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深度观察:为什么香港保险在全球没有替代品?藏在保单里的金融活水,你家有吗

[复制链接]

888

主题

888

帖子

26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74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11月,内地某家族办公室客户问我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

“我账上几个亿,可为什么一急用钱,连500万都拿不出来?”

不是她夸张。

她资产遍布北上广深四套豪宅、持有多家未上市科技公司股权、名下还有信托和私募基金,可当孩子突然拿到美国名校offer需要预付学费时,她试了一遍所有“变现路径”:卖房要3个月起、赎回私募得等开放期、银行贷款压降额度、信托取现流程复杂到要开三次家庭会议……

最后,是她在2015年买的一份香港多元货币储蓄保单,在第7个工作日,到账了120万美金。

没有审批、没有解释、不看脸色,就一张保单,一条水脉,稳稳地把钱送到了她手上。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你深聊的事:你家里,有没有这条“不靠别人、不靠市场、不靠运气”的金融活水?

很多人还在拿“7%复利”“9种货币”当卖点讲港险,太浅了。真正让中产以上家庭持续加码香港保险的,不是预期收溢,而是它在系统性危机下的兑现力——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它能不能说话算数?

我们今天不吹不黑,就从你从来看不到的几个维度,拆穿这条“金融活水”的真实底牌。
一、为什么港险扛得住“金融核弹”?——它的根,扎在别处

1997年10月23日,那个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的下午,港股单日暴跌1211点,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到280%。索罗斯的子弹,已经打穿了泰铢、韩元、印尼盾,现在,瞄准的是港元。

如果你是当年的一个普通投保人,你账户里的钱,也在剧烈波动。你会不会担心保险公司跑路、分红打水漂?

但现实是,那一年,保险是唯一一个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全部逆势上扬的行业。

看这张图,其他行业都在掉血,只有保险——不降反升????



有人说是港府救市救得好,但你有没有想过——保险公司根本不用“被救”,因为它早就不靠本地输血了。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

你买的友邦、保诚、宏利的保单,背后其实是跨国金融航母。它们在香港赚的钱,只是全球资产的一小部分。而它们的投资,早就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布局好了。

比如安盛母公司——法国安盛集团(AXA),它的1720亿欧元投资组合长这样????



法国19%、日本12%、德国7%、美国7%……任何一个国家出事,对它整体影响都不超19%。这就叫“去中心化生存”。

你再看我们内地的保险公司,90%资产压在境内,政策一调,利率一降,全跟着晃。

这就像种树:

内地的险资是在一个池塘边浇水,池塘干了,树就死了;

而港险的根,是顺着地壳裂缝,一路钻到七个洲的地下河,你掐断一个水源,它还有六个。

所以1998年股市崩盘时,有人赔掉半辈子积蓄,但1995年买的一份保诚美元保单,现价还在涨——因为它底层是美债美股,而美股在10月27日熔断后,第二天就涨了337点。



这才是港险的“抗毁性”真相:

它不是一个锂财产品,而是一套在系统崩溃时仍能运转的平行金融网络。
二、为什么港险不怕“利差损”?因为它压根不跟你玩“葆本高息”

内地人买锂财,最爱问一句话:“保底多少?”

但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去问港险公司,他们会笑你——因为他们的主流产品,压根没有高保正收溢。

你看市面上那些热门储蓄险:安盛挚汇、友邦盈御多元3、宏利宏挚传承……它们的“保正IRR”是多少?

0.01%到0.5%之间。

安盛挚汇?最低是0.2%。

也就是说,你交100万,保险公司法律上只承诺你1万年后能拿到100.2万。

听起来像骗局?

不,这反而是它能活过两百年、扛过无数次金融危机的核心设计。

我们来算笔账:

保险公司拿你的钱去投资,哪怕只赚到3%,减掉0.2%的保正部分,它还赚2.8%;

而你看到的“预期6.5%”分红,是它的“非保正部分”,它可以通过投资策略、费用控制、红利分配来调节——今年赚得多就多分,赚得少就少分,永远不会违约。

反观我们内地,90年代那批“复利9%”的保单,后来成了平安的“利差损炸弹”——资产端收溢跌到3%,负债端还要按9%兌付,结果800亿利差损,差点把公司拖垮。



港险的逻辑正好相反:我不承诺你赚多少,但我一定不亏。

这就像开餐馆:

内地一些公司是“承诺你每顿饭888,不管成本多高”,结果原材料一涨价就得破产;

而港险是“告诉你饭价随行就市,但食材成本永远比卖价低”,所以哪怕经济寒冬,它也能活下去。

所以,别再拿“演示利率6.5%封顶”当负面新闻看了——这是监管在帮保险公司“去杠杆”,避免它们未来踩内地的雷。
三、为什么港险能“全球提款”?——它不是换汇,是换系统

很多人买港险,只看到“可换9种货币”,觉得是噱头。

但你知道吗?这种“货币转换”功能,背后是一整套跨境资产隔离机制。

它意味着:
    你的钱不在人民币系统里;不受内地外汇管制;不随A股、楼市、P2P一起震荡;更不会因为某个政策调整,突然“冻结提领”。

你看这张保单货币转换的说明????



没有手续费、不调整市场价值、不影响现金价值——这哪是换币?这是在不同金融系统之间“无缝跳转”。

举个现实案例:

2022年,一位客户因生意需要,突然要把500万人民币换成美元。当时汇率7.3,排队等购汇要一个月。

他直接从自己的港险账户提了70万美元,当天到账。

没有审批、没有额度限制、不占用5万美元额度——因为他用的,是另一个系统的钱。

这种“跨系统流动性”,才是富人真正依赖港险的原因。
四、你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付款承诺”——谁的承诺,决定了你能拿回多少钱

我们总是讨论产品收溢、条款细节,但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你买的是一份谁开的支票?

你买汇丰?汇丰是银行系,费用结构复杂,分红实现率历史不高,我被客户问麻了,一般不主推。

买保诚?保诚是英资老牌,但“保诚xx事件”我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如果你真的非要买保诚,建议多问我一嘴,我可以给你看很多截图。

买万通?万通的股东背景很敏感,圈里人才知道,我们私下交流。

买周大福?母公司最近有一些风波,我们私下聊。

真正稳的,是那些百年外资巨头:友邦、宏利、永明。

你看永明,1871年就在香港卖分红保单,1914年一战期间,员工上前线打仗,公司照发工资、照派红利。



133年历史,没在任何危机中断过对客户的承诺。

它的母公司比加拿大政府成立还早。

你买它一份保单,不是在赌它明年赚多少,而是在持有一家全球AA级评级金融机构的书面付款承诺。

这种承诺,比股市波动小,比老板信用稳,比锂财产品透明。
五、港险不是“发财工具”,而是“防断流装置”——三种家庭,三种用法

我见过太多人,拿着“年化6.5%”的演示表当锂财神器,结果一到需要用钱时傻了眼——提领规则复杂、现金价值前10年几乎为零。

港险的根本价值,不是“赚得多”,而是“不断流”。
1. “单系统暴露型”家庭:你的资产都在一个篮子里

你有房、有锂财、有存款,但全在人民币系统里。房价跌、利率降、政策调,你所有资产一起缩水。

解决办法:用港险做跨系统水源——不追求高收溢,只求它独立运行、不共振。

推荐: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2或友邦环宇盈活

????希希有话说:这类产品前10年表现不如某些短期产品,但长期提领后劲极强,适合“战略囤水”。
2. “杠杆增长型”家庭:你的钱都在企业里,家里没现金

你是企业主,资产上亿,但家庭账户现金为零。企业一停摆,全家开支立刻断供。

解决办法:用港险做“家庭现金流缓冲池”——每年从利润里拨一点,默默积累,关键时刻救命。

案例:2025年,宏安集团为CEO投保一份港险,总保费2.24亿港元,但只出资1050万,其余用保单贷款覆盖。



这不是消费,是用1000万撬动2亿的家庭保障杠杆。

推荐:宏利宏挚传承或安盛盛利II

????希希有话说:安盛的红利结构有“缓冲带”,支持激进提领,但保正收溢垫底,买前建议逐条审条款。
3. “代际传承型”家庭:你怕下一代为钱翻脸

你打拼一辈子,不想走后家里因为分钱闹上法庭。

港险的无限次更换被保人+指定受益人功能,可以实现“钱不经过你,直接给下一代”。

案例:张兰被击穿信托,但她在宏利、全美买的几份人寿保单,安然无恙。



因为保单受益人明确是汪小菲,法院无法认定为“逃辟债务”。

这就是港险的终极优势:它不是资产,是法律结构。

推荐:万通富饶千秋或忠意启航创富

????希希有话说:万通股东背景敏感,忠意后期收溢有问题,建议找专业顾问对比。
六、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还是会犹豫:

“收溢是不是不如私募?” “提领有没有限制?” “未来政策会不会收紧?”

这些问题我都被客户问麻了。

但我想告诉你:我们不是在选“哪个产品蕞赚钱”,而是在选“哪个工具最不会断”。

房产断在流动性, 股权断在退出, 锂财断在兌付, 而港险,断在——你根本想不到它能活这么久。

???? 真正的财富,不是你赚了多少, 而是你在风暴来临时,还能拿出多少钱。
???? 尾声:你家,缺一条“不靠别人”的水脉吗?

如果你家:
    资产都在同一个系统里没有一笔说用就能用的现金孩子教育、养老规划还没落地

那你就真的该认真想想:你现有的资产结构,到底是在“防断流”,还是在“等爆雷”?

港险不是万能药,但它是一条你说了算的跨境水脉。

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让你不求人、不卖房、不借高利贷。

✅ 如果你觉得市面信息太碎片,难以甄别, ✅ 如果你看不懂分红实现率、提领规则、股东背景, ✅ 如果你担心买错产品、踩中陷阱……

不妨找我们保智库做个半小时免费咨询, 我们不卖产品,只帮你理清逻辑, 看清你真正该防的,到底是什么。
???? 特别预告:国寿海外新款储蓄险——仅对高净值客户开放

最后透露一个内部消息:

我们保智库有一款独家代理的产品——国寿海外2025新款储蓄险,9年时间,客户资金可实现年化单利10.5%,秒杀全港主流产品。

但这款产品不公开销售,对客户资金体量有要求,且需验资。

优势:央企背景、安全稳健、回报亮眼 劣势:起投100万港币,额度稀缺,得抢

如果你预算充足,且追求短期高回报+强背景,欢迎私聊希希,获取内部资料。

⚠️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具体产品以保险公司条款为准。 品牌信息:「保智库」作者:希希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3 , Processed in 0.0375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