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回复: 0

医保兜不住的缺口,百万医疗 / 中端医疗怎么补?一文说清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1

帖子

6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3
发表于 昨天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病不用讨价还价的底气,来自社保 + 商保的双重守护

最近和客户聊天,十个人里有八个会说:“现在去医院是不一样了!挂号后没等多久就看上病,开的检查单少了,最后结账也比以前便宜不少。”

这些实打实的感受,都绕不开医保的DRG/DIP改革。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改革带来的好处很明显,但藏在背后的“医疗缺口”,才是我们更该关注的——而这恰恰是商业医疗险的用武之地。



一、先搞懂:DRG/DIP改革,到底改了啥?

很多人觉得“改革”离自己很远,其实它直接管着医院怎么给你治病、医保怎么给钱。简单说,这是医保局给医院立的“花钱规矩”,核心就俩字:控费。

以前医院看病是“按项目收费”,做一项检查收一项钱,开一种药算一种钱。这种模式下,难免出现“过度医疗”:感冒发烧就开抗生素挂水,查个胃炎恨不得把全身器官都扫一遍。最后患者花了冤枉钱,国家医保基金也扛不住。

现在的DRG和DIP,本质是“按病种打包付费”,相当于医保局提前跟医院说好:“治这种病,我就给这么多钱,超了算你的。” 但两者又有区别:
    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把病情相似、治疗方式差不多的病归成一组,比如“急性阑尾炎伴手术”就是一个组,医保按固定标准给钱。这种方式更精密,适合北京、上海这种医疗水平高、信息化完善的大城市。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更灵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历,把“诊断+治疗手段”组合起来算“分值”,医保局按分值给钱。比如“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和“糖尿病+口服药治疗”分值不同,给钱也不一样。这是全国推广的“主力军”,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差异。

说白了,DRG是“精锐部队”攻坚,DIP是“主力军”扩围,最终目的都是挤掉医疗费里的“水分”,让医保基金花在刀刃上。



二、改革的“另一面”:这些问题,医保兜不住

我有个客户王姐,最近就跟我吐了苦水:她查出肺结节,医生说需要做核磁进一步检查,刚好她腰椎也不舒服,想顺便一起查了,结果医生说“开不了,得去骨科重新挂号排队”;还有个高血压客户,一直用进口原研药控制得很好,现在去医院,医生只开集采的国产药,说“医保只认这个”。

这不是个例,改革后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核心问题就在于:医保要控费,就得在“效率”和“个性化需求”之间做平衡,难免会有顾不上的地方。总结下来,主要是这三大“缺口”:
    用药和耗材的缺口:医保目录里的药多是国产药、集采药,很多进口药、原研药、最新的抗癌药都不在其中;进口支架、人工关节这些精密耗材,社保报销比例也很低。就医选择权的缺口:想挂专家号、去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或者选私立医院,医保要么不报,要么报得很少;同一科室不能开多部位检查单,跨科排队耗时又费力。财务和康复的缺口:社保报销后,个人自付比例平均有43.8%,像院外药、康复费、护理费这些“隐性支出”,医保基本不管;要是得了重病,住院期间没收入,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学费都成了难题。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直强调“商业医疗险是社保的重要补充”——社保保“普惠”,商保保“品质”,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看病不愁”。
三、作为保险经纪人,给你一套“保准够用”的保障方案

从业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因为保障不全,在医院里进退两难的家庭。结合DRG/DIP改革后的新情况,我给不同家庭总结了一套“基础+升级”的保障组合,干货直接上:
1. 基础款:社保+百万医疗险(人人必备)

社保是底线,不管有没有工作、身体好不好,都得先交上。在此基础上,百万医疗险是“性价比之王”——一年几百块,就能报销住院费、手术费、进口药、院外药,保额高达百万,刚好补上社保“报不全”的缺口。

尤其适合普通工薪家庭,花小钱就能抵御大额医疗风险,比如得了癌症,化疗用的进口药、靶向药,百万医疗险都能报。



2. 升级款:加一份中端医疗险(追求品质就医)

如果想避开排队、选专家、去特需部看病,那中端医疗险一定要配。它比百万医疗险保障更全:不仅能报社保外的费用,还能覆盖特需部/国际部的花费,部分产品还支持“住院垫付”——不用自己先掏钱,保险公司直接跟医院结算,特别省心。

像我之前的客户李先生,38岁,是企业管理层,平时工作忙,去年突发急性胆囊炎,通过中端医疗险直接安排了“复旦百强医院“特需部住院,当天就手术,术后还有专属护工,一周后就投入工作,费用全报。这就是中端医疗险的价值。



3. 核心款:搭配重疾险(解决收入损失)

很多人会忽略一点:重病最大的风险不是医疗费,而是“没收入”。这时候就需要重疾险——只要确诊合同里的重疾(比如癌症、心梗),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一笔钱,不管你是用来治病、康复,还是还房贷、养孩子,都由你说了算。

举个例子:30岁男性,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一年几千块,要是不幸得癌,直接赔50万。这笔钱不仅能覆盖医疗费,还能支撑家庭3-5年的开支,让他不用操心钱的事,安心养病。



最后想说:保障是“未雨绸缪”,不是“亡羊补牢”

DRG/DIP改革让医疗更高效,但也提醒我们:未来的医疗保障,“只靠社保”是不够的。作为保险经纪人,我的工作就是帮大家把保障缺口堵上,让大家在生病的时候,不用跟医生讨价还价,不用为钱发愁,能安安心心选最好的治疗方案。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保障缺在哪,或者想根据家庭情况定制方案,随时找我聊聊——毕竟,花对钱、配对保障,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负责。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51 , Processed in 0.0514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