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回复: 0

934亿!香港保险Q1数据炸了,这钱都是谁在买?

[复制链接]

990

主题

990

帖子

29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0
发表于 昨天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深圳见了个做外贸的老板,聊到一半他突然问我:"大贺,你说今年香港保险到底有多火?我朋友圈三个人都在晒投保单。"

我直接把刚出的保监局数据甩给他——Q1一个季度,934亿港元新单保费,29.7万张保单。

他愣了三秒:"这是全年的吧?"

我说:这才一个季度,而且是2001年有统计以来的季度最高纪录。

今天我们把这组数据拆开,四个问题,全给你讲透。


图片01 有多少人在买港险?保费已经破纪录了

先说第一个问题:今年Q1到底有多少人买了香港保险?

保监局的数据写得很清楚——一季度签了29.7万张保单,同比去年涨了16.8%,差不多是去年全年新单数的三分之一。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图片
真正炸的是保费——934亿港元,直接追上去年半年的量。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单季度历史最高,2001年开始统计以来从没见过。

我手上一个杭州的客户,上个月刚配了一张美元储蓄险,她跟我说:"我身边三个闺蜜今年都买了,以前从来不聊这个的。"


图片
你以为是保险火了?其实是大家对人民币资产的焦虑到了临界点。????
02 最爱买哪家险企?国寿成了最大黑马

第二个问题:大家都在买哪家公司的保险?

非银保渠道里,友邦还是稳坐第一,Q1标准保费51亿,市场占比9.9%,老大哥的位置没人能撼动。

但今年最大的黑马,必须是国寿。

去年全年国寿还排第五,占比才6.7%;今年Q1直接冲到第二,占比9.1%,眼看着就要追上友邦了。

我上周跟一个做保险的朋友吃饭,他说:"你知道吗?很多深圳、广州的客户,现在主动问国寿的产品,以前根本不会。"

为什么?中资险企这两年产品设计越来越接地气,利率也扛打,关键是内地客户信任感强。

宏利、保诚、富卫分别排三四五名,而且这前五家的保费,都比去年Q1涨了一大截。

中资逆袭,不是偶然,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03 保单选什么币种?美元是绝对主流

第三个问题:大家买港险,都选什么币种?

答案一点不意外——美元保单占了81.8%,绝对的主流;港元其次,占14.8%;人民币保单最少,才2.4%。


图片
我手上一个北京的客户,去年配了一张美元储蓄险,今年又加了一张。他跟我说:"我不是不信人民币,我只是想让资产有个出口。"

这就是港险的核心定位——配置美元资产,对冲单一币种风险。

很多人以为买港险是为了收益,其实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你需要一个长期、稳定、可传承的美元资产池。

再看缴费期,整付占了50.2%,短期缴费(5年以内)占28.2%,加起来接近八成。


图片
大部分人买港险,不是为了每年交保费交到老,而是一次性或短期锁定一笔美元资产。

这才是成熟投资人的玩法。????
04 从什么渠道买?经纪渠道快追上银行了

最后说购买渠道:银行渠道占比43%,还是最多的,毕竟香港本地人跟银行打交道多,销售推荐保险也方便。

但你注意,经纪渠道占比36%,已经快追上银行了;代理人渠道才17%,刚到经纪的一半。


图片
这里跟你说清楚两者的差别:

经纪人,可以代理几乎所有香港保险公司的产品,能根据你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家庭结构,推荐最合适的那一款。

代理人,只能卖自家公司的产品,选择非常局限,就算别家产品更适合你,他也没法推。

所以在成熟的保险市场,更多人愿意找经纪人买。

因为你要的不是"卖保险的人",而是"帮你做资产配置的人"。????



最后问你几个问题:
你手上的资产,有多少是美元?
你的现金流,能承受多久的汇率波动?
你买保险,是为了短期收益,还是长期传承?

这些问题想不清楚,买什么保险都是赌。

港险不是快消品,是十年、二十年、甚至跨代的资产安排,你需要的是一个能陪你走完全程的专业团队。

934亿的保费,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家庭在汇率波动、利率下行、资产焦虑中,做出的理性选择。

你的选择,决定了十年后你站在哪里。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28 10:38 , Processed in 0.0498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