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0

单位给你买了意外险?这两个真实故事给你当头一棒!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19

帖子

6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7
发表于 前天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单位有买意外险的,放心。”

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有安全感?

但今天,我想用两个发生在我身边、触手可及的真实故事,给你泼一盆冷水——单位的“意外险”,可能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把保护伞。

---

故事一:朋友的3000元“学费”

昨天,一位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找我聊天,说起她最近的一场无妄之灾。一次意外,导致她手指粉碎性骨折。

疼痛之余,她心里还算有一丝宽慰:“幸好单位给我们买了意外险,医药费应该能报销。”

然而,当她向单位申请理赔时,却得到了一个冰冷的回复:“我们买的是‘场地险’,只保上班时间在单位场地内发生的意外。你这事,不赔。”

她顿时懵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本是有保险意识的人。 她和爸爸相依为命,早早为自己和爸爸都配置了意外险和商业医疗险。就因为今年单位说了有保障,她就把自己的商业意外险给停掉了。

她从未想过,要去主动了解单位的保险究竟保什么、怎么赔。这一次,3000多元的医疗费,成了她学习“保险条款”的学费。钱不多,但足够心疼,也本可完全避免。

她去单位“闹”了一下,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单位的保险单上,白纸黑字的条款,比任何口头承诺都更有力。

---

故事二:护工姐姐的“住院”抉择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在值班时,听闻了一位护工姐姐的事。她在削苹果时,不小心削断了手指的筋。

她自己没有购买任何意外险,单位倒是有一个。但一问之下,这个保险的报销规则很“奇葩”:门诊治疗一分不报,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一部分。

本来,她的伤势通过门诊治疗完全可以处理好。但为了能报销医药费,减轻经济负担,她不得不“选择”住院。

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医疗总花费,还导致她的孩子不得不请假前来照顾她。一次本该简单的门诊治疗,因为对保险条款的陌生,演变成了一场对家庭影响更大的“住院风波”。

---

感触与启示:你的保障,不应是别人的承诺

这两件事,给我的触动极深。它们赤裸裸地揭示了几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1. 单位的“意外险”,可能名不副实。

       它可能是雇主责任险(主要保单位自己的责任),也可能是限制极多的团体意外险或场地险。保障范围、时间、地点都有严苛限制。不主动了解,它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2. 意外险是每个人的标配,不能“断供”。

       意外险是杠杆最高的保险产品之一,花小钱就能撬动高额保障。它的价值,正是在于弥补社保和单位福利覆盖不到的空白。千万不要因为单位有“福利”,就轻易停掉自己的个人意外险。

3. 你的保障,你必须做主。

       每年都要主动向单位了解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的具体计划(保障内容、额度、免责条款等)。单位的保险方案每年都可能变更,去年的福利,今年也许就缩水了。

---

附:11月热销个人意外险榜单参考





小提示: 在选择个人意外险时,请重点关注:

· 意外医疗保额及免赔额、报销比例。

· 保障范围是否限制社保内用药。

· 猝死等特色责任是否包含。

---

结语

保险,是事前清醒的认知,而不是事后追悔的谈资。

别等到意外发生,才看清保障的漏洞。从今天起,把自己的风险,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对如何配置个人意外险还有疑问,欢迎给我留言交流。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1 , Processed in 0.0385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