因为它压根就没想冲高收溢。

???? 划重点:实现率高 ≠ 收溢高。实现率100%,也可能只是“没画大饼”而已。
拆穿套路2:有些公司用“停售产品”拉低平均分,是真“坑”?

再看保诚。

它在清单上的11年分红实现率均值是78.63%,全场倒数第二。

很多新客户一看:“完了,保诚不行啊。”

但希希想说一句:这个数字,有点冤。

保诚公布的73款产品中,46款是已停售的老产品,不少是十几年前设计的“高保正低分红”寿险,当年红利演示激进,但投资端跟不上。

这些老产品一并计入平均,直接把整体分数拉了下来。

可你知道吗?它旗下的主力储蓄险“隽富”系列:
    2015–2019年,5年均值实现率高达112%~114%2020年后虽回落,但仍稳定在90%以上

???? 重点来了:保诚xx事件——如果你是老客户,可能听说过:2018年前后,有大量保单主投诉“终期分红缩水严重”。 相关截图在圈内传得很凶,我当时做咨询,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

保诚自己后来也承认,部分产品终期红利实现率仅63.63%(11年均值),复归红利84.61%,远低于其他类型。

???? 所以结论是: 你如果买的是保诚的主流储蓄险,没问题; 但如果你买的是一款老产品,或者只看总实现率不拆分红利类型,风险就藏在里面了。
拆穿套路3:分红类型不同,实现率完全不在一个赛道上

很多公司只公布“总分红实现率”,但不会告诉你:

周年红利、复归红利、终局红利的实现率,可能差30个百分点都不止。

来看一个真实对比:
保险公司总实现率均值周年红利均值终期红利均值
友邦95.04%91.72%108.42%
宏利83.02%82.24%102.13%
保诚78.63%77.90%63.63% ❌
万通96.23%96.30%97.10%

看出问题了吗?

保诚的终期红利实现率只有63.63%,而友邦和宏利都在10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 你买的如果是“靠终期分红爆发”的储蓄险,选保诚,可能最后拿到手的钱只有演示的三分之二。

而友邦,反而可能超发——它家终期红利连续4年≥100%,部分产品甚至冲到110%以上。

所以,别只看总分,要看“科目成绩”。
二、三大“隐形杀器”:母公司风波、股东背景、分红结构猫腻

你以为分红实现率是财务问题? 错。 它是公司治理、股东背景、投资策略的综合体现。
杀器一:周大福人寿,实现率97%+,但母公司最近有点“悬”

周大福人寿,分红实现率均值97.08%,总现金价值连续10年100%达成,数据漂亮得不像话。

但希希得实话实说:最近一年多,我私下收到不下20个客户问我:“周大福母公司最近是不是出事了?”

为什么? 因为圈里人早就知道——周大福集团近年来珠宝业务承压,地产板块暴雷,现金流吃紧,而周大福人寿的资本金,说白了也是从集团输血来的。

目前公司还在正常分红,没出问题。 可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母公司持续承压,未来会不会出现“分红延迟”或“红利打折”?

我不是说它会爆雷,而是提醒你:一家保险公司的分红能力,不只看投资表现,更要看它的“输血能力”。

就像你借钱给朋友,他工资高是一方面,但他家里是不是快破产,也得看。

所以,周大福匠心传承2尊尚版这款产品,虽然长期IRR高达6.5%,但如果你是长期持有者,建议多留个心眼。
杀器二:万通富饶千秋,中期收溢王,但股东背景“敏感”

万通保险,分红实现率96.23%,万通富饶千秋20年IRR达6.00%,是妥妥的中期收溢之王。

但它背后的股东是谁?

???? Yung Kee Holdings Limited(原Yung Kee Insurance Limited),这家公司早在2020年就被爆出资本金不足、偿付能力吃紧的问题,虽然后续有注资,但市场信心一直未完全恢复。

更关键的是: 万通的产品设计很“激进”—— 它敢承诺高分红,是因为投资端押注了高比例的非标资产和另类投资,比如商业地产、私募股权。

这些资产回报高,但流动性差,极端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变现支付红利。

所以我们看到: 万通的终期红利实现率虽有97.1%,但“复归红利”无数据披露。 为什么? 因为它压根没设这个机制,全靠终期红利兑现。

⚠️ 这意味着:你前10年几乎拿不到钱,所有期待都押在第15年后的“大额分红”上。 一旦市场变脸,或公司资产端出问题,你的收溢就悬了。

所以,很多业内人私下说:“富饶千秋是好产品,但不是谁都能拿得住。”
杀器三:宏利宏挚传承,回本快,但“复归红利”有猫腻

宏利宏挚传承,6年回本,10年IRR 4.29%,20年达6.00%,非常吸引人。

但它家的“复归红利”结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什么意思? 宏利的复归红利是滚动派发+部分锁定,听起来像永明的“归原红利”一样安全。

但实际条款里写:

“若投资回报未达预期,公司有权调整未来复归红利派发比例,且已派发部分不保正续发。”

翻译一下:你今年拿到的复归红利,明年不一定有。

这跟友邦、永明那种“派发即锁定”的机制,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虽然宏利总实现率有96.72%,但复归红利的可持续性,是存疑的。

我有个客户去年买了宏利某款产品,今年想提领,发现复归红利少了近15%—— 不是公司违约,是条款允许它“灵活调整”。

建议:买宏利产品,一定要找专业经纪人,或者咨询希希,我会帮你比对条款细节,对比完你会大吃一惊。
三、哪些公司真正“稳”?数据背后的真相

我们来排个真正的“稳字梯队”。
???? 第一梯队:友邦、安盛、周大福


    友邦:11年均值95.04%,终期红利108.42%,全线产品连续4年≥100%。 投资策略稳健,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强,分红实现率常年超90%,是真正的“压舱石”。

    安盛:95.84%,安盛盛利II这类产品长线收溢强劲,保额增值红利作为“缓冲带”,支撑激进提领。 但注意:它的保正收溢垫底,25年才回本,不适合短期需求。

    周大福人寿:97.08%,数据亮眼,但如前所述,母公司风险是潜在隐忧,适合中短期持有者。
???? 第二梯队:永明、万通、富卫


    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30年IRR 6.31%,50年达6.50%,提领后剩余价值长期排名第一。 独有“归原红利”机制,派发即锁定,确定性高。 缺点?前期增长慢,对“战略耐心”要求高。

    富卫:90.57%,70%产品实现率≥100%,部分连续4年110%超额达成。 但富卫作为“新贵”,长期投资能力尚未经历完整周期考验。
???? 第三梯队:保诚、宏利、中银


    保诚:78.63%,被老产品拖累,但主力产品如隽富表现不俗。 建议:如果非要买保诚,建议多问我一嘴,我可以给你看很多截图。

    宏利:83.02%,终期红利连续7年≥100%,但复归红利机制有猫腻,费用结构复杂,银行系产品我不敢多评价。

    中银人寿:93.54%,周年红利连续6年100%,适合保守型客户,但长期滚动力弱,不适合冲高收溢。
四、内部港险数据库:主流产品真实优劣势一览

以下是我们保智库内部经常参考的产品对比表,不会公开发布,只在咨询时提供,但今天,我挑几款说透:
产品核心优势隐藏缺陷
???? 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中长期收溢顶尖(30年IRR 6.31%),提领强劲,归原红利派发即锁定,无限次更换被保人前10年增长慢,部分竞品短期表现更强,对“耐心”要求高
???? 友邦环宇盈活长期收溢潜力大(6.50%),支持9种货币转换,无限次换人,百年品牌分红策略“进攻性强”,对市场环境依赖大,实现率波动风险不可忽视
???? 万通富饶千秋中期收溢王(20年6.00%),独有可转年金功能,传承功能强股东背景敏感,复归红利无披露,客户对品牌敏感度高,私下交流更清楚
???? 宏利宏挚传承6年回本,中短期收溢强,支持保单分拆复归红利非锁定,公司可调整派发比例,建议逐条审条款
安盛盛利II长线收溢顶尖,独有“557”提领方案,账户余额后期登顶保正收溢极低(0.23%IRR),货币转换需重投保单,分红比例降至90%,硬伤明显
周大福匠心传承2尊尚版提领灵活,50年IRR 6.50%,历史实现率高母公司现金流承压,圈里人知道,我们私下交流
国寿傲珑盛世央企背景,长期收溢稳,有2年保费假期条款复杂度极高,客户反馈需专业经纪人协助理解
五、真正的“避坑指南”:买港险前必须问自己的5个问题


    你真的清楚“分红实现率”是按哪种红利类型算的吗?别被总分迷惑,拆开看“终期红利”才是真相。

    你买的是一家保险公司,还是一家母公司的“附属品”?周大福、万通的背后,都是复杂的资本故事。

    你手里的产品,是“自己滚”还是“靠爹养”?有些公司靠投资收溢分红,有些靠母公司注资续命。

    你准备持有多久?5年内要用的钱,别碰港险储蓄险。6年回本是常态。

    你有没有考虑过“提领灵活性”?安盛“557”、永明“566”,提领方式直接影响你能拿到多少实际现金。
六、希希有话说:我们保智库,为什么敢说别人不敢说的

我做港险咨询5年了,见过太多客户:
    买了“实现率100%”的产品,结果5年后发现分红缩水三成;冲着“6.5%收溢”去,结果忽略“保正收溢仅0.23%”,市场一跌,全成泡影;看中“大品牌”,却不知背后股东早就风雨飘摇。

所以我坚持:不只做产品分析,更要做“风险侦探”。

我们保智库不做广告,不搞夸张话术,因为我们知道——信任,是一次次“提前预警”换来的。
七、最后留个“钩子”:我们保智库有一款,不公开卖的产品

其实,文章里提到的这些产品,收溢率也不是全港蕞高。

我们保智库有一款独家销售的新款储蓄险,是国寿海外2025年10月最新推出的,对客户资金体量有要求,不直接在市场上开放。

表现实在亮眼: ???? 9年时间,资金实现年化单利高达10.5%,秒杀全港所有同类产品。

但它有两个“门槛”:
    起投门槛100万港币(原为20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18 18:16 , Processed in 0.0360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