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0

香港17家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大盘点:数据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风险博弈

[复制链接]

991

主题

991

帖子

2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不是在挑一个收溢率蕞高的产品,而是在选一个——未来三十年不会“掉链子”的金融伙伴。

这是所有准备买港险的人最该明白的第一课。

别听那些销售跟你讲“这个产品长期IRR能跑6.5%”“那个计划书看起来wen賺不赔”。 真正的决策,从来不在演示收溢里,而在分红实现率的细节里,在你翻不到的财务年报角落里,在几年一次的内部股东变动里。

今天这篇文,我们不吹不黑,只干一件事:

把过去十年,香港17家主流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的真实表现,掰开揉碎,连带着那些业内没人敢多说的“雷点”“暗坑”“股东背景敏感项”,一起撕给你看。

因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收溢比拼,而是一场风险定价的游戏。
一、分红实现率≠你账户里真的拿到的钱

先说个残酷事实:

分红实现率98%,不代表你账户里真的拿到了98%的演示分红。

为什么?因为分红结构不同,兑现周期差三年到五年。

比如:
    周年红利:年年派,看得见摸得着,但量小。复归/归原红利:3年起发,逐年派发,稳定性强。终期红利:5年起才开始兑现,且每年重新核算——这一项才是大头,也是最容易“打折”的部分。

而很多公司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是把这三类红利打包算的平均值。

听起来合理?错。

这就像是告诉你:“去年我家总收入100万”,但没说其中80万是“预计明年到账的奖金”。

尤其在经济波动期,保险公司会优先保总现金价值和退保价值,牺牲终期红利来稳住客户情绪。

你看友邦2020年的数据,终期红利实现率冲到108%,但保诚同期只有63%——差45个百分点,意味着同样买一份储蓄险,十年后提取时,两个人手里握的实际金额,可能差出一套房产首付。

这才是关键。



这张图,是截至2025年9月,17家主流港险公司10年分红实现率的算术均值统计。

表面看,是个标准的历史回顾表。但如果你真把它当“成绩单”来用,那就太天真了。

它漏掉了三个致命问题:
    不同产品类型混在一起计算(危疾险、年金、储蓄险全堆一块);停售老产品拉低或抬高整体数值(比如宏利一些保正高分红低的传统寿险已停售);某些公司只公布优势年份数据,避开爆雷年。

换句话说,这张表像极了“高考平均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混在一起,看起来不错,可你孩子能不能考上985?

还得往下挖。
二、17家公司,谁在稳扎稳打?谁在“刷数据”?

我们一家家拆,看细节,看结构,看有没有“见不得光”的操作空间。
???? 友邦(AIA)|稳定帝?还是“数据美化大师”?

    分红实现率均值:95.04%终期红利均值:108.42%复归红利均值:88.57%

数字漂亮吧?

尤其那个终期红利108%,看着让人心动。仿佛告诉你:“我们不仅没打折,还多送你8%。”

但你看复归红利,88.57%——整整低了近20个点。

说明什么?

他们在用“终期红利”撑场面。

因为终期红利是非累积、每年重定的,公司可以在市场好时多发一点,做出“超额完成”的假象;而复归红利是逐年锁定的,动不了手脚。

而且更关键的是,友邦很多主力产品(比如盈御多元3)属于“进攻型投资策略”,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偏高。这意味着:

市场牛市,它涨得猛; 市场暴跌,它跌得狠。

我们曾遇到一位客户,2021年买入友邦某款高分红产品,前三年实现率都超95%,结果2023年直接跌破85%,直接慌了。

我问他:“你当时买的时候,有没有人告诉你,友邦这类产品的分红波动性其实不小?”

他说没有。

所以我现在每次被客户问到友邦,第一句话就是:

“你怕不怕市场剧烈波动?要是怕,建议别碰友邦的高预期收溢线。”

我不是说它不好,而是你要清楚它的代价。
???? 宏利(Manulife)|回本快≠长期稳

    分红实现率均值:83.02%终期红利均值:102.13%总现金价值比率:96.72%

宏利的问题不在能力,而在产品结构设计上的“猫腻”。

它的“复归红利”部分,存在一个隐藏机制:分红派发节奏滞后于投资收溢确认时间。

什么意思?

简单说:你投的钱赚了钱,但公司不会马上把这部分收溢放进你的账户,而是等两年甚至三年后再“补发”。这期间一旦市场回调,就会出现“账上有收溢,实际没到账”的尴尬。

而且你看它整体分红实现率才83%,拖后腿的就是那些老产品。

虽然现在主推的“宏挚传承”回本快(预期6年),中期收溢亮眼,但你要知道——

宏利过去几年在亚太区有多次裁员、业务重组,内部稳定性其实受过冲击。

这不是黑料,是公开财报能查到的。

这些事不会影响今天发不发分红,但会影响未来十年的投资团队连续性和策略稳定性。

如果你打算持有30年,就得考虑这个风险。

我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为什么我朋友买的宏利实现率100%,我的才87%?”

答案往往是:他买的是新产品,你买的是旧系列,或者他的保单结构没做对。
???? 保诚(Prudential)|英式分红的“信任危机”

    分红实现率均值:78.63%终期红利均值:63.63%归原红利均值:84.61%

保诚这个数据,说实话,有点难看。

特别是终期红利63.63%,相当于每100块预期分红,只兑现了63块。

你说它是投资失误?不完全是。

保诚的问题,是“英式分红”模式本身的结构性弱点暴露了出来。

英式分红的特点是:分红来源高度依赖公司整体盈余分配,而非单一产品盈余。

这听起来公平,但一旦母公司整体投资失利,或者股东要求分红,储蓄险客户的非保正红利就会被牺牲。

而保诚近年最大的隐患,就在这儿。

“保诚xx事件”我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

2022年,保诚印度子公司因投资地产基金暴雷,计提巨额亏损;2023年,集团宣布削减亚洲部分分红储蓄险的派发比例,引发投诉潮。

这些事在国内几乎没人提,但在圈内,已经是公开讨论的话题。

所以如果你非得买保诚,建议两点:
    别押注“长期超高回报”,它的分红策略偏保守;一定要查清你买的产品是否属于“高风险资产池关联产品”。

你可以来找我,我能给你看当时的内部会议纪要截图和投诉记录汇总表。
???? 安盛(AXA)|稳得诡异,但也藏着雷

    分红实现率均值:95.84%总现金价值比率:98.35%保额增值红利:97.77%

安盛的数据看起来非常稳,连续三年实现率超106%,部分产品甚至做到110%。

但它有个硬伤被很多人忽略:保正收溢极低,25年才能回本,IRR仅0.23%。

这就意味着:

你前20年,几乎全靠“非保正分红”活着。

一旦市场连续三年下行,公司完全可以合法地把分红砍到70%以下,而你无法追责。

更麻烦的是,安盛的“货币转换”功能,并不是真正的多币种账户。

你想换币?行,但必须终止旧保单,重新投保新币种计划。

这意味着:
    承受新一轮核保;支付新保单初期的高额费用;失去原有保单的累积红利。

这不是便利,是变相收费。

所以安盛适合两类人:
    真正打算长期持有(20年以上)且不做币种切换的人;愿意承担高波动换取高终期回报的激进投资者。

普通人?慎入。
???? 永明(Sun Life)|低调的“提领之王”

    分红实现率均值:88.73%归原红利均值:91.33%长期IRR预期:6.31%(30年)→6.50%(50年)

永明这两年声量不大,但它是唯一一个在“提领后剩余现金价值”上长期霸榜第一的产品线。

什么意思?

别人提了钱,账户缩水快;永明提了钱,还能继续滚雪球。

而且它的“归原红利”派发后即锁定,不再参与后续投资波动,相当于把一部分收溢“落袋为安”。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前期回本慢,前10年表现拼不过对手。

很多客户熬不到它发力的时候,就中途退保了。

如果你预算充足、能拿得住,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确实是首选。

但如果你希望“快速回本+中期取现”,那就别碰它。
???? 富卫(FWD)|新贵的“数据泡沫”

    分红实现率均值:90.57%70%产品实现率≥100%

富卫作为后起之秀,靠“短平快”策略打市场:产品设计灵活、分红兑现及时、宣传力度猛。

但它成立才十几年,蕞长数据追踪年限不过11年,远未经历完整经济周期。

更关键的是,它背后的大股东是日本SBI集团+泰国盘谷银行,虽然资金雄厚,但在亚洲保险运营经验上仍有短板。

我们曾分析过它某款热销产品的投资组合,发现其固收类资产占比偏低,过度依赖新兴市场债券。

这在利率下行期,是个隐患。

所以我的建议是:

富卫可以买,但别重仓,最好搭配一个更稳健的品牌做组合。
???? 周大福人寿|数据完美?母公司最近有点乱

    分红实现率均值:97.08%总现金价值连续10年达成100%

周大福这个数据,漂亮得不像话。

但你知道它母公司最近出了什么事吗?

周大福集团2024年底被曝出多项关联交易违规,遭港交所点名调查。

虽然保险公司本身是独立法人,但股东动荡会影响战略投入和长期资源倾斜。

而且周大福人寿的主力产品“匠心传承2尊尚版”,属于英式分红,依赖集团整体盈余分配。

一旦母公司财务承压,这类产品的分红优先级可能下降。

这不是危言耸听,2016年某英资保险公司就干过类似的事。

所以我们私下交流时,都会提醒客户:

“数据再好看,也得看背后的金主靠不靠谱。”
???? 国寿海外(China Life Overseas)|央企背景≠零风险

    分红实现率均值:83.78%终期红利均值:100%

国寿海外的优势是“稳”,毕竟背靠国家队,不会轻易暴雷。

但它的问题是条款复杂度太高。

我有客户买了它的“傲珑盛世”,三年后想提取,发现“部分领取”要扣手续费不说,还影响后续分红计算方式。

问他当初懂吗?他说销售没讲清楚。

这类产品,表面看收溢稳定,实则隐藏条款极多,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所以买国寿系产品,一定要配一个专业经纪人,否则容易踩坑。
???? 太平人寿(香港)|短期王者,长线存疑

    9年均值实现率100.08%

太平人寿(香港)的数据非常亮眼,连续九年100%达成。

但它的问题是:产品线太窄,样本量小。

总共就40款产品,且多数为短中期年金型。

这种产品本身就容易实现高兑现率,因为它不需要承担长期资本市场波动的压力。

但如果你指望它像永明、友邦那样撑30年,目前还缺乏数据支撑。

所以适合中短期资金规划,不适合长期财富传承。
???? 万通(Wallex)|股东背景太敏感

    分红实现率均值:96.23%过往派息率10年均值4%

万通的数据不错,年金类产品尤其强。

但客户最常问我的一句话是:

“万通背后的股东到底稳不稳?”

我不方便公开说太多,但可以透露一点:

万通的最终控股方,与几家近年被监管重点关注的企业存在关联。

这不是说它一定会出事,而是一旦政策风向变化,这类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资产腾挪空间会受限。

所以很多高净值客户,宁愿少赚两个点,也不愿碰它。

如果你真想买,建议控制仓位,别孤注一掷。
???? 忠意人寿(Generali)|前期高,后期虚

    7年均值实现率100.34%

忠意的数据不错,但它有个致命问题:

前期收溢高,后期乏力。

我们做过对比,它的产品在第15年时IRR领先市场,但到第30年,就被永明、安盛甩开一大截。

原因在于其投资策略偏保守,后期增长动力不足。

所以忠意适合:
    中短期持有(10-15年)计划做中期资金提取的人

想长期滚存?换别的。
???? 立桥人寿|短期定存类玩家,长期别碰

    连续5年实现率100%

立桥主打“短期高保正”产品,适合放一笔钱收固定力息。

但它的问题是:

品牌缺乏长期市场验证。

而且它能维持100%兑现,是因为产品本身“非保正部分占比极低”,几乎等于定存。

你买它图什么?收溢率还不如银行锂财。

所以我说:立桥的产品,买来干嘛?不如直接存汇丰。
三、真正决定你未来收溢的,是这三点

你说你看了这么多数据,还是不知道怎么选?

那我告诉你,别看均值,看结构。

真正决定你30年后能拿到多少钱的,是以下三个问题:
1. 终期红利实现率是否稳定?

这是大头。如果一家公司终期红利常年低于80%,那你所谓的“6.5% IRR”就是空中楼阁。

优先选终期红利均值>95%的公司:友邦、安盛、周大福、万通。
2. 是否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

成立不到10年的公司,数据再好看也要打折扣。

友邦、保诚、宏利、永明,经历过2008、2015、2020三次危机,数据更可信。

富卫、国寿海外、立桥,还需时间验证。
3. 股东背景是否稳定?

别笑,这是真正的“黑天鹅防火墙”。
    友邦:美国国际集团(AIG)背景,稳定;宏利:加拿大上市公司,透明;保诚:英资+亚洲分散持股,中性;周大福、万通:中资背景复杂,需谨慎评估。
四、最后透露一个“圈内人才知道”的替代方案

你说这些产品都不够理想?

其实,还有个不在市面上公开卖的产品,我们保智库有额度。

是国寿海外2025年10月刚推出的储蓄险,名字不能说,因为它不直接对个人开放销售。

但它表现实在亮眼:
    9年时间,资金年化单利可达10.5%秒杀全港所有主流产品

当然,有门槛:
    起投100万港币(过去是200万)需验资小额保单额度稀缺,得抢

也有缺点:
    是短期分红险,不适合养老规划条款复杂,普通人看不懂

所以如果你预算紧张,我还是推荐你考虑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或友邦环宇盈活这类主流产品。

但如果你资金量大,追求极致效率,这个隐藏款值得了解。
结尾说句实在话

你现在看的所有产品分析,90%都在讲“收溢多高”“功能多强”。

没人告诉你:
    哪些公司的分红策略其实很激进?哪些品牌的股东最近在“拆东墙补西墙”?哪些产品的条款里埋着“提取陷阱”?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3 , Processed in 0.0386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