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复: 0

刷屏香港的年金保险究竟有怎样的魅力?永明这款即领型年金真有那么神

[复制链接]

906

主题

906

帖子

27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8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铁口、高铁站、购物中心——最近走在香港街头,你不可能错过那一片金灿灿的“永明金融”巨幅广告。整面墙都是“享悦年金保险”的宣传,主打“即买即领,领一辈子”,连背景音乐都仿佛在耳边响起:“下个月就能领钱了。”

40岁的人,第二个月开始领1558美元,活到100岁能拿回近500万美元?听上去像财务自由的终点站。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这款产品突然爆了?

不是分红险,不是多币种储蓄险,而是多年不温不火的“即领型年金”,突然成了港险圈的顶流?连我都被客户问麻了:“希希,大家都在买这个,是不是真的可以闭眼入?”

别急,咱们今天不吹不捧,也不列一堆专业术语糊弄你。我就是你身边那个懂行又敢说实话的闺蜜/兄弟,今天带你把这款“刷屏级年金”翻个底朝天。

我们不只看收溢、不只看宣传图,咱们要挖的是——这背后有没有坑?值不值得跟风?你到底适不适合?

你看到的广告,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而我想告诉你的,是那些没人会主动说出来的“市场真相”。
一、“即领型年金”的吸引力从哪来?安全感才是最大卖点

先承认一点:永明这款“享悦即享年金保险”抓住了当下最精准的心理痛点。

什么痛点?

——不确定时代里,人们对“确定性现金流”的极度渴求。

过去几年,股市震荡、楼市横盘、银行利率一降再降。普通人的资产配置逻辑已经变了:不再追求“赚得多”,而是“能不能每月准时到账”。

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房贷、教育、养老压力齐上阵,谁不想每月固定收一笔“不怕暴雷、不看市场”的钱?

而这,正是“享悦即享年金”的核心卖点:

✅ 即买即领(首月缴费,次月开始派发) ✅ 终身领取(写进合同,活多久领多久) ✅ 保正派息(无论分红如何,年金部分100%保正)


图片
你投40.6万美元进去,第二个月就开始每月固定拿1558美元,雷打不动。

哪怕全球金融危机,哪怕保司自己投资亏损,这笔钱也必须照发。因为它不是分红,是“即期年金”的转换机制——你的保费一次性买了一份“终身年金权益”。

这才是真正的“无惧风险波动”。

也难怪它成了中产家庭、退休规划人群的心头好。毕竟,比起“未来可能涨很多”的分红储蓄险,“现在就能用”的现金流,才更像救命稻草。
二、收溢真像宣传说的那么漂亮?我们来拆解“本金还在涨”的真相

但问题来了:你看到“本金在涨”、“100岁涨到496万美元”,是不是瞬间心动?

我们来看一个被广泛传播的案例:

40岁明先生投入40.6万+9.3万=50万美元
    主险:40.6万买“享悦即享年金”,每月领1558美元附加险:9.3万买“享悦添心附加险”,享受分红增值

于是宣传说:“领钱的同时,本金还在涨!70岁涨到65万,100岁涨到496万。”

乍一看,简直是躺赢剧本。

但真相是——这496万,压根不是你账户里的钱,也不是你能提出来的钱。


图片
我们来拆解一下。
1. 年金部分:你拿回的是“自己的钱”,不是投资回报

年金险的本质,是把你的一笔钱交给保险公司,换一份终身现金流。你每月领的钱,其实是你本金的“分期返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交100万,保险公司承诺你每年领5万,领20年就拿回100万;如果活过20年,后面领的才是“赚的”。

“享悦即享年金”也是如此。

按他们公布的案例:
    投保人40岁,一次性投入40.6万美元从第1个月开始,每月领1558美元(年领约1.87万)到第22年,累计领取金额超过总保费,实现“回本”

这意味着:前22年你拿的,基本都是你自己投进去的钱在分期返还。

真正的“额外收溢”,是从第23年开始的那部分。

这才是年金产品的逻辑——用流动性换长期确定性。

所以别被“70岁本金涨到65万”误导。那个“本金涨”,指的是你剩余未领取的“年金权益价值”,不是账户现金价值。
2. 分红部分:“添心附加险”才是真正的增长引擎

真正让你看到“496万美元”的,其实是那个叫“享悦添心附加保险”的部分。

这个附加险,本质上是一个分红型储蓄保险,投进去的钱会参与保险公司投资组合,产生“终期红利”,长期滚动。

案例中,9.3万美元投入该附加险,30年增长至65万美元,50年达252万美元。

听起来很猛?

但注意两个关键词:“预期”和“终期红利”。

也就是说,这个数字是基于假设的投资回报率测算的,并非保正。最终实现多少,要看保险公司未来几十年的分红实现率。

而这里就藏了个大坑——
三、分红能兑现吗?永明的历史分红实现率到底靠不靠谱?

说到分红险,最怕的就是“画饼”。

你买的时候说“预期IRR 6.5%”,结果十年后分红打七折,甚至腰斩——这种事在港险圈太常见了。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产品能不能买,核心不是看宣传页写的“预期收溢”,而是看它过去同类产品的分红实现率。

我们查了永明金融过去几款主力储蓄险的分红实现率:
产品名称投保年限承诺分红实现率(2024年)
永明「万年青传承」10年100%86%-92%
永明「尊耀未来2」15年100%89%-94%
永明「喜耀传承」20年100%83%-88%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公开披露

???? 结论:整体实现率在85%-95%之间,属于中上水平,但从未做到100%兑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你买了“享悦添心附加险”预期能涨到252万美元,最终可能只拿到200万左右。

而且这还是在假设投资环境稳定、无重大黑天鹅的前提下。

更关键的是——永明这款新产品是2025年才推出的,没有任何历史数据支撑。我们只能靠“老产品”的表现来推测。

所以你要问自己:你愿不愿意为一个“大概率兑现85%”的预期收溢,锁定几十年资金?

特别是,这款附加险的分红结构中,90%以上是非保正的“终期红利”,这意味着:
    前10年几乎看不到增长中途退保会损失巨大真正兑现要等到30年后

对于急需现金流、或者投资周期短于20年的人来说,这产品根本不适合。
四、你以为可以“灵活滚存”?别被3.5%利率蒙蔽了

还有一条宣传点很诱人:“如果不领取年金,未领部分可按3.5%非保正利率滚存。”

听起来像存款复利,每年稳稳增值?

错。

首先,3.5%是非保正利率。

其次,滚存的不是“年金本金”,而是“未领取的年金金额”。

举个例子:你每月应领1558美元,但选择不领,这笔钱会进入“累积账户”,按照3.5%利率复利滚存。


图片
比如20年不领,累计滚存力息是16.32万美元。

听上去不错?

但问题是:这16万多,你什么时候能拿到?

答案是:只有当你开始领取时,或者退保时才能拿。

而如果你选择“开始领取”,保险公司会把累积的年金+力息一次性或分期返还。

但注意:这笔钱返还后,你未来的月领金额并不会增加。它只是把你之前没领的钱补给你。

换言之,滚存≠本金增值,只是“延迟消费”的补偿。

很多人误以为“滚存能让每月领更多”,这是巨大的认知偏差。
五、增值服务很香?SunWallet真能解决跨境养老?

再来说说他们推的另一个亮点:SunWallet支持17种货币提取。

真的能让你冬天在海南、夏天在加拿大,钱随便换?


图片
从功能上看,确实比传统保单方便。

以往你要提取港险资金,得先兑换成港币/美元,再通过银行汇出,手续多、费率高。

现在SunWallet号称:
    支持17种货币直接支付首笔跨境转账免手续费可绑定Visa卡直接消费

听上去像“数字钱包”+“全球支付”合一。

但现实呢?

我私下跟几个用了SunWallet的客户聊过,反馈很一致:功能是有了,但落地体验差强人意。
    货币兑换汇率比市场价低2%-3%实际可绑定银行卡的地区有限(内地卡基本不能用)大额提现仍需人工审核,3-5个工作日客服响应慢,出现过误扣款需申诉的情况

说白了,它是个“概念领先,执行落后”的产品。

而且你要明白:保险公司做支付工具,不是为了让你方便,是为了锁定资金不外流。

一旦你的钱进了SunWallet,就更难转去别的平台投资了。

所以别被“17种货币”冲昏头,真正的跨境资金自由,靠的不是保险公司钱包,而是你的税务结构和海外账户布局。
六、同类产品对比:它真的是“唯一选择”吗?

你以为永明这款是独一份?错了。

市面上能“即领+分红”的组合,早就有不少了。

我们拉了个简表,对比同类产品:
产品即领时间保正领取年限分红预期IRR提领灵活性特殊功能
永明享悦即享年金+添心次月起终身6.5%(附加险)中等SunWallet多币支付
万通富饶传承第1年起终身6.0%可转终身年金
宏利宏挚传承第6年起6年回本6.0%支持保单分拆
周大福匠心传承2尊尚版第1年起终身6.5%英式分红,红利锁定
安盛盛利II第5年起7年回本6.5%极高“557”激进提领

???? 发现没?永明的优势只有两个:“次月即领”+“品牌认知”。

但其他产品在分红稳定性、提领灵活性、功能创新上,都有更强选手。

比如“万通富饶千秋”,不仅能终身领取,还能把保单转换成年金计划,锁定终身现金流,特别适合退休规划。

而“安盛盛利II”更是提领之王,独有“557”方案(第5年起每年提7%),账户余额长期领先。

相比之下,永明这款主打“安全感”,但在长期增值潜力和资金灵活性上,并不占优。
七、谁真的适合买?三类人可以考虑,其余建议冷静

说了这么多,到底谁该买?

我总结了三类真正适合的人群:
✅ 1. 已退休或临近退休,急需稳定现金流的人

如果你已经60岁,不指望高回报,只想要“每月固定到账一笔钱”,那这款产品确实合适。

即领+保正+终身派发,完美匹配需求。
✅ 2. 家族有长寿基因,预计活到90岁以上的

年金险的核心优势是“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如果你家族普遍长寿,这笔“长寿红利”就很值。
✅ 3. 有美元资产配置需求,且不想操心投资的人

钱放在银行利率不到2%,不如买个年金,锁定终身4%+的隐含回报率,省心省力。
❌ 但如果你是以下几类人,建议三思:

    投资周期少于20年:分红还没起来,退保就亏大了需要灵活用钱:中途取现代价高,滚存也不等于增值追求高收溢:6.5%预期IRR听着高,但实现率可能打折对保险公司有疑虑:永明虽稳,但非国际顶级巨头,品牌溢价有限
八、更深层的风险:你可能没听说过的“永明背景”问题

说句实在话,我在保智库内部讨论这款产品时,团队有个顾虑一直没公开讲。

那就是——永明金融(Sun Life)的亚洲业务,其实高度依赖加拿大总部输血。

虽然它在香港拿牌多年,品牌也一直走稳健路线,但其亚洲区投资组合中,有超过40%是加拿大本地房地产和基建项目。

而2024年开始,加拿大商业地产市场持续承压,多伦多、温哥华写字楼空置率突破20%,不少项目出现违约。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加拿大那边的投资出问题,亚洲保单的分红池也会受影响。

这不是危言耸听。2022年就有传闻,永明亚洲部分产品的分红分配被临时下调5%-8%,虽然后来澄清是“短期波动”,但内部邮件截图我们是看过的。

【希希有话说:】我不是说永明会暴雷,但它不像友邦、保诚那样有全球均衡布局。它的“稳健”,是建立在特定市场稳定的前提下的。

一旦母国经济出问题,你的“保正领取”虽然还在,但“分红增长”可能就悬了。
九、真正的“高阶玩法”:没人告诉你的组合策略

坦白说,如果你真想做养老规划,单买一款年金险,远远不够。

聪明的做法是:用多款产品组合,对冲风险。

比如:
    一部分资金买“即领型年金”,确保基础现金流一部分买“高分红储蓄险”,博取长期增值(如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再配一款“可转换年金”的产品(如万通富饶千秋),未来根据健康状况灵活调整

这才是真正的资产配置。

而很多人只盯着“永明这款刷屏产品”,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 分红实现率 ✅ 保司历史 ✅ 提领规则 ✅ 货币风险 ✅ 退保成本
十、最后剧透一款“内部款”:不是最火,但收溢一骑绝尘

说了这么多市面上的产品,我再透露一款我们保智库少数渠道才能买到的特殊款。

不是永明,不是友邦,而是——国寿海外最新推出的短期储蓄险。

注意,这款产品不公开销售,对客户资金体量有要求,且需要验资。我们凭借与国寿海外的长期合作,拿到了少量额度。

它的表现有多猛?

???? 9年时间,资金实现年化单利10.5% 的回报。

什么概念?秒杀全港所有主流储蓄险。

比如你投100万港币,9年后变成194.5万,复利IRR接近6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2 , Processed in 0.038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