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5|回复: 0

【年金保险】年金保险的意义和功用(二)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158

帖子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21-5-12 1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金保险的意义和功用

谈起保险,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不过这种熟悉可能更多地局限在健康险层面,对于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年金险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原因可能是大家所拥有的投资和理财渠道比较多,或者是已经习惯了一定的既定收益水平,没有拿出更多的精力关注过这方面的信息。



大型保险公司每年开门红和年中年金险业绩通关的时候,都有百万、千万的天价保单爆出,这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年金险产品对于一些高净值客户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客观上讲,他们的投资渠道肯定不比我们普通人少,他们的钱也肯定不是多的没有地方放,更不可能只是简单地被保险代理人忽悠了。究其原因,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做了一些深入思考。

今天我就把年金险的购买原因和意义功用,跟在线的各位分一个简单分享。

一、世间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

谈年金险之前我想先谈谈人性。

人都有追求极致,苛求完美,趋利避害的主观意愿。这种主观意愿要是放在投资上,就可能表现为希望买到收益率高、安全性好、稳定性强、灵活度高,四者兼备的产品。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理财产品吗?


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或许比较高,但是在安全稳定性上,我们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余额宝倒是很灵活,收益大家可能就看不上眼了。

银行理财的安全性稍微好一点,收益却只能按照历史投资情况来测算,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较高。

银行储蓄存款:安全性可以保证,但是收益却几乎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1990年,我国银行的年存款利率高达10.8%,不过98年以后就一直在5%以下徘徊,到如今,银行的年利率仅为1.75%。未来的某天,我们国家也许会像我们的邻国日本一样出现负利率,非投资帐户里的钱存入银行,不但没有一分钱利息,还要倒贴钱给银行,我们的存款不仅不会增加还要减少。

我们都明白鸡蛋绝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我们的鸡蛋该交给哪些金鸡,才能孵化出更多的鸡和蛋呢?这个问题,还有待深思!



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相信您也已经知道了:四者兼备的理财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选择高收益就势必要接受高风险,想要安全系数高就得在收益上做出让步。

实现极致的产品是没有,不过满足大家趋利避害主观意愿的理财产品,我倒是可以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保险年金险。购买年金保险可以为大家构建一个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池,从而获得一条长期稳定安全的现金流,代价就是要在当前收益和灵活度上做出一些让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当前就急需用钱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解决,保单现金价值的80%是可以随时通过保单贷款的方式灵活取用的,并且贷款的成本极低,甚至可以说是零成本;有好的投资项目时,拿出账户的一部分钱去做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也是可以的。

如果说股票基金投资是攻击型配置,那么保险年金就是防守型配置。攻击固然重要,防守也不可或缺,进退有度方能攻守兼备。

所以世间哪来的两全其美啊,年金保险短期收益确实不高,但是年金本身首先考虑的,就不是短期的眼前收益。

二、年金险的意义功用

搞明白了年金保险主要的作用不是为了赚取短期收益以后,我们再来谈一下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的重要性,毕竟年金险的主要功用就在这里。

长期稳定重要吗?举个栗子,我们大多数人找工作时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比如人人艳羡的国家公务员。

稳定的工作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收入也不一定有多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一辈子不担心下岗;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手中有粮,心就不慌,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维持日常生活的费用可以给人极大的安全感。

所以你能说长期稳定不重要吗?当然不能。

换到年金保险上,同样如此。

教育和养老金是刚需,是不管未来怎样,一定要用到的钱。如果现在让你提前规划一笔资金,五年以后,每年都有固定金额领取,并且可以一直领取到身故;万一自己不缺钱,没有派上用场,你还可以让这笔钱复利成倍增加,最后作为家庭财富传承给后代,你会不会愿意?会不会觉得安全感增加了呢?

有人说,我对未来不担心,我有社保,子女和国家会为我的养老问题买单。其实这种想法真的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设想可能是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条件下做出的美好预期,可能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

为了能让大家获取更多的信息,我想在这简单介绍两个概念(反映人口结构)和一个模型。

概念一:老年抚养比率(the old age dependency ratio),退休年龄人数(65岁以上)占就业人数(15-64岁)的百分比。2018年,中国老年抚养比达到了17%,这代表着每10个劳动力要抚养1.7个养老金领取者,这创出了1990年以来我国数据可查的历史纪录;相信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人口生育率的下降,这个数据还会以更强劲的态势不断上升。

国际上预计到2050年,日本的老年抚养比率将达到70%,意思就是每10个劳动力要抚养7名养老金领取者。大家可能想问,为什么我老爱拿邻国日本做参照,那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同属于黄色人种,在饮食、生活习惯上相似程度比较高,在可达到的预期寿命水平上差异性也不应过大;再者,两国在经济发展上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相似形和可比性比较强。

我想介绍的第二个概念,有些聪明的伙伴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赡养比(dependency ratio),表示的是受赡养人口(0-14岁及65岁以上)相对于总人口(15-64岁)的比率,一说出来大家就都懂了,事实上,我们劳动人口不仅要创造生产力供养年老的上一代,还要抚育年幼的下一代。



当然这两个概念都是从社会整体这个宏观角度来讲的,代表的我们个人作为社会劳动力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负担;其实从我们自己的小家微观层面来看,这两笔开支也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老人赡养、小孩抚养的问题,需要多少预算才够,这就因人而异,和而不同了。

接下来我想请大家看一份报告,中国社科院出具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中指出,2019年“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分别为37.7%和47%,然后同时缓慢上升和加速上升,至2050年分别达到81.8%和96.3%,养老保险压力不断上升,养老保险基金至2028年赤字负数-1181.3亿元,如果不考虑财政补助,到2050年为-16.73万亿元。即使财政补助,仍然难以扭转养老基金赤字不断扩大的趋势性变化。



随着体检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上海、北京等地的人均预期寿命均已超过80岁。2017年5月,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全球195个国家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中国的医疗质量指数由1990年的49.5排名113位,到2015年上升至74.2排名61位。在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下的条件下,在未来我们拥有百岁人生根本不是梦。

百岁人生咋一听是上天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礼物,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搞不好这其实是个诅咒!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较之二十年前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社会的大部分中间产业要么会消失,要么会被完全智能化,大部分人所面临的失业风险会越来越大。与之对应的却是我们越来越长的人均预期寿命,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活到九十,超过100岁的概率是很大的。

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周岁。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希望自己的寿命能达到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

按照人类寿命每十年增长3-4岁的趋势,我可以对自己预期寿命做个测算:

2018年,我本人30岁,此后每过一年,我年长一岁,而每过一年,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0.3岁,假设我的寿命与人均预期寿命相等,我的人生还有X年。

可列出公式:我的寿命(30+X)=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7+0.3X),通过计算可以得到X=67.14,也就是说如果我注重养生,自我保健,不出意外随着人类社会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我的生命还有接近67年的时间,我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是97岁。

97岁,那个时候我的儿子多大了?71岁了。看到这些数据,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我们可能是唯一的要赡养自己父母,却没有子女赡养的一代人!

关于人一生中的财务收支平衡,该存多少钱用于养老的问题,我以自己为范本做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但其实图中待解部分:工作时期的储蓄率,我数学不好,推算不出来。在线的各位,数学好的可以测算一下,也希望能告诉我演算方法。



终有一天,你我都终将老去,要解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现状,让每个人有尊严的步入老年,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提前做好规划。  

也许有人会问,那五年后每年持续领取的收益跑得赢通货膨胀吗?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没法为您解答;但是如果您有一直跑得赢通货膨胀的理财方式一定要告诉我。

二十年前保险界有款年金险产品“99鸿福”,现在当年买过这款产品的客户,后悔没多买10份,为啥?当年银行一年期年存款利率10%,保险公司的这款产品定价保底8%,虽然低于银行年利率,但是它保证在客户生存期内,永远都是这个收益。到今天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75%,当年买到的这款产品的朋友们还是稳稳的8%。

2003年,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预计,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三大寿险公司,潜在利差损约320-760亿元人民币。不过这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实际亏损可能远超这个数,要知道当时行业总资产还不到一万个亿。

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测算过平安人寿的利差损,隐含的亏损超过200亿元,而峰值时的亏损约400亿元。有人说现在平安的寿险产品定价那么贵,有需要慢慢填补这一部分利差损的原因;中国人寿也是把这部分历史包袱丢给了母公司和财政部后,才成功上市的;太平洋保险因创立之初,“重产险、轻寿险”受伤最轻。

由于行业有过这样一段历史,监管部门现在已经停止保险企业报批预定利率过高的产品,以防定价利率过高出现”利差损“,什么是利差损呢?通俗点就是说,给客户的回报太高了,超过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实际的差额需要保险公司买单,从而导致了保险公司的巨额亏损。   

看看近20年我国银行利率的走势,从10.98%一路下滑到1.75%,变化波动这么大,您觉得短期收益可靠吗?

年金险不同,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里,收益率一直稳固在3%-4%;如果搭配万能账户更是可以享受保底2.5%,上不封顶的较高收益;购买年金险,我们就等于提前为自己锁定了这个利率预定,提前为自己购置了一份有保底利率,有既定收益的产品。

毕竟股票可能亏本,银行理财收益也可能降低;而选择年金,本身就是从现在开始,就选择了一份几乎确定的收益,为了这份长期稳定的收益,牺牲一点当前收益,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可以接受的。难道你要指望自己这一辈子的投资一分钱不亏,百分百跑赢通货膨胀吗?如果你想,购买年金险就可能是最靠谱的方法。

说完了这个我们再来谈一下“年金险灵活性差”的问题。了解年金保险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监134号文后,理财年金险产品最快返还时间也需5年,产品回本有一个周期,有的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回本之后得到的才算是收益;各项收益如果进了万能账户,还有提取限制,一般是每年提取不得超过总保费的20%。

这就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发生退保,客户会蒙受损失;只有长期持有,收益才能不断攀升。很多人就想问了,回本这么慢还有这么多的提取限制,干嘛要买年金险?

看问题要辩证地看,这个表面上的缺点,其实也是它的优势。

说简单点,前几年退保亏本,所以呢?那就不退啊!后面领取有限制怎么办?没办法,就是不让你一口气取出来花掉啊,你以为钱是怎么攒下来了?就是强制攒下来的,有几个人自信自己攒的钱能一直不动用,持续持有啊?

再举个栗子,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目前收益不错,一年期大概在4.5-5.5%之间,很多人今年存了5万本金,到期收益2500元;然后明年存的时候大概率还是存5万本金,而把收益2500元花掉,结果就是本金一直是5万。但年金险不是的,反正暂时取不出,利息跟着本金一起复利循环;到了后来能取的时候,你见识到了复利的可怕,可能让你取你都不想取了。不想取,可以贷款出来支配使用,成本是极低的,详细的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所以说,大家认为年金险灵活性差,其实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年金就是用这种条条框框,逼迫你从买入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一个既定的收益水平下,按照要求去运作,有计划地存入和提取,并尽可能地限制你的随意支取,保证你在未来年老的时候,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果你老后收入水平降低,另有一份稳定长期的额外收益支持总是好的;就算不是雪中送炭,也总归是锦上添花,我们谁都不想在老后破产,因老返贫!

所以说,年金险产品既是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合理规避税赋的财务工具;也是我们这些资金不那么充裕的普通家庭,获得一份长期收入保障的不二选择!

               
作者:股宝投研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4-11-26 11:42 , Processed in 0.0371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