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回复: 0

香港保费融资全解析:聪明人如何贷款买保险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910

帖子

27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借钱买保险”成了财富圈新风口,聪明人早已不只是看收益,而是看“杠杆背后的逻辑”。

美联储刚按下降息键,金融圈里有个词就又火了起来——保费融资(Premium Financing)。有人说它是“降息时代的财富放大器”,也有人觉得这是“聪明人的游戏”。听上去高大上,其实道理一点都不复杂:

就是用银行的钱帮你买保险,让资金效率翻倍。



一、什么是保费融资?一句话讲清楚????

假设,你看中一份价值100万港元的香港储蓄分红险。

你自己出20万,银行借你80万,两者合起来交给保险公司。保单开始生效,未来每年增长现金价值、产生分红。你定期还银行利息,而保单不断增值。

这就是香港保费融资的基本原理。你出部分本金,银行出大头,然后买一份大额保单。只要保单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你最终赚到的“息差”,就是净利润。

听着是不是像“贷款买房”?没错,只不过房子换成了保单。房贷赚的是房价上涨,保费融资赚的是利差收益和长期分红。

这种玩法的核心在于两个字:杠杆。利用杠杆,用较少的钱控制更大的资产,让保险既能保障、又能生钱。

一句话总结????

????“贷款买房是赚房价上涨的钱,贷款买保单是赚利差的钱。”





二、为什么它在“降息时代”又火了?

要理解保费融资为什么重新受追捧,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公式:

收益 = 保单回报率 - 贷款利率



打个比方:

    银行贷款利率 3.5%

    保单长期回报率 5.5%

    中间的息差 2%,再乘上杠杆(比如放大4倍),

    实际收益就可能达到 8% 甚至更高。

看似神奇,但这背后的核心是“利差套利”与“复利力量”的结合。

因为在降息周期中,借钱变便宜,这个利差自然就更诱人。

此外,香港保险产品的长期稳定性也给了投资人信心。分红型保单有保底收益,且分红通常来自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如债券、股票、物业等),长期回报稳定。再加上香港银行体系成熟,监管清晰法制健全、美元计价、税务透明,让这种玩法更具吸引力。

并且在香港成熟的金融体系中,这套操作非常普遍。保险公司、私人银行、理财顾问,早已形成成熟的配套体系。



三、它的玩法其实没那么复杂

别被“融资”两个字吓到。整个流程,其实就是五步:

1️⃣ 选保单:通常是高现金价值、长期分红型寿险,比如香港市场上常见的美元储蓄险。

2️⃣ 银行批贷:银行会看你的流动资产证明,确保你具备还款能力,然后根据保单“首日现金价值”评估风险,通常能贷出现金价值的80%-90%。(约是保费的70%-80%)

3️⃣ 保单生效:你把自己那部分资金和银行贷款一起打给保险公司,保单正式生效,但保单原件会被银行质押,作为抵押品。

4️⃣ 每年只还利息:这是它灵活的地方。银行允许你“先息后本”。

你只需支付贷款利息。本金则等到退保时用保单的现金价值来到期结清。

5️⃣ 到期还贷、收益入袋:真实案例:陈先生45岁,购买一份100万美元的保单(实际只需支付91万美元),10年后退出,保单现金价值为156万。

如果全款买,赚65万(156万-91万),年化约7%;

如果贷款买,首付18万,最后净赚约36万(156万-18万本金-贷款利息-贷款本金),年化收益接近惊人的20%。

这就是保费融资的魅力——不需要投入太多现金,却能撬动更大的资产。同时,你还能保留手里的流动资金去投资其他项目或企业经营,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四、看起来很香,但风险也要看懂

任何加杠杆的操作,都是“双刃剑”。在保费融资这件事上,风险并不是看不见的,而是非常明确的。



???? 风险一:利率波动贷款利率通常与市场挂钩,比如P-2%或HIBOR+X。如果未来加息,融资成本上升,利差就被吃掉。

???? 风险二:分红缩水香港保单的收益中,“非保证分红”部分会随经济波动变化。如果市场表现不佳、保险公司分红下降,收益空间会明显缩小。

???? 风险三:提前退保损失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保费融资是个长期策略(通常8-12年)。如果提前退保,保单价值还没积累起来,但贷款得先还,杠杆反而放大亏损。

???? 风险四:汇率风险大多数保单和贷款都是港元或美元计价。如果你用人民币资产操作,就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所以记住一句话:

保费融资不是稳赚的套利,而是长期的杠杆管理。



五、谁适合,谁不适合?

保费融资不是“全民投资工具”,它有门槛,也有前提。

适合的人,是那种资金充裕、懂理财、有风险意识的中高净值群体。比如企业主、家族信托架构人、或者有美元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他们手上有现金流、有其他稳健资产,就算利率上升、回报下降,也能淡定应对。对他们来说,保费融资是一种放大财富传承、提高资金效率的工具。

但不适合的人也很多——比如手头紧、抗风险能力弱、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人;又或者听别人说“年化8%”就冲进去、对产品结构一知半解的人。这些人一旦遇到加息或退保,就会被杠杆反噬。

一句话总结:

有现金流、有耐心、有认知,才玩得起杠杆的游戏--保费融资。



杠杆不是魔法,是工具

您可以对照以下清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目标群体:

    【资金】
    我是否有充足的、合法的流动资金来支付首期本金和每年的利息?

    【风险】

    我是否充分了解其中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有能力承受潜在的亏损?

    【期限】

    我是否打算进行中长期(5-10年) 的投资和规划,而非短期炒作?

    【目的】

    我的主要目的是否是财富传承、美元配置或稳健套利,而非投机?

    【专业】

    我是否有可靠的专业顾问提供建议和支持?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香港保费融资可能是一个值得您考虑的财富管理工具。

如果有任何一项是“否”,那么您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或选择更传统的理财方式。

“不靠运气吃息差,靠的是认知放大财富。”



资料中心

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泓运服务助手”。

往期文章

????豪掷4千万为CEO投保!原来保险还能这样用

????香港身份还能火多久?一张表看清未来十年价值

????一键收藏 !香港各大银行代码Swift Code、编号Bank Code、地址等信息汇总



点赞

收藏

分享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3 , Processed in 0.0383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