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被复利7%、9种货币忽悠了。
你真正该问的是:当整个市场塌方时,有哪些资产不会一起陪你跌?不是谁涨得多,而是谁不会倒下、不会违约、不会突然消失。
我们今天聊的,不是哪一个产品值得买——那太低级了。 我们聊的是:为什么在所有离岸金融工具里,香港保险,成了中国高净值家庭真正的“备用水源”?
一、暴击之下唯一通关的金融系统:它凭什么没崩?
1997年10月23日,黑色星期四。 国际炒家围剿港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飙到280%,恒指单日暴跌1211点,市值蒸发10.4%。
这场亚洲金融风暴,是照向香港金融体系的一颗“古斯塔夫列车炮”——一炮下去,多少机构关门结业,多少股民跳楼。
但有这么一组数据,你可能没见过:
???? 在风暴过后两年内,只有“保险”这个行业,实现了多项指标不降反升。
图片
这不是因为它没受影响。
当时,权益类资产缩水,投连险亏损,退保潮爆发——理论上,保险公司早该被压垮。
可唯独它活下来了。还活得不错。
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整个生态”。
别小看这些“友邦”“保诚”“宏利”——它们不是什么本地小商号,而是跨国金融航母的港湾分支。
看看它们背后的母公司有多大:
| 公司 | 母公司总资产(美元) | 净盈利(美元) | 福布斯2000强排名 | | 安盛 | 6,840亿 | 76亿 | 第51位 | | 宏利 | 6,304亿 | 34亿 | 第197位 | | 友邦 | 2,788亿 | 38亿 | 第161位 | | 保诚 | 1,716亿 | 17亿 | 第481位 | | 永明 | 2,474亿 | 24亿 | 第299位 | | 周大福 | 109亿 | 8.4亿 | 第1,168位 |
图片
这背后是什么概念? 等于你投保的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搭上了全球资本巨轮的救援通道。
一旦出事,母公司一句话:钱,先砸进去。 比如2009年金融危机,美国AIG濒临破产,美联储立刻注资850亿美元。这种“大而不能倒”的背后,是全球信用体系的底层共识。
而香港保险,天生自带这种“不孤立”的基因。
它真正的护城河,是四个字:全球配置
你买的不是“香港市场”的产品,而是友邦、宏利、安盛这些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部署的资产组合。
你以为它押注港股港房?错了。
拿安盛举例,它的1720亿欧元投资组合里:
法国资产占19%(母国)日本12%、德国7%、意大利6%、瑞士9%美国7%、比利时7%、西班牙5%、荷兰3%其他欧洲6%,“其他国家”11%
图片
这意味着什么? 哪怕法国政府违约,对组合影响也不超过19%——系统永远不会因为一个国家崩盘而归零。
同样的,你保单里的钱,不是绑在“中国楼市”或“人民币汇率”上,而是嵌在全球利率、债市、货币套利链条中。
所以当本土资产集体缩水,香港保单却在2008年后涨了8.25%,24年年化6.67%。
二、监管晚出生149年?它靠“自律”活成了精怪
2015年,香港才成立保监局。
而保险业早在1841年就诞生了——行业比监管大了整整149岁。
你敢信?一个金融重地,100多年没人管? 但你还真别说,1990年之前,香港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倒闭。
对比一下:
1986-1991年间,美国50多家寿险公司破产1997年起,日本累计9家寿险公司倒闭2008年,AIG倒下前,美国保险业早已千疮百孔
而香港,靠什么挺过来的?
答案是:行业自治 + 母公司兜底 + 商业自律
母公司传承成熟风控:安盛、友邦、永明这些公司,把欧美百年来精算模型、资产配置、再保险机制直接“复制”到香港,起点就高;行会互保:战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风险共担;契约文化:保险公司知道自己是“百年生意”,靠的是信誉吃饭,不怕监管,怕客户不续费。
这才是它真正的逻辑: 它不靠“爸爸救”,也不靠“政策护”,而是靠自由竞争下形成的自我生存机制。
三、它避开了全球保险公司最怕的“催命符”:利差损
什么叫“利差损”? 就是保险公司给客户的保底利率太高,但投资回报太低,中间的亏损只能自己吞。
它杀伤力有多强?
90年代,日本日产生命承诺2.5%终身年金,结果撞上0利率时代,破产;美国80年代放松监管,允许险资投垃圾债,结果垃圾债暴雷,大都会人寿30年都还没缓过来;2009年,平安因利差损差点被拖垮,马明哲在保监会“吐苦水”800亿亏空。
图片
那香港为什么没这问题?
因为它的主流产品压根没有高保底。
拿现在最火的“多元储蓄计划”为例:
安盛挚汇:保正IRR 0.2%友邦盈御3:保正部分垫底宏利宏挚传承:回本虽快,但复归红利有“猫腻”
它们的收溢,基本全是非保正分红——保险公司只要赚到1%以上,它就是盈利的。
就像巴菲特在日本套利的思路:借0.17%的低息贷款,投资年息2.7%的谷票,wen賺。
图片更狠的是:它懂得“全球对冲”
当本币利率下行,它怎么办?
宏利投资管理说了:主动外汇管理、新兴市场债配置、另类投资组合。
拿宏利举个例子,它有155位投资专家,分布在14个国家,全球8大团队,专门捕捉不同市场的利率波动机会。
图片
其他国家的保险公司能做到吗?做不到。
中国险资要“服务实体经济”,钱得投国内项目;英国要求保险资金投本地;美国80年代靠投垃圾债赚钱,结果把自己玩崩了。
只有香港保险,摆脱了本土经济的捆绑,成了全球利率套利的“金融变形虫”——灵活、冷酷、只对客户履约负责。
四、为什么它成了中国家庭的“避风港”?三个字:可兑现
我们见过太多家庭,账面资产千万,但真正需要钱时:
房子卖不掉,中介费一套就几十万;锂财锁定期,赎回罚息;基金下跌,不敢卖;私募股权,10年兌付遥遥无期。
这就是结构性错位: 你拥有“资产”,但没有“现金流”。
而香港保险,卖的不是“高收溢”,而是一张写在合同里的“付款计划”。
它的底气,来自三个层面:
1. 契约清晰,机制透明
什么时候分红,怎么算,写进条款;提现、保单贷款、减保,节奏由你定;多币种转换,无额外费用,不影响现金价值。
图片2. 承保方够硬,百年履约
友邦、保诚、宏利等,都是百年老牌;信用评级常年保持AA级以上,比很多主权国家还稳;永明保险1871年就在香港卖分红保单,150年没违约过一次。
图片3. 历史验证,风雨履约
97回归、SARS、2020年疫情、全球股债双杀——它从未延迟分红;保诚1995年发行的“更美好”计划,30年年化6.67%,现金价值翻4倍;即使2023年市场波动,分红实现率依然稳定在90%以上。
图片五、它解决的不是“赚多少”,而是“保得住”
我们服务过上千家庭,发现真正出问题的,从来不是“买错了产品”,而是结构太重、流动性太薄、控制权太弱。
典型的三类家庭困境:
1. 单系统暴露型:资产全绑在人民币、楼市、A股
表面风光,一旦政策收紧,全线踩雷;缺少“非同步资产”,无法对冲系统性风险。
2. 杠杆增长型:企业主、创业者
钱都在公司账上,家庭用钱得靠融资;一旦企业出事,家庭立刻断流;缺少“现金流缓冲”,扛不住突发冲击。
3. 代际传承型:富一代步入晚年
子女接班,但资产分割没定;家企不分,债务风险波及家庭;信托操作不当,反被“击穿”——比如张兰案。
图片
但你猜怎么着? 在张**兰被债权人追债时,她早年买的几份宏利、全美人寿保单,愣是没被触及。
为什么? 因为受益人明确,保单独立成“封闭空间”,不被用于偿还企业债务。
这就是香港保险的现实价值: 它不是冲在最前面的“增长引擎”,而是最后一个不倒的“安全垫”。
六、买它之前,你必须知道的暗面
别听别人吹“复利7%”,先看看我从客户那里被问麻了的几个真实问题:
???? 保诚:xx事件我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
某款产品分红实现率连续三年低于预期;股东背景敏感,圈里人知道内幕,但公开场合我不便讲;如果真要买,建议你找我,我能给你看内部截图。
???? 万通富饶千秋:客户对股东很敏感
产品本身收溢不错,但母公司最近风波不断;很多客户买了后才后悔,因为没提前了解股东结构;我们私下聊过,部分客户已经在考虑退保。
???? 周大福匠心传承2:母公司最近有风波
圈内人都知道,但公开没人敢说;历史分红实现率虽高,但未来不确定性加大;建议买前务必查清背景,或找专业顾问比对。
???? 宏利宏挚传承:复归红利有“猫腻”
表面回本快,但复归红利延迟高;一般人不会注意,等你发现时,已经过了可调整期;建议一定要找经纪人,或者咨询我,对比完你会大吃一惊。
???? 安盛盛利II:保正收溢垫底
25年才回本,IRR仅0.23%;货币转换需终止保单,不是真多元;分红比例从100%降到90%,没人告诉你;买前建议逐条审条款,我帮你过一遍。
这些坑,不会出现在PPT上,也不会写在宣传页里。 但它们,才是决定你未来能不能拿回钱的关键。
七、最后,一个你没听说过的王牌产品
我知道你们都在找“收溢蕞高”的产品。
但我想告诉你:全港收溢蕞高的,根本不在市场上公开卖。
我们保智库有一款国寿海外最新储蓄险,2025年10月才推出,名字不方便说,因为它不直接对散户开放。
但它表现实在太亮眼了:
9年时间,年化单利高达10.5%收溢秒杀全港所有产品,一骑绝尘国资央企背景,安全性拉满
但缺点也很清楚:
总保费门槛100万港币起(以前要200万,现在降了,但额度稀缺)需要验资,预算紧张的不适合小额保单额度紧张,得抢
如果你不是冲着“短期爆发”去的,更推荐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友邦环宇盈活这些主流产品。
结尾:它不是万能,但你最怕的时候,它会准时出现
香港保险的真正价值,不是“收溢多高”,而是:
跨周期:不跟本土市场同涨同跌可执行:什么时候给钱,写进合同**可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